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備考策略

  初三剛剛接觸化學,你知道怎樣備考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嗎?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

  一、做好新課教學與複習課教學的轉型,重視複習課教學的重要性。複習是一個提高過程,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記憶、加深理解。複習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不但要鞏固過去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要通過複習讓學生加深、擴充套件知識,並進一步掌握複習知識的方法。在提高熟練程度的基礎上能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解決新的問題。

  二、制定科學的複習計劃,做好統籌安排

  一般情況下,我們正常的新課教學是在三月底結束,四月份就開始對化學進行全面的複習,在進入總複習時,值得我們研究和討論的問題是:如何克服複習中的盲目性,跳出“題海戰術”,提高複習的效率,使複習效果達到最優化?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全面複習,併力爭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說教無定法, 同樣,複習有法,但也無定法,貴在得法。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但還是有個前提,我們在複習中一定要安排一個合理的複習進度,制定可行的複習計劃,讓師和生心中有數,使整個複習過程井然有序,絕不能犯前鬆後緊,虎頭蛇尾的錯誤,或者像踩西瓜皮那樣踩到哪裡滑到哪裡。我現在介紹一下我們雙品教育集團各個校區複習時間與內容的安排,與各位同仁交流:

  時間

  複習內容

  備註

  第一輪複習

  4月1日—5月15日

  單元複習

  按教材的結構進行,次序可適當調整

  第二輪複習

  5月15日—6月5日

  知識板塊複習

  期間有實驗操作應強化訓練和必要地實驗操作考試

  第三輪複習

  6月5日—6月22日

  綜合訓練

  查漏補缺及中考適應性複習訓練***以模擬試卷為主***

  【2】

  三、抓好每一輪複習,重視務實基礎知識複習教學

  在進入總複習之前,我們必須研究課標,從理論上來分析,化學新課程標準是執行教育方針的學科準則,是培養學生相關習慣和潛能的基本要求,學科教學目標是依據課程目標來設計的,課程目標應該貫穿和體現於教學目標之中。從中考情況來說,我省《化學中考考試說明》是根據化學課程標準制訂出來的,只是中考說明比課程標準在有些方面更加具體化,而《化學中考考試說明》又是中考化學命題的具體依據,教學目標是課程的具體內容標準的體現,即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具體內容標準和教學實際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來設計教學目標。

  所以在複習的過程中,我們老師應該認真對照化學學科《中考考試說明》的內容和課本的重點知識,正確處理好《新課程標準》和化學學科的《考試說明》與課本之間“綱”與“本”的關係。只有熟悉考試要求,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加重學生的負擔和浪費時間,有利於學生分清概念層次、把握複習的重難點和確定複習的範圍。在複習中我們老師應該合理分散教材的難點,強化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於教材,高於教材。明確考試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內容,力求抓住五點:①知識點;②考試點;③能力點;④德育點***愛國主義、科學史***;⑤實際點***聯絡工農業生產、國際科技、環保知識的實際***。在複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不猜題、不壓題、不讓學生做死題,少走彎路,以求實效。因此,在總複習中既不要隨意降低要求,也不能隨意拔高,要把握好“度”。

  現在就三輪複習教學,談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與大家學習和交流,以便更有效提高複習課的教學質量。

  第一輪複習時首先要圍繞課本,對上、下冊教材中的每個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我們有許多學生會認為,新課學完了,完全可以與教材說再見了。其實,複習時,引導學生重視教材,運用教材是我們老師的又一項重要的任務。教材是學生複習的依據,也是中考命題的依據,更是老師編造一些練習題、測試題的依據,絕不能拋開書本,用複習資料代替書本複習。回到教材,並非簡單地重複和迴圈,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對教材中內容的知識進行引申、擴充套件,加強縱橫聯絡;對教材中的習題可改變條件或結論,加強綜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化學學科《中考考試說明》的要求,我們老師應以“複習學案”的形式進行復習。上、下兩冊課本總共12個單元,每個單元的複習學案主要包括:

  1.知識要點,把每個單元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設計成填空、圖表式、問題式方案,在知識問題設計時要做到基礎、全面、系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回顧和梳理知識,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辯析等方式,找準重點、突破難點、消除疑點、拓展生長點。目的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

