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試卷常見的修辭手法分析

  修辭手法是中考的語文的常考考點。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

  中考語文試卷常見的修辭手法

  1.比喻:用具體常見的事物、情境或道理來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使語言形象、生動,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狀比喻石拱橋的橋洞,形象生動地寫出石拱橋形式優美的特點,引起人們美的聯想。

  2.擬人:擬物為人,把事物人格化,將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行為的修辭方法。教育碩士考試

  【作用】:增強語言親切感、形象性,使讀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鮮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作用分析】:用擬人的方法寫出了春花豔麗、桃李爭春的熱鬧景象,使讀者感到親切、形象。

  3.誇張:運用豐富的想象,為了更突出、鮮明地勾畫某一事物而對其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傳神的擴大或縮小描述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徵或在增強讀者對作者主觀感情、態度和理解上起積極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寫出了黃河封凍之快,突出了北國的嚴寒。

  4.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基本相同或相似、語氣基本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或短語遞相排列,用來表達相近或相關語意的修辭方法。

  【作用】:便於把複雜的內容表達得比較集中、透徹、感情強烈,使氣勢貫通、流暢,使形式整齊,音節響亮。

  【例句】: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

  【作用分析】:具體描繪了祥子在暴風雨中拉車的感受,渲染了在惡劣的環境下祥子的痛苦、無奈,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5.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內容關聯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辭方法。

  【作用】:從形式上看句式整齊,增強語言的形式美;從內容上看,凝練集中,概括力強,加強了語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來琅琅上口,意義嚴謹而又富有表現力。

  【例句】:***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寫了冬季北國氣候嚴寒,冰雪覆蓋的壯闊景色,讀起來音調鏗鏘,節奏明快,更增強了表現力。

  6.反覆:根據表達的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一種修辭方法。包括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

  【作用】:可以強調突出某一事物,表達綿綿不斷的情思或加強語氣,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作用分析】:“盼望著”一個短語連續反覆,表現對春的喜愛,盼望春天早日到來的急切心情。

  7.設問:先提出問題,然後緊接著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點,增強語言氣勢,引起讀者注意,發人深思,有助於更好地抒情論理;同時可使行文有波瀾,達到生動、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作用分析】:這個設問突出強調了來的是出使宮市的太監,寫出他們驕橫的神態

  8.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它的特點是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否定的內容;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內容。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可以使確定的意思得到增強,不容置疑,語感強,富有感染力。公共管理碩士考試

  【例句】: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作用分析】:在記敘了志願戰士的英雄事蹟之後,用這兩個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感情,讚揚志願軍戰士的英雄行為。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內容,啟發讀者深思

  中考語文重點字詞知識

  【編造】 biān zào

  1.把具體資料加以組織排列寫成表冊。如:編造預算;編造名冊。

  2.憑想象創造。

  3.捏造。

  【包袱】 bāo fu

  1. 用布包起來的衣物包裹。

  2.比喻某種負擔。

  3. 曲藝術語。指相聲、山東快書等曲藝中的笑料。

  【蓓蕾】 bèi lěi

  花骨朵兒,還沒開的花。花蕾,含苞未放的花。

  【哺育】 bǔ yù

  1、餵養 ,也比喻培育;

  2、哺育,近義詞:撫育,養育

  【瀕臨】 bīn lín

  1,瀕臨意為緊靠,臨近, “瀕臨大海”、“瀕於絕望”、“瀕於崩潰”等說法。

  【誤用】“瀕臨崩潰的邊緣”,這種說法不僅多餘,而且容易造成語意混亂。因為“崩潰的邊緣”則是即將崩潰,“瀕臨”即將崩潰,就應理解為“離崩潰的邊緣還有一段距離”,那豈不離崩潰更遠了?所以,只能是“瀕臨崩潰”或是“到了崩潰的邊緣”。

  2,即將、快要;如:燕子遇到麻煩,瀕臨死亡。

  【淡薄】 dànbó

  1. ***雲霧等***密度小 例:濃霧漸漸淡薄了。

  2.***味道***不濃 例:酒味淡薄。

  3.***感情、興趣等***不濃厚 例:他物件棋的興趣漸漸淡薄了。

  4.***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例:時間隔太久了,印象十分淡薄了。

  【誤用】與“淡泊”的區別

  這是兩個常見且易被混用的形容詞,其實它們的詞義及使用範圍有所不同。 “淡薄”既可以用於具體事物,又可以用於抽象事物,有多項詞義。“淡泊”,也作“澹泊”,只用於抽象事物,多用於書面語,指不追求名利。例如: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誤讀】

  薄:***一***báo厚度小的:薄片。薄餅。薄雪。冷淡,不熱情:薄待。味道淡:薄酒。土地不肥沃:薄田。多用於口語;

  ***二***bó,義同***一***用於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輕微,少:薄禮。薄產。薄命。薄寒。薄酬。菲薄。不莊重,不厚道:薄夫。薄倖***負心***。薄情。輕薄。刻薄。輕視:鄙薄。厚今薄古。不充實,不堅強:薄弱。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三***bò薄荷 bòhe 植物

  【典範】 diǎn fàn

  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被認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現和基本特徵。

  【誤用】典範和典型的區別:典型——是指一個事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範——是說一個人或事物有一定的學習價值。典型是中性詞,即可指典型的犯罪事實,也可指典型的好人好事。而典範則是個褒義詞,只能形容某人某事為他人之表率。而不能把壞事拿出來作典範。

  【低谷】 dīgǔ

  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低點,尤其是圖表所表示的或可用圖表表示的,比喻事物發展過程中最不順利、不景氣的時期。

  【廣袤】 guǎng mào

  1,土地的長和寬***我國古代以東西的長度叫‘廣’,南北的長度叫‘袤’***:~千里。

  2,廣闊;寬廣:蔚藍的天空,~無際。一般用來形容大地,天空等。例:廣袤的大地上長著青青的草。

  【觀望】 guānwàng

  1.置身事外靜觀事態發展,有情感因素在內。

  2.張望,如“四下觀望”,無情感因素

  【驕傲】 jiāo' ào

  在用時,有貶義的用法,也有褒義的用法兩種。

  【厚重】 hòuzhòng

  1. 敦厚持重。人的性情。

  2. 渾厚莊重。藝術品的風格。

  3. 厚實,有分量。具體物體的輕重。

  4.厚待,看重。對人的態度。

  【粗獷】 cū guǎng

  1,粗野,用於自然環境。

  2,豪放;豪壯,用作褒義,人或物的性格、風格。

  【誤讀】與【誤用】粗獷——粗曠

  【捐獻】 juānxiàn

  是一種無償的奉獻***將自己的財物,無償的送給國家和集體或者個人***。

  【綺麗】 qǐ lì

  1,華美豔麗。

  2,形容辭藻華麗。

  【求索】 qiú suǒ

  1,尋找;搜尋。

  2,索取;乞求。 貶義。

  3,探索。褒義。

  【涉獵】 shèliè

  1.粗略地閱讀;瀏覽。不深入鑽研。例:涉獵甚廣

  2.稍加探究  例: 涉獵一下考古學 。<<孫權勸學>>在文中意思:粗略的閱讀.

  【蕭索】 xiāo suǒ

  荒涼,冷落,蕭條;淒涼。如: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生氣。

  【郵購】 yóu gòu

  利用電子工具從事商務及活動***工具包括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到各種資訊基礎結構和 Internet 等現代系統。

  【恣意】zì yì

  放縱;不加限制;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