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生物教案

  七年級生物教案中有豐富的文化價值與教育價值。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合理的膳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說出合理膳食的意義;

  ②關注並學會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

  ③學習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體驗調查研究的過程;

  ④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2、能力目標:

  ①初步訓練學生嘗試並參與調查研究的整個過程;

  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③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學會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教學重點:

  ①合理膳食的意義;

  ②評價自身營養狀況的方法;

  ③學習調查研究的方法;體驗調查研究的過程;

  ④嘗試設計一份合理的食譜。

  教學難點:

  ①設計調查問卷;

  ②設計合理的食譜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交流總結法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上課前先請同學們看一些圖片。你們喜不喜歡美食?都喜歡吃些什麼美食?食物種類豐富,因為我們的選擇不同,所以我們所得到的營養也各不相同,那麼你想知道當今青少年的營養狀況如何嗎?怎樣才能使自己吃得更好,身體更棒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內容。 展示活動一:我來評:營養狀況我來評

  師:課前已經佈置大家回去計算並評價自身的營養狀況,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說說你們的統計結果?***請學生繪製扇形統計圖或矩形統計圖統計全班營養狀況。***由此圖請同學們談談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展示:活動二:我以為

  師: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營養狀況呢?

  大家都利用課餘時間設計了調查問卷,並進行了調查,下面就請一些小組上臺展示一下調查問卷,並說說你們小組調查問卷的得意之處在哪裡?為什麼?

  根據調查,當前同學們在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針對這些問題你組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是什麼?

  展示活動三:我推薦:設計食譜、愛心拼盤大放送

  師:我們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的確存在問題,那麼什麼才是合理的膳食方式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科學家們給我們的建議。

  請你們以小組的名義給你任何一個朋友或家人設計一份食譜,並給這份食譜設計一段精彩的廣告詞,向大家推銷你的食譜,然後選擇其中一餐拼成一份愛心拼盤,把你做的拼盤送給這位朋友。 歸納總結:請學生談收穫

  師:看來大家收穫還真不少。希望同學們能把我們今天所學運用到生活實際,以科學的知識引導我們健康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吃得更好,身體更棒! 鞏固與反饋:能力測試P23 16

  板書設計:

  第3節 合理的膳食

  1. 反思你的一日食譜

  2. 設計食譜

  3. 合理的膳食

  教學反思:

  課堂的引入聯絡了實際,但教師沒有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探究人體是如何從外界環境中獲取食物,從食物中獲得物質和能量的。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論文

  一、 在實驗方面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通過創設多種情景,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並養成嚴謹、科學的實驗態度。例如; 七年級的學生的第一個實驗《觀察植物細胞》,本實驗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對於如何觀察卻感到非常迷茫,所以教師要創設恰當的情景來引導學生明確用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而要想在顯微鏡下觀察得到細胞,材料必須薄而透明,要達到薄而透明,又需要對觀察的材料進行處理,製成玻片標本才能觀察。以此同時,臨時裝片的製作又是本課的重點,因此,我們老師可以將書本上洋蔥磷片葉臨時裝片的製作過程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學生能夠理解,我們可以將整個製作過程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這樣,學生面對實驗臺上的各種用具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同時,教師要進行恰當的引導,並鼓勵學生大膽而又細心的進行實驗嘗試操作,對於不規範的操作,教師要進行耐心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本實驗是學生第一次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使用顯微鏡學生非常積極,在此,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例如:調節粗細準焦螺旋要用雙手進行,轉動轉換器不能搬著物鏡進行。觀察到細胞之後教師就要及時引導學生分析細胞的外形特點,在此,細胞的結構又是本實驗的另一重點,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的多種細胞結構,通過比較和分析,瞭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按從外到內的順序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並指導學生正確繪圖,培養學生的繪圖技能,例如:繪圖要保證圖形的真實性,在一張紙上圖形要位於左上角,陰暗部分只能用鉛筆尖來點而不能塗等。最後,總結自己在實驗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培養學生歸納整合的能力以達到做實驗的目的。

  二、 在知識方面

  對於知識點的教學,有很多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如果平鋪直敘地進行講解,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創設情景,並且儘量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通過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瞭解其中的生物學道理。例如;在探討“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這個知識點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將一滴紅墨水滴入清水中,清水慢慢變紅的過程,直接在課堂上演示糖溶解在水中的實驗,就可以理解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同時多舉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化難為簡;“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類比的方法,如:將細胞膜比作蚊帳,對人體有益的空氣能夠進來,而對人體有害的蚊子卻不能進來,使學生了解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怎樣控制,控制了什麼物質,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例如,“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這部分內容,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圖片資料,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如:將細胞看成汽車的話,線粒體就相當於汽車的發電機。這樣就能通俗地理解細胞通過葉綠體和線粒體實現了能量的轉換,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三、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我們對課堂的設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問題的分析及整合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使大部分學生都能與同學合作探討、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對不同的觀點勇於質疑,例如;我們在《開花和結果》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開花”的錄影片段和圖片,欣賞描寫花的詩句,觀察“花的結構’等活動,不僅訓練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表達交流的能力,還拓展學生的思維、技能,培養其愛護花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重視採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評價,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學生是非常積極主動的,如:一些對生物學有特別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我們老師就應該在平時參與活動和課堂互動的過程中鼓勵和幫助他們,使他們在鼓勵和幫助下發展自己的興趣,從而逐漸激發他們對生物學知識的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