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上生物教案

  教案設計理論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各個構成要素進行整體的、系統的規劃和安排,使這些要素有機地配合起來,達到七年級生物教學的最優化。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設計

  生物是探索生命的科學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科學家及其主要貢獻;能初步認識到生命科學是不斷髮展的,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麼是生物學;

  2.過程與方法:列舉生物學研究的物件和研究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分類及探究合作能力

  二、教學重點:1、認識生物學家及生物學的發展歷程。

  2、掌握研究生物學的方法。

  難點:樹立勇於探索、求真務實的觀念。

  三、教學方法:探究法活動法

  四、教學用具:圖片、錄相、文獻材料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匯入:《開啟生物學大門的鑰匙》——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

  講授新課:

  生物學的形成和發展是與生物學家的科學活動分不開的。

  你知道生物學家是怎樣工作的嗎?你心目中的生物學家是什麼樣子的?

  一、活動:談談你心目中的生物學家

  1、根據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什麼是科學活動?把你們認為屬於科學活動的內容寫下來。

  2、舉例說出生物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環境和方法。

  3、你心目中的生物學家應具有哪些特徵?將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寫下來。

  探究活動:討論生物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1、生物學的研究內容***討論***

  2、人們進行生物學研究有哪些主要方法。

  3、當今世界各國為什麼都在加強生物學研究?

  二、歷史上幾位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1、林奈與生物分類:

  瑞典科學家林奈根據生物的習性、形態、大小各異將當時已知的動物和植物排列成一個有規律的完整系統,他的研究使得分類學稱為一門科學,因此,林奈被稱為”分類學之父”。 分類方式:界、門、綱、目、科、屬、種。

  2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

  達爾文運用考察、分類、調查、比較等方法,揭示了地球上所以的生物都來源於共同的祖先,不同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係,從而建立了“進化學說”

  3、哈維與血液迴圈的發現:

  用結紮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實驗方法,研究血液流動方向。從而發現了血液迴圈。

  對上述問題繼續進行全班交流。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與人類基因組計劃:沃森.克里克

  生物學的研究物件是生命現象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的科學。

  小結:生物學家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選擇的科學研究方法有觀察、分類、調查、實驗等方法,其中實驗法最

  重要。

  作業:P26思考練習

  七、板書設計:

  生物是探索生命的科學

  觀察法

  一、生物學研究的方法分類法

  實驗法***重要***

  調查法

  二、歷史上幾位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1、林奈與生物分類;分類方式---界、門、綱、目、科、屬、種

  2、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

  3、哈維與血液迴圈的發現

  反思: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運用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大多數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新的教學要求,然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也應運而生的出現了許多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法。其中,實驗教學法作為有效的新型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實驗教學法在其中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探索的能力。所以本文主要就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合理的闡述與總結。

  關鍵詞:

  實驗教學;初中生物;分析研究;運用

  眾所周知,初中生物的學習是生物教育教學的開端和基礎,對以後更高層次的生物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不僅應該有效的提高生物教學質量,而且還要充分的提高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生物知識的認知能力。所以,許多初中學校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都相繼的運用了實驗教學法。目前,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法在初中教學中的運用,為初中教學的教學質量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文主要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在其中的運用進行了簡述。

  1實驗教學法的敘述

  實驗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裝置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從而引起相關實驗物件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實驗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教學中,實驗教學是最重要的方法,通過實驗法,學生可以有效的把一些日常的知識和書本知識聯絡起來,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並且使學生對其理解的更加透徹,又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實驗教學法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實驗教學法主要分為實驗的演示、課堂的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四中教學實驗方法,這些方法在初中生物課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2.1做好實驗前準備,融洽師生關係: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創新的能力,最首要的就是學生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首先,通過實驗前的準備工作,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動手的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因為師生之間的關係融洽是課程能否順利進行和學生能否全部接受老師傳授知識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且,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實驗中去,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初中生物“對顯微鏡”的教學時,教師通過課前對顯微鏡的逐個檢查和動物標本的檢查,使學生在進行實驗觀察過程中不會出現因為材料的原因而產生的問題的出現,並且在進行課堂生物實驗的展示中,教師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學生不僅明確學習的目的,而且使實驗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

  2.2展示實驗關鍵點,培養學生對日常中問題的思考能力:

  在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中,其在教材上的內容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初中生物教學的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生物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這一關鍵點,使學生在進行生物實驗的同時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現象,然後通過實驗,做出合理的解釋,這樣實驗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導方式,不僅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印象更加深刻,還解決了生活中的日常問題,最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對生活中問題的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學初中生物“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學習中,教師先找出學習的關鍵點“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讓學生意識到所有的生物都離不開水,使學生認識到生物依賴於環境,進而認識到我們美麗的地球大家園必須依靠包括自己在內的全人類共同呵護建設,才會更美麗這一認識的昇華,教師通過對實驗關鍵點的提出,讓學生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又有一個新的認識與提升。

  2.3加強小組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團結協作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在初中生物課堂上也有了一定的方法改進,以往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這一局面也被打破。在現在的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一般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並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操作、探究和學習。這樣的小組式實驗教學的方法不僅有利於合理有效的對教學資源得以合理運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這對學生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然而,僅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分組過程中,每一位老師都應該以充分的考慮到小組學生的整體能力,要對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要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安排,因為,班級內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一樣的水平,要做到合理搭配,以確保實驗的正常進行,並且每個學生都會在其實驗中有所收穫。

  3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地位分析

  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大家已經知道生物學科在其教學中的特殊性,因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所學的一些知識內容如果不通過實踐練習研究很難讓學生對其所學的內容進行理解,也很難使所教授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而且,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而實驗教學法不僅可以通過在教學中既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的能力,並且,實驗法教學也是新課改以後,初中生物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例如,在製作植物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分裂時,不僅鍛鍊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實驗操作的掌握程度,因此,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結語: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作用,並且同時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實驗教學法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問題,同時也對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發展中,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一個相對其他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比較正向的影響。因此,各個教育工作機構和工作者要適應新課改的局勢要求,只有將實驗教學法引入各個教育工作中,充分的利用好實驗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為更好的促進我國初中教學水平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起到了奠定的作用。

  作者:崔亞萍 單位: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學

  參考文獻

  [1]丁振武.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02***

  [2]王影.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