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考前衝刺怎樣複習

  同學們對高考知識的複習也已經快要接近尾聲,那麼在高考政治學科最後衝刺的這一段複習時間裡,我們怎樣進行更有效的複習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成績,是高三的同學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

  一、突出對基礎知識的再挖掘。

  在最後複習中,應以《考試說明》為基本框架,以教材為依據,對知識考點進行必要的梳理,深化對教材的理解,做到:關注重要考點;關注新增考點;認真研究例證性試題,明確方向。對於基礎知識,要做到能有序地儲藏知識和按照需要合理地抽取知識,對重點知識和突出的關鍵詞要有意識地背誦和默寫,做到融會貫通,重構知識體系,加強對知識的縱向和橫向梳理。

  二、注重能力訓練。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題的要旨。據相關統計,高考主觀題整體難度係數一般控制在40%—50%,增分的空間大,攻克主觀題就成為高考政治得高分的關鍵。

  三、搞好時事專題複習。

  高考政治試題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反映社會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國內外的社會熱點、焦點是政治試題設定情境的原材料,社會熱點與教材的結合點是高考命題的重點。這就要求我們要搞好一定的專題複習,要參考《熱點透視》、《時事》、《半月談》等相關材料。今年要關注的熱點主要有:“十三五”規劃:引領新常態開拓新境界、一條“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增速、司法改革: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法律保障、一道“題”: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反腐、命運共同體等。

  高中政治複習策略

  梳理知識構建體系

  高考題不管怎樣進行考查,都要以知識為載體,考生由於基礎知識不紮實導致丟分佔到相當大的比例,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學過的知識都有哪些?彼此之間都有什麼樣的內在聯絡?需要考生結合《考綱》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整理清楚,而且要形成體系,以備隨時去搜索和採集。新增的考點尤其不能忽視。如“企業的兼併破產”,要以企業的地位、作用為中心,把企業與經濟效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迴圈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外開放、關稅等知識聯絡起來,形成以企業為主幹的知識體系,做到準確理解、熟練記憶和快速再現。

  整合熱點突出重點

  政治高考不會遠離熱點,抓好熱點複習是政治複習的必要環節。複習熱點要注意歸納共性,如存款加息、人民幣匯率改革等熱點就可以整合為巨集觀調控;要注意抓住熱點之間的內在聯絡,如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個熱點專題都貫穿著這一主線,再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調整產業結構和實現增長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中心環節;要注意抓住主要內容和主要角度,突出重點,要有一定的邏輯層次。如對新農村建設的複習只要抓住三點即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什麼***,建設新農村的原因、意義***為什麼***,如何建設新農村***怎樣辦***。另外,相關的熱點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瞭解,這實質上是微觀切入的問題,符合高考命題情景創設的特點。做到以上幾點就可使專題複習巨集觀在胸、微觀在握,分析、理解問題就有深度,不至於答題就事論事,泛泛而答。

  歸納技巧注重規範

  “知識是基礎,審題是關鍵,方法、技巧是保證”是解答問題的三要素。審題不清、判斷不準確、解題不規範是很多考生的軟肋。在審題能力上,要養成仔細審題的好習慣;注意命題設問的指向性要求;要學會讀懂材料中的顯性要求和隱性要求;要能夠讀懂資料、圖表、漫畫中所包含的資訊;做主觀題時,要有層次,分段寫答案;哲學題不能簡單地羅列原理,要抓住重點展開論述;多層次***是什麼、為什麼、怎樣辦***地去分析論述;觀點和材料結合中要注意準確運用學科術語、熱點問題中的關鍵詞。看糾錯本,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範的疏漏,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