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論文

  事業單位是我國國家機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還存在著很多弊端和漏洞,嚴重製約了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若干問題

  摘 要: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管理的優化,對確保事業單位履行職能過程中各項業務活動的健康執行、實現事業單位的事業發展目標有著重大影響。通過分析當前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管理的現狀、問題,對如何加強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見。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管理

  一、事業單位會計物件

  事業單位會計物件是指事業單位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事業單位是執行國民經濟計劃的基層單位,擔負著培養各類人才、進行科學研究和文化活動、增進社會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以及為生產服務而進行的勘察、設計、計量和情報等重要任務。為了完成這些任務,事業單位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房屋、建築物、車輛、辦公用品以及用於日常開支的現金和銀行存款等作為開展業務活動,完成事業計劃的物質基礎。這些財產物資的貨幣表現就是事業單位的資金。事業單位資金主要是事業單位按照事業計劃向財政門或上級單位領取的經費、接受其他單位投資、向金融機構借入以及自身積累等渠道形成的。事業單位藉助已有的物質條件開展科技產品開發、醫療衛生保健以及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活動來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質文化水平,按照資金規定的用途和開支標準,以貨幣資金支付人員工資與福利費、人民助學金、公務費、裝置購置費、房屋修繕費、業務費等各項費用,同時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取得一定的業務收入。事業單位會計的一般物件就是上述能夠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或稱資金運動。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特點

  1.會計要素的變更。原制度將會計物件分為資金來源、資金運用和資金結存三大會計要素。這次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借鑑了企業會計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國際慣例,並結合事業單位的實際,將會計物件劃分為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五大會計要素。

  2.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逐漸向企業單位會計制度過度。逐步與國際會計接軌的過程中,仍然部分保留了原制度的規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企業單位會計制度還有不同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兩個制度的會計核算的原則不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還是沿襲老制度的收付實現制,而不是企業會計制度的權責發生制。核算原則的不同,從而導致收入的確認上等有很大的差別。企業單位的收入只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及風險、報酬實質性轉移,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並能可靠計算相關收入和成本。而事業單位的收入則以收到錢款作為記帳依據。從而使事業單位的收入不能真實反映。同樣由於核算原則的不同,兩種制度在負債的確認上也有很大差別。事業會計制度對應收而暫時未收的款項不能確認為收入,那麼同樣也不能確認為負債。事業單位的或有負債往往也不與反映,因而事業單位的負債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本單位的債務。企業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實物資產的核算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事業單位的事物資產往往不能準確反映本單位真實的資產情況。

  三、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與管理的現狀

  隨著中國的的改革日益深化,國家對事業單位也進行了初步的改革,但目前國家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指導只是政策性的,財政部頒佈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由於事業單位本身的公益性的性質,國家對事業單位的監管力度不如對企業嚴格,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存在一些漏洞。預算執行與預算制定相脫離現象嚴重,導致財政支出跑、冒、滲、漏極為嚴重。由於預算支出監管不嚴,缺乏有效的法律約束力,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都全力爭取調增預算資金,預算執行常年超支。預算編制時,各單位為自身利益積極爭專案、爭資金,預算確定後,在各單位資金的具體使用過程中,財政基本上無法行使監督職能。結果是採購資金大量被挪用,隨意採購、盲目採購、重複採購現象普遍,致使財政資源使用無效率,額外增加財政資源耗費,加重財政負擔。

  四、加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與管理對策

  1.改革會計核算基礎。中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除經營性業務收支外,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但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化,事業單位資金來源多渠道、多元化,事業單位的會計環境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僅採用收付實現製作為會計確認基礎存在諸多缺陷,主要表現為不能全面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存在大量隱性債務、資產虛高、不能準確地進行成本和費用核算等。因此,為便於進行效率考核,建議在採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輔之以“權責發生制”,即對於資源的耗用即成本計算業務,採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雙軌制,雙重反映,而對於其他業務的核算,仍採用收付實現制,這樣一方面能保持事業單位和政府預算收支的一致性,以滿足國家巨集觀管理對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確保按事業單位績效預算管理的要求,正確計算各項成本,為績效預算提供準確的會計資訊。

