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前的複習方法

  比較分析法

  比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以確定事物異同的思維過程。分析,是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若干部分或方面,把事物整體的個別特徵或個別屬性分解出來的過程。具體地講,比較分析法就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相同點、不同點的對比,通過對客觀事物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製作,客觀、全面、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對客觀事物既能看到它的下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體,也看到與它相聯絡的外部條件;既分析現象,出能透過現象看到它的本質;既能認識它的現狀,出能比較準確地預見它的未來。比較分析法是政治課複習的重要思維程式。在複習時,一定要注意教材內在的邏輯聯絡,把教材各部分內容進行分析與比較,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集會教材內容的精神實質,並從其內在聯絡中加深理解和靈活運用有關理論知識。比較分析法在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各類練習題的解答上,例如:比較題,分析判斷題,理解題,說明題等。在練習中,訓練基本功,培養運用理論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能力。它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複習步驟,按照各類習題的解答方式,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地進行。必要時,教師應給予正確的誘導和概括性的結論。比較分析法是一種具體的、實用性的複習方法,在時間安排上沒有明確規定,可同及時複習法、小結複習法、總結複習法交叉使用,形成立體複習網路。

  及時複習法

  學生在學完一定教學內容後,有目的地及時複習和鞏固知識的學習方法。其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後發生的急速遺忘。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因此,對剛學過的知識,應及時複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複習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以逐漸加長。再者,政治課教學是以傳授知識、接著能力、提高覺悟為教學任務的學科,不能搞突擊複習,應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學會實際運用。及時複習,首先強調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然後,設計多種練習題型,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使所學知識在頭腦中留下痕跡,形成記憶,達到理解、掌握教材之目的。切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

  迴圈複習法

  迴圈往復,不斷重複,加深理解與記憶的一種複習方法。這種方法可用於固定的內容的複習,也適用於累加知識的複習。比如,多次複習一章、一單元或一本書的內容,每次複習都不是簡單機械地重複,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斷獲得新收穫。學了第一節,及時複習;學過第二節,再將第一、二節的內容全部複習一遍,如此類推,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絡,提高熟練程度。迴圈複習法在功效上優於及時複習法,可以彌補其零散、不繫統的缺陷,加強知識的內在邏輯性、系統性。再者,迴圈複習法又具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從概念、原理的掌握,到應用理論,聯絡實際,做到每增加一次複習,對於能力培養和知識掌握就是一個提高。迴圈複習的目的在於熟練。通常,識記材料的性質、學習的程度和學習的方法是影響遺忘的因素。一般說來,熟練的動作,遺忘最慢;學習程度越高,遺忘就越慢;形象的材料比較容易長久保持。政治課的概念、原理,多數是抽象的理性知識,缺乏形象直觀性,不易被學生所接受。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學習強度。據研究,過度學習50%,記憶效果最佳。學習程度提高還會促進學生運用知識的熟練性、準確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