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跨區政策

  北京市有一系列關於中考的政策,其中有一個跨區政策,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北京市跨區政策的說明

  近日,網上四處傳言北京市即將於2017年中考時取消跨區政策,即依照學籍——初中在哪個區縣上的,中考時只能考這個區縣的高,其他區縣的高不允許報考;或依照戶籍,在辦理轉移學籍的前提下,到戶籍所在地的區縣參加中考,並在戶籍所在地參加高的錄取而不能再報考其他區縣的高,在中考時以學籍還是戶籍參加考試,只能選一個。

  經過對北京市教委、北京考試院和北京多所名牌市重點高的核實,對方均完全否認了上述傳言。不過,在這裡有幾個重要的關節點需要和大家說明,可能對每個家庭都有很大的影響。

  1.東城、西城、海淀中考從其他城區掐尖的名額會越來越少,這是必然的。

  2014年中考由於強力實施了30%的”名額分配”政策,北京市16個區縣中最好的高,特別是東城、西城、海淀三強區頂尖高給其他城區的中招名額明顯減少,更多的名額留給了本區讀初中的孩子。2015年、2016年中考名額分配政策,按照計劃各重點高分別拿出40%、50%的比例留給本區縣的初中畢業生,這比2014年都有大幅度提升,因此僅此一項就可以判斷東城、西城、海淀中考從其他城區掐尖的名額會越來越少,同時也說明其他城區的學生要想考進這三個強區將會更困難,但最頂尖的孩子是誰也攔不住的,只不過名額明顯縮減罷了,這個出區的名額將只有大牛孩才會享有。我們認為這一條說明,在幼升小的時候如果家長認可哪個區縣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水平,在幼升小的時候就最好進入這個區縣,基本上來說在哪個區縣上小學,12年就很難離開這個區縣了。由於目前全市小升初強力鎖區已經十分明顯了,那麼,小升初、中考中途轉換的難度、成本、代價都是很大很大的。

  2.要搞均衡教育,中考最大限度***不是禁止***“鎖區”一定不可避免。

  每年小升初、中考,都有不少尖子生從其他區縣流入東城、西城、海淀,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三個區的教育教研實力本來就強,再加上其他區縣尖子生的流入,就會變得更強,形成了一個所謂的良性迴圈。現在北京市各區縣教育的差距到了什麼程度呢,連續3年的資料顯示,全北京市高考600分、650分學生的比例,東城、西城、海淀三區共佔了85%~90%,其他13個區縣僅佔約10%。要搞均衡教育,如果各區縣留不住本區縣的優質生源基本還是空談。所以,條件性“鎖區”肯定是大勢所趨。但目前有一個問題,小升初已明確不能跨區縣***民辦、私立校等除外***,中考又通過“名額分配”的制度性措施強力限制跨區縣,那就將導致部分有一定實力的家庭在幼升小時強力爭奪進入東城、西城、海淀的機會,導致幼升小成為近乎跨區縣的唯一條件。很多家長肯定不可能默默等待其他區縣教育質量大幅度提升再做決斷,這無疑對他們來講是一種賭博更似一種煎熬,畢竟一個輪迴的等待至少就是12年,恐怕沒有幾個家長會有這樣的耐心!這確實需要每個家庭三思而後行啊!

  3.幼升小、小升初教育強區很多可裸考的學校、國際學校將炙手可熱,展開激烈競爭。

  海淀是在幼升小、小升初攬取優質生源中最獲益的區。海淀區優質民辦、私立學校全市最優也最多。西城區、東城區相對吃虧。朝陽區則獲得了僅次於海淀區的優勢。2015年建華實驗、海淀外國語、北外附校、北達資源、人分、師達、人大附早培、清華優才、理工附分、科迪以及海淀區仍潛在保留“坑班”的部分知名公立大牛校都將是全市孩子在幼升小、小升初爭奪的焦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朝陽區可公開裸考的朝陽外國語、陳分實驗、人大附中朝陽分校***不是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尤其是後兩者用不了太多時間就有可能成為全市的大牛校。陳分實驗必會成為朝陽區的大黑馬,2015年這所學校將首招幼升小學生,共計四個班,全部直升本部初中。6年後陳分實驗將不再接受小升初裸考,完全在幼升小時裸考,小升初所有生源都會來自本校的小學部。受教育改革的影響,西城區的育民小學、亞太實驗、西城外國語、月壇中學、八素八少等,甚至私立匯才都會在原有裸考熱點上再上一個新臺階;東城區109特招班、部分直升校特招、景山小五、二中小五、五中小五等也是搶奪優質生源的又一個陣地。另外,由於高中的國際班、各國際學校招生不受地域、戶口限制,那些已經有一定口碑度的國際班、國際校將是又一個爭奪熱點,目前排在北京前幾位的是:人大附中國際班、四中國際班、實驗中學國際班、十一學校國際班、人大附中朝陽分校等。

  4.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在中考改革中呈弱化趨勢。朝陽會躍進;豐臺、石景山還需等待。

  這兩所北京最頂尖的高中生源質量會出現一定下降,其中北京四中影響最大。因為北京四中是全北京市歷年中考全市掐尖率排第一的學校,人大附中次之。除這兩所學校外,東城、西城、海淀其他市重點高中生源影響相對不大,沒改革之前這些市重點中學從外區縣招收的頂尖生名額額就不多,主要還是給了本區的初中畢業生。因此,中考改革對東城、西城、海淀在北京教育中的強勢地位不會造成太大沖擊。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未來朝陽區各個學段教育的資料會比現在要漂亮得多,它是最有快速進步可能的。豐臺區、石景山區教育有先天缺陷,頂尖教育嚴重不足,要想有較大進步,還需多等待!