  2.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報告制度。首先,應建立獨立於事業單位的外部審計制度,使審計機關或其他鑑證機構以公正中立的身份,提供客觀、公允的審計報告。同時應將審計報告納入事業單位財務報告體系,以保證事業單位財務報告資訊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客觀、公允地反映事業單位績效和受託責任。其次,應構建一個層次分明、內容完善的事業單位財務報告體系,使之包括審計報告、事業單位財務報告、基金財務報表、會計報表附註、要求披露的補充資訊等五個部分。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及現金流量表這些主表及其附表組成;基金會計報表由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和基金餘額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組成,並確立事業單位基金、權益基金和受託基金,各自作為獨立的財務報告主體。最後應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素質及專業勝任能力,並建立更高效的事業單位會計資訊系統。

  3.夯實會計基礎工作。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嚴重製約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部門預算的實施效果。因此,要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為財政“節流”奠定堅實的基礎,還必須重視改進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強化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強化會計工作基礎,需要財政機關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的培訓教育,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的全面檢查制度,並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   4.完善部門預算管理。在實行既有的部門預算、零基預算的基礎上,適當引入績效預算模式。部門預算的各項收支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標準編制,按類、款、項、目進行細化,分門別類地在預算中單獨編制,並要詳細說明預算金額和支出標準。同時,對經費性支出實行定員定額制度。對於專項經費,要根據單位發展需要和財力可能,分輕重緩急予以適當分配。在預算的執行環節,應嚴格按制度執行,避免主觀隨意性。預算單位要增強法制意識,嚴格按照制度辦事,控制集體舞弊行為的發生。特別強調的是,部門預算一旦經過財政部門審批,即具有法律效力。預算單位必須嚴格執行,財政部門要對預算編制、下達、資金撥付、資金使用的全過程進行監控管理。

  5.健全內控制度體系.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效果,需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來支援和保證。目前,財政部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雖明確指出其適用範圍包括行政事業單位,但實際上是針對企業制定的。由於沒有考慮行政事業單位的特點,也沒有體現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和經費管理體制上的特殊性,諸如收支兩條線管理、部門預算、政府採購、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國庫集中支付和國庫直接支付等,實際上對行政單位的適用性是比較差的。鑑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狀況,財政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研究制定體現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指引,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健全會計內部控制的制度體系,並不定期地進行監督檢查。

  6.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力度。一是事業單位會計稽核工作是單位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與單位職工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搞好會計稽核工作,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部門也責無旁貸。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不能僅侷限於查賬,應該充分利用熟悉本單位規章制度及財務狀況的優勢充當一個“好管家”。對會計稽核中出現的不規範現象要及時指出,並責成相關人員改正。二是財務部門要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內部規章制度,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範圍,以加強會計稽核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以保證單位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全理合法。三是建立健全本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憑證稽核制度,財務部門內部應配有業務水平高、素質過硬的會計人員,賦予其一定的許可權,專職從事會計憑證的稽核工作,以建立財務部門的自我約束機制。

  7.建立事業單位優秀人員評選表彰機制。各單位應積極開展本單位財務人員工作質量的考核制度,實施年度考核,對湧現出的會計工作先進人物開展會計先進工作者的評比活動,實行事業單位考核推舉、財政部門評比表彰,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此機制有利於激勵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開拓進取、勇創佳績;另外,對財務工作中敢於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勇於創新、考核成績優秀的人員在幹部選拔任用上要優先考慮,大膽起用。對重點行業和財務管理混亂的事業單位實行委派制,由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選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業務素質,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及其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的會計委派制下屬事業單位,明確委派人員的職責,許可權與被委派單位的關係,強調委派人員必須深入到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中去並嚴格按照國家的財經法規指導財務工作,同時明確委派人員只對上級主管部門負責。財務會計人員進行相對的條線式管理,通過建立健全會計委派制,進一步規範會計工作秩序,加強財政管理和監督,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會計主管人員輪崗制度是新形勢下加強會計監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重要措施,是科技服務執行機制體制上的制度創新。對委派人員實行定期輪崗,輪崗期限一般為三年,輪崗要充分考慮各委派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特點與事業單位本身存在的問題,儘量利用互補作用,有針對性的安排輪崗。

  篇2

  淺談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問題

  摘要:推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利於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乖監督,有利於規範財務管理和會計行為,有利於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但也存在侷限性和不夠完善的地方。現結合工作實際,為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發展提供一些設想。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預算管理;約束機制

