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宮寒的穴位

  艾灸療法是治療宮寒最有效的方法,隨著艾灸的推廣,很多有宮寒症狀的女人都想著自己在家艾灸。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宮寒灸什麼穴位

  1、宮寒灸什麼穴位

  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症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神闕穴:在肚臍,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於神闋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氣海穴: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灸此穴對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命門穴: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同時還要加上兩側距離背部中線3釐米的腎俞穴。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治療女性虛寒性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

  2、宮寒每天艾灸幾次比較好

  其實艾灸本身就是慢性調理過程的,所以大家心態要放好,一天艾灸一次就好了,天天堅持艾灸,有些人想著我一天艾灸兩三次,然後三天艾灸一次,這樣其實是錯誤的,艾灸本身就是慢性調理過程的,需要堅持的,所以建議堅持艾灸就好了,當然一天艾灸一次,每次不低於半個小時,如果舒服了可以多艾灸一會。

  3、宮寒用什麼樣的艾灸器具好

  宮寒一般艾灸腹部,腹部比較大,那麼一般可以用隨身灸聯包艾灸,也就是幾個隨身灸聯一起的,例如五聯或者六聯的,想要艾灸面積更大一些的,可以用七連艾灸包,配合艾柱用就好了。每次艾灸不低於半個小時吧,艾灸之後你就會感覺到腹部暖暖的。

  如何改善宮寒

  1、日常多運動:“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迴圈,使全身溫暖。

  2、月經期間調養:用紅糖、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讓月經排除乾淨,也活氣血,暖宮。

  3、茶飲調養:紅薑茶,取紅糖50克,去皮生薑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鐘。月經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週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症狀就會減輕。也可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4、日常進補: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椹子、當歸、雞血藤、生薑和雞肉或者羊肉煲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於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症狀。

  治療宮寒食療

  1、韭菜生薑牛奶羹

  材料:韭菜500克,生薑30克,牛奶250毫升。

  做法:取韭菜洗淨,切粹,生薑刮皮洗淨,然後將韭菜、生薑一同放入絞汁機中絞汁,取汁備用。將韭菜生薑汁放入鍋中加牛奶,小火煮開即可食用。

  功效:溫中散寒,健脾養胃、水上腹空墜、腹背痠痛。

  食法:每日早晚各1次,飯後1小時食用為佳。

  主治:胃寒型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寒型慢性胃炎症見胃脘冷痛,嘔吐清水,食後腹脹,食冷痛甚,食溫則痛緩,大便溏,口淡無味,舌質淡白,苔白者。

  2、韭菜炒核桃蝦仁

  材料:韭菜500克,核桃肉100克,蝦仁20克,芝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韭菜洗淨,切成3釐米長的段備用。蝦仁用溫開水浸泡30分鐘後再洗淨備用。核桃去殼取肉洗乾淨備用。先將鍋用旺火加熱,下植物油,燒至八成熱後入核桃肉、蝦仁,改用中火炒至熟後,再入韭菜翻炒片刻,加精鹽、味精調味後食用。

  功效:治腎陽虛、腰膝痠軟、女子月經不調、宮寒不孕、白帶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