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論文參考範文

  語法學習不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但是語法與學好英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要想學好英語必須掌握一定的語法規則,這樣才能夠按照這個規則進行語言的組織和運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篇1

  淺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摘 要】近年來,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再次引起了一線教師和專家的普遍關注。以前的死記硬背使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產生一種厭煩情緒。這也是許多小學生到高年級或升入中學後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改變傳統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忽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傾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和實踐運用英語的能力,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新課程改革十年來,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觀還是學生的學習觀都隨之發生了改變。課標明確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改革教學過分重視語法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基於對新課標精神的理解,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究竟如何定位,是否需要教語法及如何在小學課堂上進行語法教學,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呢?以下是我的幾點淺顯認識:

  一、正確看待英語語法

  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有語法教學,但上面兩種極端的語法教學態度是不恰當的。我們都知道,兒童學習母語可以完全不用學語法就能與人交流,這是由於他們有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能夠逐步地習得語言。但是,在我國,英語是一門外語,由於受語言環境的制約,兒童接觸英語的機會普遍不多,不可能自然地習得英語。許多專家認為,即使在小學階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牢固地、正確地掌握語言。《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小學高年級應適當講解語法。因此,適當學一點語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準確地表達,而且有利於他們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傳統英語教材按照語法體系主線編排,把語法教學放在第一位,而新教材按“話題—功能—結構—運用” 編排 ,把語言的意義和語用放在第一位。教材的這種變化告訴我們,語法的學習也是為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能力服務的。

  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特殊性

  小學生對英語接觸不多,其智力正處於發展之中,抽象思維的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在小學階段實施語法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出發,儘量避免使用成人化的教學方式,應在以下幾方面予以關注:第一、充分體現語言的交際性。語言只有被人用來交際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語言的熟練運用又建立在足夠實踐的基礎之上,如果學生對語言主體缺乏充分感知、認識和體驗的過程,語法教學將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第二、充分體現語言的整體性。語法僅僅是語言的一部分,不能將語法從語言整體中抽出來,為教語法而教語法,使語法教學脫離了為語言實踐和運用服務這一核心。

  三、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幾個原則

  ***一***隱***顯***性教學原則

  隱性教學原則是指不直接講語法,通過情境和練習將語法滲透在學生所學的語言材料和語言活動之中。強調學生學習語法必須置身於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情景足量輸入語言和促進學生參與語言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的意義,儘可能自然地習得目標語語法。

  顯性教學原則是指直接講語法規則,然後開展練習。

  小學生學習語法應該以隱性教學的方法為主,以顯性教學的方法為輔。年齡越低的孩子越要用隱性的教學方法;越複雜的規則越要用隱性的教學方法。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在初學階段就掌握許多的語法規則,一定要用好隱性教學這一原則。

  ***二***意義先行的原則

  英國教育專家Jayne Moon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學習語言時,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語言的意義***meaning***上,他們很少注意到語言形式***form-指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structures***或語言規則;我們教學語法也要遵循MUF---meaing---use ---form的教學步驟。這就決定我們教學語法應該遵循“意義先行”的原則。而現在我們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過於關注語言的形式,而忽視了語言的意義和用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處理好語言的意義、語言的形式和用法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在小學初學英語的階段,我們主張語言的意義先行,接著是用法,而形式的學習應該靠後。這就是強調理解,重視實踐;要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學習語言的形式;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實踐來運用和掌握語言形式。

  ***三***創設語言學習和運用真實情境的原則

  根據小學生語言學習意義先行的原則和隱性語法教學的原則,在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創設情境。情景法是藉助體態語、表演等,利用圖片、多媒體和實物等具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情景。這樣有效地避免語法教學的枯燥性和單一性,對學習主要是以感性認識為主的小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創設情境要注意:1.情境要儘可能真實,儘可能是生活中的情境再現。2.情境要有意義,要有利於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

  四、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

  我認為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應遵循如下過程

  1.呈現:以學生通過情境理解語言意義為目標。新語言形式呈現是語言輸入的最初階段,活動設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2.操練:以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學習新的語言形式為目標。語言練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用語言的過程。

  活動設計時要注意的是:

  ① 應該以單項練習為主,如一問一答或兩問兩答的練習等。有利於一種語言形式反覆使用。

  ② 活動設計要有實效性。不僅僅是注重活動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的內容和實際意義。

  ③ 活動設計要有利於學生思維和使用語言。

  ④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的控制應儘量減少。

  3.歸納:以學生歸納語法規則或結構,及其所表達的用法為目標。

  4.總結:以學生實踐新語言為目標。

  歸納總結是以歸納新的語言形式或語法規則或結構、歸納總結語言形式,及其所表達的意義和用法為目標,讓學生形成比較明晰的概念,也就是讓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和運用中對所學的新語言形式具有一定的意識。 這環節要做到點到為止,而不要講過多的道理,一般也不必要拓展。

  高年級學生可以給他們發現和歸納的機會並適當增加顯現性的歸納和總結,以促進他們自主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嚴格遵照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並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其天性,把握現行教材中的英語語法內容和體系,在教學中做到興趣為先,適時點撥、滲透,同時積極鼓勵、引導,定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及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難的,一定會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始終保持長盛不衰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英語***PEP***教師教學用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綢合.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三個原則[J].華東師範大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

  >>>下頁帶來更多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