  會計集中核算是指政府成立會計中心,在資金所有權、使用權、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取消同級機關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會計機構和會計崗位,以會計核算中心為單位集中辦理會計核算工作和實行會計監督。是會計委派制改革中融會計核算、監督、服務於一體的一種形式。會計集中核算形式是一種新的會計管理方式,是加強財務、財政資金管理的一項新舉措。對強化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遏制違紀違法行為等都有積極作用。但在它的初始階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必然存在其侷限性和不夠完善的地方。同時。由於經濟領域中有些深層次矛盾尚未解決,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現將會計集中核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應對措施。

  一、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成效

  ***一***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全部集中在會計中心的單一賬戶上,有利於財政部門對資金加強統一管理,使資金排程更加靈活,有效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保證財政資金的安全;同時,強化了財政監督,促進了廉政建設。強化財政監督職能,減少了單位財務支出中可能發生的違規違法行為。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單位的每一項支出都必須經過會計中心的嚴格稽核,不合規定的票據不予受理,不合理的開支不予報銷,對超範圍、超標準的違紀、違規支出堅決予以拒付。

  ***二***減少了部分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貪汙腐敗、揮霍浪費國家資金問題的發生,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增強了政府巨集觀調控能力。

  ***三***實現了財務審批與會計監督的分離。過去多數部門的財務機構設定是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融為一體,財務部門負責人既是財務主管也是會計主管,在會計事項處理上經過部門負責人審籤同意的原始憑證,既表示符合財務制度的財務審批又表示符合會計處理規範的會計監督審批。這種集中雙重職能為一身的管理方式,缺乏財務與會計的相互制約,使單位內部的會計舞弊行為成為可能。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財務審批職能由單位行使,會計監督職能由會計核算中心行使,通過雙重製約職能的建立,大幅度降低作假的可能。

  二、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可行、統一的經費開支標準。各預算單位執行不統一的經費開支標準,或者沒有按經費開支標準規定執行,從而導致在報賬業務的稽核中,會計中心難以把握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尺度,經常會造成對某一支出專案預算單位請求支付與會計中心拒絕支付的矛盾,這也是會計中心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會計中心將記賬、算賬等工作進行集中,而財產物資等需要反映的客觀經濟事物仍分散,如果單位領導與報賬員法制觀念淡薄,或因工作疏忽而不提供真實情況,會計中心將無從得知各單位的資產實有狀況。特別是固定資產,會計中心只核算一級總賬科目,明細賬仍由單位登記保管,財產物資由原單位進行管理。

  ***三***缺乏規範的預算管理體系。現行粗放的、傳統的預算管理體制與建立杜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公共財政的基本框架的要求已越來越不適應,其弊端主要表現在財政資金分散支付,使用效益不高,財政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改變了單位分散管理財政性資金的現狀,實現財政性資金的統一管理和集中收付,但是由於我國當前的預算管理制度還不健全,政府各部門的財政性資金收支沒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強化了單位收支管理。提高了財政性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監督面難以拓寬,難以真正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由於核算中心人員有限。而財務單位又非常多,根本沒有能力和條件對單位實施嚴格的會計監督。對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後,從形式上起到了監督作用,但由於各單位的財政自主權,資金使用權沒有改變。核算中心會計人員只能從形式上認定憑證的合法性,這就給單位造成了可乘之機,因為社會上各種票證的取得很容易,單位很容易就把白條就成發票,把非法的東西變成合法的東西,難怪有人認為“會計集中核算指標不治本”:再加上核算中“賬實”核對難以實現等原因,會計資訊質量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因此,會計集中核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會計資訊失真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杜絕小金庫現象。

  三、完善會計集中核算的建議

  ***一***建立遠端計算機資訊系統。為提 高工作效率,加強管理,“中心”必須建立高效的運轉機制,立足於電算化和網路化,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來處理日常工作。一是實現遠端結報。將工作流程由各單位定期向“中心”手工結報,轉變為通過計算機進行網上結報。這樣,對“中心”來說,由於一些基礎性資料的輸入工作由各單位進行,可以把工作重點轉到業務的稽核把關上。對各單位而言,由於不用再統一到“中心’。進行人工結報,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通過計算機操作有利於規範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二是實現遠端查詢。通過網路連結,將財務資料通過計算機傳遞,實現異地共享。各單位可方便了解財務狀況,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整改,並提高對會計資訊利用的效果和效率。