  5.遠郊區縣會有兩個利好,但前景不容樂觀。

  剛才我們分析了,城區中考跨區名額會特別明顯地減少,但市教委已經多次重申,鼓勵並會出臺相關措施使教育強區的市重點中學增加在遠郊區縣的錄取名額。與此相適應,從2015年開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其他一本院校高考錄取的名額要向遠郊區縣傾斜,要改寫這些遠郊區縣每年可能全區縣甚至沒有一個考生能考上清華、北大的歷史。不過,我們仔細分析了歷年的中考資料,其實東城、西城、海淀、朝陽等城區從遠郊區縣掐尖的中考生很少很少,對遠郊區縣優質生源群體並沒有“傷筋動骨”,然而遠郊區縣高考成績多年來卻始終很不理想,教育質量與城區的差異遠非中長期能趕得上來的,若不下大力氣多管齊下,前景並不樂觀。

  6.請家長務必知曉:別以戶籍方式在初三中考時回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

  在文章開頭處我們提到了這個問題,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受中考“名額分配”錄取方式的影響,回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的考生是不能享受到戶籍地重點高中40%~50%名額分配權利的。如果你從教育弱區到戶籍地所屬的教育強區參加中考,你可能本來在弱區三年初中就和強區有差距,一回來中考又少了40%~50%的機會,這樣就雪上加霜了,是很難考上理想的強區高中的,可能還不如留在原來的學籍所在區縣反而能獲得那個區40%~50%重點中學的機會。當然,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是大牛孩那麼誰也擋不住你!

  7.再次注意:關注政府對學區房的限制措施,別輕易買房。

  這次一攬子的教改措施,從某種程度講,把幼升小一下子推到了風口浪尖,它成為了爭奪從幼升小到高考所有優質教育資源幾乎唯一不受限的物件,而房子就是其中矛盾的風暴中心。這次教改能否爭取更大的成功和成效,對教育強區熱點學區房做出怎樣合理的規定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要密切關注,不要不做任何“防禦”地去買所謂學區房,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北京市143所學校招收特長生

  143所學校招收特長生 東西城有42所

  昨天,北京市教委下發《2017年高階中等學校具有招收體育藝術科技特長生資格學校及招生專案、區域名單》。記者根據梳理髮現,全市共143所學校招收特長生。

  其中,體育、藝術和科技三個專案的招生區域都有市級和本區之分。例如,171中學體育、藝術、科技都是面向全市招生。十一中學的體育和藝術只面向東城區招生,但科技是面向全市招生。這意味著在中考時,學生可以跨區選擇面向全市招生的學校。

  記者此外還發現,城區中海淀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最多有29所,其次是西城區為22所,東城有20所學校招收特長生,朝陽則有13所、豐臺11所、石景山5所。

  據瞭解,各學校的特長生招生計劃將於4月21日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

  藝術、體育及科技特長生招生數量有限制

  各區要加強對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專案、藝術、體育、科技特長生招生專案、特色高中改革試驗專案的管理,不得隨意增加專案招生規模和變更專案招生方式。

  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做好2017年高階中等學校招收體育藝術科技特長生工作的通知》***京教體藝〔2017〕9號***精神,招收體育、藝術、科技其中一類特長生的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原則上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5%;招收其中兩類特長生的學校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10%,招收全部三類特長生的學校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15%。

  其中,具有全市招生資格的城區***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學校,須按照特長生招生計劃15%的比例,面向郊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分配計劃。

  體育特長包括舞獅、毽球等傳統專案

  據瞭解,今年中考的特長生仍分為體育、藝術和科技特長生。其中,體育特長生測試的專案包括:田徑、足球、籃球、排球、棒球、壘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武術、手球、羽毛球、健美操、藝術體操、射擊、射箭、定向越野以及舞龍、舞獅、空竹、珍珠球、毽球等民族傳統體育專案。

  4月26日至4月28日學校組織體育專項測試。考生須持學籍所在學校證明到學校報名並參加體育專項測試,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只能選擇一所學校進行測試。測試後,各校要嚴格按照體育專項測試成績和招生計劃1∶1的比例確定參加市級體育特長生統一測試名單,名單在校內公示五日。學校在體育測試中不得對考生進行文化課考試,全市統測於5月20日在首都體育學院進行。

  藝術、科技特長生測試工作則在5月31日之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