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壽的鯊魚
我們都知道烏龜的壽命很長,那麼你可知道——格陵蘭鯊魚能活400年。
格陵蘭鯊魚不僅僅是,也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也有可能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格陵蘭鯊魚又叫格陵蘭睡鯊,因為它行為動作極為緩慢,是遊得最慢的鯊魚,格陵蘭鯊魚體長可達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而它的生長速度極為緩慢,一年才長一釐米,如果長到7米要活600年以上。
格陵蘭鯊魚簡介
格陵蘭鯊魚,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以其緩慢動作著稱,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背鰭2個,通常各具一棘;臀鰭消失。鰓孔5個,位於胸鰭基低前方。眼側位。格陵蘭鯊魚肉中含有一種名為三甲胺氧化物的神經毒素。也正因為它外表醜陋,行動緩慢且肉中有毒,不能被人類食用,因此長期以來並沒有獲得過太多的關注。
這種鯊魚同大白鯊一樣凶猛。以海鳥、魷魚、甲殼類、軟體動物、以及各種腐肉及內臟為主要食物,格陵蘭鯊也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因為它們也吃海洋哺乳類。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睡鯊,是為了取其剃鬚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製成油燈。
格陵蘭鯊魚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每年只長1釐米。跟大部分的鯊魚一樣,有很典型的鰭。它們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就是其吻前突出的骨;而第二個特徵是,它們的牙齒很小,鼻孔很大。雌魚頭部呈實心三角,雄魚呈實心圓。
格陵蘭鯊魚怎樣捕食
格陵蘭鯊魚以行動緩慢著稱。雖然遊速最慢,卻是頂尖的捕食高手。食物盡是一些身手敏捷的動物,如魚和海豹等。人們甚至在部分格陵蘭睡鯊的腹中找到馴鹿、馬和北極熊屍骸的一部分。格陵蘭睡鯊更會同類相食,它們之所以不怕彼此肉中的毒,是因為它們對那種鯊魚毒有抗禦能力。
有一種寄生的橈足動物,會在格陵蘭睡鯊的眼部吃其角膜,這令格陵蘭睡鯊的角膜組織損壞,造成區域性失明。但並不是所有的格陵蘭睡鯊都有這個問題出現。除此之外,研究顯示格陵蘭睡鯊可在黑暗中感應光線。這種橈足動物是一種黃白色的生物,可造成生物發光,故若其在格陵蘭睡鯊的眼中,並非全無好處,至少可以成為格陵蘭睡鯊的獵物的誘餌。這也就是為什麼行動比緩慢的格陵蘭睡鯊迅速的獵物***如章魚等***能被其吃掉的原因了。
長壽的格陵蘭鯊魚
科學家們最新確認了格陵蘭鯊是地球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最高壽命至少為400年。這意味著這條鯊魚出生的時候在正值我國的明朝末期。如果有鯊魚奧運會的話,格陵蘭鯊有望創造連續參加一百次的神奇記錄。
格陵蘭鯊的生物特性目前並不被大家所瞭解,因此要了解這些長壽的鯊魚的年齡就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在上世紀30年代,魚類生物學家們總共標記了400條鯊魚,唯一的成果就是發現了這些鯊魚大約每年長長1釐米,然而在確定年齡方面,當時的科學家們對之一籌莫展。
在這之後很久,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約翰·史蒂芬森試圖從格陵蘭鯊的的脊椎骨中尋找可以判斷年齡的依據。然而最終依舊沒有找到他所期待的“年輪”。
因此,史蒂芬森求助了來自丹麥的奧爾胡斯大學的碳同位素年代測定專家揚·海內邁爾。海內邁爾的建議是,去研究鯊魚的眼球晶狀體,測量裡面的碳同位素。
在花費了數年,收集到了足夠多的格陵蘭鯊的屍體之後,史蒂芬森和帶著他的研究生朱利葉斯·尼爾森開始了這場“鯊魚眼中的尋碳之旅”。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一次核試驗給他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這場核爆給生態系統中新增的碳-14***一種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常見的碳為碳-12***,幫助史蒂芬森順利地確認了兩條不到2.2米長的格陵蘭鯊的年齡——它們都是60後。
有了這三個參考點——碳同位素測定、格陵蘭鯊出身時的長度***約為42釐米***以及它們的生長速度***每年1釐米***,史蒂芬森他們對所有的鯊魚年齡進行了推測。結果發現其中年紀最大的一條為392歲。雖然推測結果的誤差高達120年,但是在最差的情況下,格陵蘭鯊的年齡也重新整理了目前的脊椎動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