  2.典型題例,精選或設計有代表性的例題***精選近5年我省及全國其他各省市中考試題***

  3.課堂練習,編寫課堂練習題時,保證教學質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涉及本專題知識為主,並重視知識的綜合應用。我們在選擇習題時要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和技巧、方法的運用,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實驗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

  ②提倡多種題型合理搭配,題目編排應做到由易到難;

  ③控制習題的數量,以課堂完成60~70%左右為宜;

  ④避免老師佔過多得時間進行講解,練習中可適當給予提示。

  4.跟蹤訓練,做到試題設計規範,題型新穎,材料新鮮,編寫時力求增加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新科技等有關的新情景題,目的以激發學生的訓練情趣,使學生變苦練為樂練;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毫無疑問學生是複習中的主體。老師則是複習的動員者、引導者、觀察者和反思者。許多老師對“學生本位”比較難以接受,認為這是一種理想教育。沒有老師,學生自己能學會嗎?“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學生”是句空話。這些想法實際是有認識的誤區存在。老師沒有意識到在教育教學中,自己擔任的是更重要的職責,既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又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而不是學生成長的包辦者。

  第二輪板塊複習,是針對第一輪複習的補充與提高,在複習的過程中老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復習。由於許多客觀原因,這一輪複習的時間很短,所以要特別注意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解題的靈活性,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融會貫通、能舉一反三。例如:如何鑑別兩支試管中分別裝有的澄清石灰水和稀鹽酸?學生討論有如下答案:

  ***1***紫色石蕊溶液***2***鋅粒等***3***氧化銅等***4***二氧化碳***5***碳酸鈉溶液

  老師歸納:

  ***1***所用試劑涉及到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鹽溶液

  ***2***涉及到的知識:酸的化學性質,鹼的化學性質。

  所以在第二輪的短時間複習內,老師要充分利用典型的例題對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綜合訓練和模擬考試,可以提高學生的做題速率,訓練學生解題的能力和解題的技巧,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鍛鍊學生的應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考水平。然而,初中化學知識中有許多是具有一定內在聯絡或區別的,因此在第三輪進行綜合訓練與模擬測試的同時,還要穿插進行小專題複習,可以使學生的化學總複習得以昇華,可以幫助學生改進複習方法,拓展思路和聯想,有利於系統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能力,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提高應試素質。

  【3】

  ***一***、小專題的特性

  1、專一性:“專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否則就無所謂“專”。如今中考化學命題的一個趨勢不在於題目包含的知識點多,而在於對所考查點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挖掘。當然,化學知識是相互聯絡的,小專題應以一個知識點為重點,賦予相關內容濃縮而成,但重心不能變。

  2、針對性:開設小專題,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見效,提高複習效率。在選擇專題時,應針對學生在前面複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知識缺漏、能力差異、知識點的地位、中考命題的熱點來選擇專題,否則,專題就有可能失去其應有的功效。

  ***二***、小專題的來源

  1、從中考的熱點中找專題:分析近幾年我州的中考題可以發現,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及題型幾乎年年都考。對近幾年新出現的“資訊給予題”、“實驗探究題”等試題型別,進行專題複習,認真分析此類題目的特點,總結這類題目的解題規律,同時在專題複習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加大對化學資訊材料的補充,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快速準確地從題目中所給材料提取解題所需資訊的能力,使學生熟悉“猜想假設——實驗探究——驗證結論”的探究型試題解題方式。

  又如:不用試劑或用一種試劑鑑別各種物質、開放性試題、學科間的綜合題等。如果將一個或幾個熱點串聯成專題加以訓練,必然能會增加學生應試的針對性,提高每類題的得分率。

  2、從教材的重點、難點找專題: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是學生容易掌握的,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而導致解答推斷題的能力不令人意。因此,可以專門開設物質推斷題專題,從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等物質中例舉一些經典試題,加以訓練。

  3、從學生的知識、能力的薄弱環節找專題:在總複習的測試中,常會出現一部分學生答對率差,某類能力題學生無從下手,特別是一些實驗設計、實驗評價、新資訊題等,可以加以總結、對症下藥,給學生開設相應的專題,並且對相應的專題進行歸納分析、思考總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形成解題的思路方法,掌握解題的規律。

