中考生物複習考點彙總
彙總考生需要複習的考點,有利於提高中考生物的複習效率。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與權威解析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生物科學與探究專題一複習考點
一、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別:
類別概念舉例:
沒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非生物。機器狗、電腦病毒等。
具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沒有“生命”現象,其依據是“生物的基本特徵”。
二、生物的基本特徵:
生物特徵概念舉例:
應激性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
【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應激性】向日葵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含羞草葉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攏起來等。
【反射】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生長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體發育成熟併產生新個體的過程。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蜒點水、大貓生小貓等。
新陳代謝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並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
【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除以上特徵以外,還有呼吸、排洩、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並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於生物的基本特徵。
三、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
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文獻法和分類法等,其中“實驗法”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與“觀察法”的有機結合。
2、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3、以“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為例,說明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或不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制定計劃以“光”為變數,設計對照實驗,如:“光照與陰暗”。
實施計劃做實驗、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得出結論分析實驗資料,得出“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表達與交流寫出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特別注意:
對照實驗:在探究一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變數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條件都必須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如: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合成澱粉”的實驗過程中,將葉片區域性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對照實驗***即:有光與無光***。其中的“光”就是該實驗的變數。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專題二複習考點
一、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名稱作用圖示:
目鏡接近眼睛的鏡頭放大標本和成像說明:
1、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線→反光鏡→遮光器→通光孔→標本***要透明***→物鏡***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實像***→鏡筒→目鏡***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虛像***→眼
2、鏡頭長度與放大倍數的關係:
***1***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成“反比”關係
***2***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成“正比”關係
3、在高倍物鏡下,看到的視野是小而暗,細胞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鏡下,看到的視野是大而亮,細胞是小而多。
4、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越小;物鏡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與玻片的距離越大。
物鏡接近玻片的鏡頭,鏡筒上面裝目鏡,下面連轉換器。轉換器上面裝有1~3個倍數不同的物鏡,用於調換物鏡。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通光孔在載物臺中央,使光線通過壓片夾固定玻片標本。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調節光線強弱。***光線強時,調小光圈;光線弱時,調大光圈***
反光鏡反射光線,調節光線強弱。
***光線強時,用平面鏡;光線弱時,用凹面鏡***
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調節焦距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小。鏡臂提握顯微鏡的部位,鏡柱支援鏡身,鏡座穩定鏡身。
二、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方法和注意事項:
步驟方法:
取鏡與安放
【取→放→裝】
1、用右手握著鏡臂,左手託著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略偏左的地方,距實驗臺邊緣約5cm。
3、裝上目鏡和物鏡。***收放時,如果有御下鏡頭才需要這一步***
對光
【升→轉→看→調】
1、用雙手【向反時針方向】調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升。
2、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3、轉動遮光器,調最大的光圈。
4、用左眼向目鏡內看,右眼同時睜開。
5、用雙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反射到鏡筒內,直至視野內呈現一個明亮的視野為止。
放置玻片標本
【放→壓】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對準通光孔的正中央並用壓片夾固定好,然後進行觀察。
觀察
【降→視→升→調】
1、用雙手【向順時針方向】調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至物鏡距離玻片標本大約2-3mm時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注意看著“物鏡”,以免損壞物鏡和玻片標本。】
2、用左眼向目鏡內看,右眼睜開,用雙手【向反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直至視野內看到物像時為止,然後,再調一下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即可觀察。【注意:在視野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收放
【升→取→擦→轉→降→豎→裝】
1、觀察完畢,先提升鏡筒,取下玻片標本。
2、用紗布擦拭顯微鏡外表,將鏡筒下降至最低處。
3、轉動轉換器,使物鏡伸向前方。
4、轉動反光鏡,將反光鏡垂直豎起,然後裝入鏡箱,放回原處。
注意事項:
1、首先用低倍物鏡進行觀察,使要觀察的物像比較完整。
2、鏡筒下降時,眼睛要從側面注視“物鏡”,以免損壞物鏡和玻片。
3、眼睛往目鏡內看時,鏡銅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4、鏡頭要用擦鏡紙擦,以免損壞透鏡。
5、轉動粗準焦螺旋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壞部件。
6、更換物鏡時,手不能扳著物鏡轉動,以免損壞物鏡。
使用步驟:
可簡化為取鏡、安放→對光→放置玻本標本→觀察→收放
三、有關顯微鏡與實驗方面的知識
題序內容
1、製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步驟:
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蔥表皮→展開洋蔥表皮→蓋蓋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是細胞核】