  ***二***完善內外監控制度,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報賬員在單位負責人領導下,除做好本單位的報賬工作外,還要處理好經費預算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建立起財產物資實物賬並由財務主管負責登記,定期組織人員進行財產物資的盤點和核實,嚴格按規定程式辦理財產物資增減變動和領用手續,定期與會計中心的總分類賬進行核對,切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另外,還要建立“大額借款、大額支出、超指標、超計劃用款”審批制度,制定預算單位的財產物資管理制度等,明確相關責任人。

  ***三***強化預算管理,加快實行部門預算的進度。部門預算是一個涵蓋部門所有公共資金的完整預算,其預算編制以部門為單位,將各類不同性質的各項財政資金均統一反映在該部門的年度預算中。部門預算的編制採用綜合預算形式,統籌考慮部門和單位的各項資金,將預算內外資金全部納入政府綜合財政預算管理。因此,要進一步推行預算管理改革,擴大部門預算的範圍,制定科學、符合實際的定員定額標準,改進和完善預算支出科目體系,早編、細編預算。預算單位所有的財政支出都要嚴格按規定標準和相應的科目列入預算,預算一經稽核批准,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都要嚴格按預算執行;財政部門要對各部門實行從預算編制、預算下達、資金撥付到資金使用的全過程監督管理,並追蹤問效,切實強化預算管理,為會計核算中心執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建立健全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對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會計核算中心會計人員監督的積極性。首先,鼓勵會計核算中心的會計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寓監督於服務之中,做到監督與服務的統一。同時,核算中心會計人員應擺正自己的位置,拋棄名利觀,樹立為行政事業單位服務的思想,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履行會計工作職責:其次,核算中心應儘快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對會計人員進行考核,並對核算中心會計人員違反制度的行為提出明確的、可操作性的制裁措施。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反映不好的工作人員,應扣發獎金或工資,以促使其提高服務質量;最後,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廣泛認真吸取各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及工作人員對中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促使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得到提高。

  篇3

  淺析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

  摘 要:事業單位正慢慢的進入改進階段,對會計結算品質的要求就越來越高。文章主要對於現在事業單位會計結算作業的現實情況,綜合事業單位中會計的特徵,具體解析了事業單位會計結算中存在的問題與緣由,同時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對指導現在事業單位的會計作業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對策

  最近幾年,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前進,我國財政管制機制創新也在慢慢的深入,事業單位朝著市場化以及企業化方面前進的腳步越來越快,慢慢的把事業單位中會計結算存在的毛病暴露出來,其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腳步。伴隨著事業單位慢慢的進入改進階段,對會計結算品質的要求就越來越高。由於現在事業單位會計平時結算作業中具有會計活動不標準、會計資料不真實的狀況。事業單位是國家機構的分支,具有一定的權利,管制社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為。事業單位由於其工作任務的獨特性決定了其會計結算工作方面的獨特性,所以對事業單位會計結算作業中具有的問題開展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1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會計資訊的真實性難以監控

  普遍來講,很多機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不完整、不真實、不標準,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很難進行監督。由於機關單位在相關會計報表中不能全面揭示所要表述的會計內容,例如收入沒有進行整體的涵括,一些關鍵的會計事件在標準的會計報告中沒有辦法表達出來。並且機關單位在對收支以及資產結算方面不真實,導致其在會計報表中的各種資產、餘額以及基金資料也都不是真實的,按照相關機構的考察證實:一小部分單位經過把資金投入單位外部進行經營、藏匿收入、製造虛假開支,導致資產不真實,餘額不真實的現象。這種情況經常出現。還有會計資料不標準,致使財務管制中沒有硬性的規定,財務管制在機構單位管制中的關鍵地位不能夠表達出來。並且,一些單位會計結算不根據機關單位會計標準、機制設立會計專案,收支結算專案都不標準,導致資產存在流失的現象。

