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的森林說明文閱讀原文和答案

  “錦繡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誕生,宗教建築的發展就達於極點。這種式樣的傑作,多在北歐,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為哥特式中的典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錦繡的森林》說明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錦繡的森林》說明文閱讀原文

  十三世紀中,教皇權勢強盛,文化中心由羅馬移向北歐,一種象徵全盛的教權的教堂建築樣式——哥特式在那裡產生。

  哥特式教堂建築的出現,使宗教藝術別開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這與現代商業大都市的高層建築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後者著地。教堂建築高而尖,有向上超升之妙;商業建築高而平,有著地堆積之感。故百幾十層的摩天閣雖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多,但沉重地疊置在基地上並無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佛拼命地想從地上抽發出來,向天空生長;又如一簇火焰,勢將上衝霄漢:所謂“錦繡的森林”是也。

  形成這種樣式崇高而秀麗特色的要素是柱頭和尖頭拱門。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細柱。又在屋頂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許多垂直線因尖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長,至於無窮無盡之境。柱束之間,不用壁而用尖頭拱門形的窗。壁有板滯之感,足以減卻向上之勢,尖頭窗則增加了秀麗與崇高。教堂的內部,無數的尖頭拱門互動錯綜於上,仰望時似覺身在大森林中,而毫無屋頂壓迫之感。總之,哥特式建築全無牆壁,只有細柱、尖窗和尖塔,幾乎沒有水平線,全體由垂直線構成。這種建築形式萌芽後,很快風行全歐,不但教堂建築上用之,一般的建築也都受這種樣式的影響。

  “錦繡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誕生,宗教建築的發展就達於極點。這種式樣的傑作,多在北歐,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為哥特式中的典範。這教堂工程歷六世紀之久,其工作之困難蓋可想見。為了表現宗教的神祕相,建築師把宗教的精神翻譯成視覺的形態,用形體來表現抽象的觀念,於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學的性質,極度地使用結構的技法。哥特式冒險嘗試而成功的另一例是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這教堂的形式,雖與科隆大教堂大同小異,但是北歐的大勢與義大利的傳統的合併式樣,可為建築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紀念物。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為材料,據說,是義大利人慾與北方的阿爾卑斯山爭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紀,哥特式建築無視建築構成的約束一味冒險求高,終於陷入自滅的運命。此時基督教勢力也由於極度地擴張,達到了衰沉的時期。世間一切文化相關聯,政治、宗教、藝術,互相牽制而展進著,不可分離,哥特式建築與中世紀的封建制和教會權同時沒落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

  ***選自《豐子愷談建築》,有刪改***

  《錦繡的森林》說明文閱讀題目

  1.下列有關“錦繡的森林”的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建築的整體外形高而尖,向上超升,彷彿從地上抽發出來向天空生長的一簇春花。

  B.置身教堂仰望,無數的尖頭拱門互動錯綜於上,毫無屋頂壓迫之感。

  C.建築全體由垂直線構成,全無牆壁,只有細柱、尖窗和尖塔,沒有水平線。

  D.用具體的視覺形象表現抽象的宗教觀念與精神,體現宗教的神祕相。

  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教皇權勢強盛,歐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築藝術發展到極點,別開生面的哥特式教堂應運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頂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線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長,至於無窮,切合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觀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學的性質,極度地使用結構的技法,最終哥特式建築在一味冒險求高中獲得成功。

  D.據說,為與阿爾卑斯山爭高,義大利人相容幷蓄建造的米蘭大教堂,成了建築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紀念物。

  3.下列對最後一段中作者所表達的觀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十六世紀,哥特式建築與基督教勢力同時達到衰沉期,這並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勢力的極度擴張促使教堂建築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築自滅的外因。

  C.無視建築構成的約束,違背客觀規律,是哥特式建築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間一切文化相互關聯,不可分離,哥特式建築與教權的同興同衰就是明證。

  4.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面對被譽為“錦繡的森林”的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會讚歎其秀美與崇高。

  B.普通的民用建築受哥特式教堂建築的影響,窗戶往往採用尖頭拱門的形式。

  C.商業建築大量採用板滯的牆壁,減卻向上之勢,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給人崇高的美感。

  D.哥特式教堂的建築樣式,不僅影響了民用建築,而且也會影響到其他的藝術形式。

  《錦繡的森林》說明文閱讀答案

  1.選C。***原文說“幾乎沒有水平線”,而不是“沒有水平線”。***

  2.選B。***A項,因果倒置,“宗教建築藝術發展到極點”是哥特式建築誕生的結果。C項,“一味冒險求高”的結果是“陷入自滅”,而不是“獲得成功”。D項,句子主幹是“據說,米蘭大教堂成了……紀念物”,與文意不符。***

  3.選B。***“基督教勢力的極度擴張”並未“促使”“教堂建築一味求高”,前者不是“外因”。***

  4.選C。***無中生有,推論的小前提“商業建築大量採用板滯的牆壁”原文沒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