【其過程可簡化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蓋、六染、七吸。】
2、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擦片→滴液【0.9%生理鹽水】→刮口腔上皮細胞→塗口腔上皮細胞→蓋蓋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過程可簡化為:一擦、二滴、三刮、四塗、五蓋、六染、七吸。】
3、在顯微鏡視野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翻、左右相反的放大虛像】
如:玻片上的字母為“b”字,而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則是“q”字。
4、顯微鏡放大倍數的計算:
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該物體的放大倍數。
如:已知一臺顯微鏡有5X、10X、15X三個目鏡,有10X、45X兩個物鏡,問這臺顯微鏡的最小放大倍數和最大放大倍數分別是50X和675X。
5、觀察顯微鏡的正確方法:
兩眼都睜開、左眼向目鏡內看。
6、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若光線過暗時,應調大光圈和凹面鏡。若光線過強時,應調小光圈和平面鏡。
7、用顯微鏡觀察時,若發現視野中的細胞偏左下方,為使物像剛好在視野的中央,應將玻片往左下方移動。
如果物像是在視野的左下方,若將玻片往右上方移動,其物像將被移出視野外。【這是因為視野中物像的位置與玻片標本移動的方向相反】
8、若要使鏡筒明顯上升或下降,應調節粗準焦螺旋,要使觀察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細準焦螺旋。
9、判斷顯微鏡視野中出現的汙點:
可先移動目鏡和物鏡,汙點如果不移動,說明汙點是在玻片上,其他與此類推。【汙點存在部位有可能在目鏡、物鏡或玻片上】
10、蓋蓋玻片的正確方法:
用鑷子夾住蓋玻片的一邊,將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慢地放下,以免產生氣泡。
11、氣泡和細胞的主要區別:
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氣泡是周圍黑、中央亮,會變形;而細胞則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而且不變形。
12、對實驗材料的要求是:
薄而又透明,才有利於透光。
13、一般常用的染色方法:在蓋玻片的一邊滴加染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邊吸引,使染料浸染到標本的全部。
四、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結構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
細胞壁位於細胞最外層,具有保護和支援作用。
細胞膜緊貼於細胞壁內側一層極薄的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
***細胞膜在顯微鏡下看不清楚***
細胞質位於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物質,具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細胞液,細胞液中又含有有機酸、糖類和色素等物質】;線粒體和葉綠體等。細胞質具有流動性,能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是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細胞核位於細胞中,內含染色體,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具有儲存、複製遺傳物質***DNA***,與遺傳有關,稱為遺傳資訊庫。
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構成。功能:與植物細胞相對應的結構相同。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相同點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在細胞質中都有線粒體。
不同點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
在自然界中,除病毒外***無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切生物體***包括人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所以說:“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五、細胞分裂的概念、過程和意義:
概念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叫做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時,細胞核變化最明顯】
過程
***1***細胞核平分為二。
【動、植物細胞在分裂前,細胞核中的染色體進行了自我複製【加倍】,複製後的染色體平均分配到兩個細胞核中去。即:恢復原來細胞核中染色體固有的數目】
***2***細胞質也平分為二,每分各含有一個細胞核。
***3***動物細胞在原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
***4***一個細胞就分裂成了兩個細胞。
意義:①有利於生物新個體的繁殖、生長;②更新生物體內衰老、死亡的細胞。
細胞分裂的特點是:遺傳物質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生物體由小變大的根本原因細胞的分裂:使細胞數目不斷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體積不斷增大。
生物與環境專題三複習考點
一、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非生物部分指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溼度等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生活條件***即:物質和能量***。
生物部分綠色植物
【生產者】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儲存能量,為植物體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必須的物質和能量,因此,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於生產者。
還有些化能合成細菌,如:硫細菌、硝化細菌和藍藻等,它們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於生產者。
動物
【消費者】動物細胞中不含葉綠體,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所以,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於消費者。
腐生的細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細菌和真菌能把動、植物屍體等複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
還有極少數的腐生動物,如:蚯蚓、屎克螂和白蟻等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於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
聯絡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絡、缺一不可的。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營養結構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鏈條式的營養聯絡,叫做食物鏈。
如:草→昆蟲→食蟲鳥→蛇→鷹。
食物網在生態系統中,許多條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線,因此,就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營養聯絡,叫做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都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質迴圈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往返迴圈,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如:二氧化碳和水的迴圈等。***分解者對此起著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動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是沿著食物鏈的單向傳遞,叫做能量流動。
能量流動的特點:
***1***逐級遞減: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一般以所獲能量的10%—20%傳遞給下一個環節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
而有毒的物質由於難以分解,又不易排出體外,所以,通過食物鏈流動時,是不斷積累,逐級增加的。如:農藥中的DDT、樂果以及重金屬中的汞、鎘和水銀等。
***2***單向流動:不能迴圈。
與權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