  1.2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賬目混亂

  在管理單位往來經濟活動中,因為單位報賬工作人員平時對賬目不進行管理,會計中心只提供每個月的財務報表,導致單位主管以及報賬者對單位的賬務無法實時瞭解,這給單位的核算作業帶來了阻礙,還使單位財務狀況不清楚。詳細的體現在:針對原始證據審查的不仔細、嚴格要求的最根本的內容填寫不完整、坐支現金的現象很常見。在登記賬目部分表現在記賬憑證備註類填寫的不完整,會計賬目名字不標準、沒有實時辦理業務,尤其是一些單位主管以及報賬者法制思想薄弱,抑或工作隨意而沒有供應實際狀況,會計中心對各個單位的資產實際擁有狀況就會不清楚。在賬本方面表現在固資沒有登記,產生帳外資產,賬本出現錯誤進行更改時使用的方法不正確。在財務報表上主要表現是內容欠缺、賬目和報表不相符。

  1.3 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得力

  因為受到以往思想的作用,很多機關單位工作速度慢、依附性強。很多單位根本沒有完整的財務管制機制,就是有財務機制也只是張貼在牆上,作為陳設,根本不按照標準制度工作。一些單位根本沒有建立嚴格的內控機制,很多單位財務機制不合理、不嚴格,會計結算也只是走走過場,這給單位財務結算作業帶了很多困難。並且,監管力度太弱,監督機構在使用自己的職能時,對各種管制狀況的監督以及監察力度不足,沒有實時性,對資本的管制以及運用狀況缺乏監管力度,對違法亂紀的事件懲罰力度不足,導致很多問題長時間內都沒有什麼進展。

  2 改革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有效方法

  2.1 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伴隨著國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制度的慢慢建立,機關單位改進的慢慢進行,增強會計工作者以及會計行業的管制也是必然的。按照對上面問題的解析,我們能夠清楚,要處理機關單位會計結算中存在的問題,增強會計根本作業,提升會計工作者職業道德是最重要的。增強會計工作者的管制包含對會計人員培訓以及職業道德的建立。增強會計業的管制包含規定級別考證以及每年進行會計培訓。不管會計工作者以及會計行業管制都一定要貫徹落實,不能是走過場。

  筆者認為快速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要以貫徹實施《會計法》為契機,切實加強會計隊伍的後續教育,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對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以《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培訓,使會計人員熟練掌握各基本環節的規定和要求,增強法制意識、增強道德自律意識、增強責任心。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嚴格執行修改後的新《會計法》及一系列相關配套制度,提高財會資訊質量。

  2.2 加強會計管理制度的建設,改革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包括外部制度和內部制度。對於做好財會工作,外部或內部制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應由四部分組成,即規範性制度、程式性制度、標準性制度和複合性制度。健全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對於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資訊質量非常重要。這可以理解為從源頭提高會計資訊質量,正所謂“標本兼治”。

  同時設立以董事會為中心的內控組織,從定員定崗、明確崗位責任、完善內部牽制制度著手,按照科學管理的要求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做到財產管理制度健全、會計資訊真實,在此基礎上,逐步按效益性要求建立內部控制框架,即內部牽制、成本核算、責任中心管理、預算管理等基礎性工作。

  還有對現在執行的會計工作者管制規範進行完善是確保國家財產能夠齊全,確保我國各類關於財務的法律規則都能夠貫徹落實,取得高品質的會計資料十分關鍵。經驗證實:執行機關單位會計工作者派遣責任制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執行會計工作者派遣方式能夠提升會計資料的品質,財務經濟法律規範能夠得到落實。會計工作者職責感以及監管認識加強。會計工作者積極向主管們進行宣揚、說明以及保護財務紀律以及國家統籌的會計機制現象多了,單位主管就會很少再對會計作業進行阻撓,不真實的經濟行為也會有很大的改善。

  2.3 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審計部門的作用

  政府審計部門審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事業單位及直屬單位的財務收支。事業單位要想搞好財會工作,需要審計部門的配合。首先,要加強政府審計部門對預算單位的日常審計工作。其次,要將行政事業單位領導遵守國家財經法律、法規、預算執行情況同晉升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結合起來,促進領導帶頭貫徹國家財經法律、法規。

  明確經費開支標準,規範經費支出渠道。建議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經費支出標準,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力度。一是要規範收入管理。二是要規範支出管理。嚴格按照《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和現行財務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會計監督和社會監督,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監督,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事業發展上。

  總而言之,機關單位會計作業對社會經濟的前進以及融洽、國家財產能夠施展其用途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在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標準的基礎上,持續健全內部掌控規則,推動機關單位會計制度創新,在發展過程中持續的研究、彙總,推動機關單位會計作業朝著健康的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