  ***三***、專題開設的注意點

  1、專題的開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又要略高於學生的平均水平。老師對所選專題的講解要做到“知識、方法、能力”的統一,切實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與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題的能力加強鞏固薄弱環節。

  2、專題要注重“精、透、準、難”四字。“精”指內容要精選;“透”指老師要講透,學生要吃透;“準”指重點、熱點方向要準確;“難”指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3、開設方式要多樣化,增強學生新鮮感。小專題的講解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可先開講座,並配以一定數量的練習,也可以邊講邊練;還可以讓學生先做,老師批改後講評、歸納。這樣做,在臨近中考的氣氛中能給學生一些新鮮感、一些“涼”意,增強複習效果。

  總之,小專題複習可對知識板塊的複習起拾遺補缺的作用。我個人認為,應重點講解的小專題有:

  1、化學用語 2、物質的鑑定、鑑別 、推斷 3、化學常見儀器的使用及操作 4、怎樣解選擇題、簡答題 5、怎樣解計算題6、怎樣完成實驗設計7 、怎樣解答實驗探究題 8、學科間的綜合題等

  ***四***加強資訊反饋,及時調整複習計劃

  在總複習中老師要重視 “ 資訊的反饋 ” 。我們通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所謂 “檢驗” 就是要通過資訊反饋來了解實際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讓教學的資訊反饋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1 、發動學生提供反饋資訊

  在複習的過程中,可將歷屆學生在學習上曾出現過的疑難問題作講解。每一節複習課都反映了 “ 備學生 ”這一環節的連續性。也激發學生提供教學反饋資訊的積極性,願意與老師合作。

  2、 課堂教學應注意捕捉學生情感因素的反饋資訊

  老師對一個知識點的複習,學生反應會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煥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輕鬆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老師可以從中瞭解輸入學生頭腦中和知識是否被學生接受貯存?哪些仍含糊不清?從而調整複習的程式,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3、 課後聽取學生的反饋資訊

  老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干擾。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有所不同,常會造成一些不同的差異。老師課後應及時收集真實和準確的資訊,對下一節課的複習有較強的針對性,避免閉門造車,易被學生所接受。

  4 、通過形成性測驗,檢查學生複習的效果

  在複習的過程中,老師進行多次的測試是以化學知識系統為線索,將學生複習的各個階段的結果跟教學目標相對照,藉以考察所達到的程度與差距,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學工作中的缺陷,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並找出原因,從而獲得反饋資訊和對學生作出評價。我反對 “題海戰術 ” ,但多種題型的訓練卻是必要的。因為無論什麼題型都有各自的規律,掌握了這些規律對解題是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必須在閱讀多種資料的基礎上,整理出適量的習題給學生練習,絕不能照抄照搬。老師進行題型分析,既使學生掌握解各類題的方法,又能對各種知識再重新複習一次,這種做法效果不錯。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老師應抓住重要內容進行專題訓練。尤其是有一定難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內容更要加強,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嚴謹性和適應性。因此要讓學生準備個習題本,對錯題、例題、典型習題進行整理,進行解題後的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溫故而知新”在學習上永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

  另外在六月初,選擇3~5套前一年我省以及其他省市的中考試題進行模擬測試,認真講評,讓學生體會不認真審題的後悔及思考不全的懊惱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找出不足,查漏補缺。複習中講題時不僅要精選題目,講題也要從多個不同層次進行討論、探究。“雙基”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這將是中考命題不變的主線。但純粹考記憶性的內容已成歷史,即使是化學用語,也大多把它放在一定的材料背景中,聯絡實際來考查。因此,“雙基’’的教學不僅不可削弱,還要加強,但一定要與社會、生活、科技等資訊聯絡起來,不能孤立、機械、單純記憶教學,否則考題一加背景材料,學生一看就懵。我們的做法是:對“雙基”的教學要在充分理解內涵和外延、把握關鍵詞的基礎上,強化應用訓練。對於一些規律性的知識,要讓學生在所提供的資料中自己去總結、歸納。這樣不僅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也理解了規律,還學會了解此類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