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稅收的論文

  下現代社會,稅收所涉及的社會經濟領域越來越廣泛,於是便產生了稅法與其他法律部門所保護的各類權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協調問題。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運用稅收政策提高企業研發費用有效性

  國家在鼓勵企業進行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開發的同時,下發了一系列檔案對研發費用稅前扣除進行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只有符合規定條件的研發費才可以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區別於其他企業的最大特點是對研發費的高投入,該政策的出臺對於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訊息。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在納稅過程中,為了有效降低稅負,支援企業創新、發展,都對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深入研究,制定了研發費的管理制度或流程,但如何將該政策用好、用足,並且能最大程度避免稅收風險,是企業應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內容。

  1.企業研發費用的內容和範圍

  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技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技新知識,或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並且企業這些研究開發活動還必須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專案,並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才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加計扣除。企業應當針對本企業設計的具體研發專案,對照相關檔案規定,對符合規定範圍內的研發專案加計扣除。在企業實際經營管理中,由於要求不同,對研發費的分類和核算範圍也不完全相同。企業在做加計扣除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稅法規定劃分的範圍進行加計扣除。

  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遠遠小於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中的研發費,更不同於財務核算中的研發費,企業必須區分研發費的三個口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口徑***國科發火[2008]362 號***、會計核算口徑***財企[2007]194 號***、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口徑***國稅發[2008]116 號、財稅[2013]70 號***,三者不能混淆。因此企業應準確統計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做到應扣盡扣,積極享受稅法帶來的優惠,在申報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握稅法允許加計扣除的範圍,對不允許的專案,一定要及時、準確、全面地剔除,不要歸集在允許加計扣除的費用總額內,防止由於超額列支而帶來的涉稅風險。

  2.研發費用產生的各環節需注意的內容

  研發專案實施有著嚴格的要求和程式,企業要想正確利用研發費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用好、用足這一政策,就要對研發費用有全面正確的認識,應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研發專案開展的實際和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在各個業務環節相互配合,使企業的研發活動符合政策的要求。就一般企業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幾個環節:

  ***1***立項環節

  國家對研發費用的內容和範圍有著嚴格的規定,研發專案資料包括專案立項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專案預算、立項通知等資料,並且內容要一一對應,專案資料要突出反映該專案運用的科學技術、新知識、實質性地改進技術、產品或服務、以及取得的改進成果。

  ***2***合同簽訂需環節

  ①研發專案若與第三方合作或委託開發的,必須經過相關的技術評審,簽訂技術委託或合作開發合同,合同中要有“受託方應向委託方提供該研發專案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的條款,在支出相關研發費用時必須向對方索取該研發專案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②如果簽訂的合同是專門為某一研發專案而進行的,為避免稅務機關的疑慮,合同中最好註明“是某項研發專案專用”等條款,如為某一研發專案簽訂的儀器、裝置維修合同,合同中要最好註明“維修的是研發專用儀器***或專用裝置***”。

  ***3***研發費用報銷和付款環節

  為方便研發費歸集及降低稅務風險, 研發費用付款申請以及開具發票階段,需要注意根據經濟業務對照國家檔案列舉的專案來開展業務。如:簽訂委外研發合同時要突出研究、開發的內容,對應的付款申請單和發票要根據業務實際情況填寫“技術開發費”,而非“技術服務費”;支付研發專用裝置維修費,對應的付款申請單和發票最好填寫“某專案研發專用裝置***或儀器***維修費”,相應地會計人員在核算研發費時需要注意摘要的規範填列,經辦會計要明確具體哪些費用可以加計扣除哪些不得加計扣除,填寫摘要時要根據經濟業務對號入座,如:計提研發裝置折舊費的摘要為“計提本月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裝置折舊費”;付研發專利申請等費用的摘要為:“付某研發專案的評審鑑定費”。規範用詞不僅能讓研發核算體系一目瞭然,而且大大降低了稅務風險。

  ***4***研發專案結束環節

  稅法對研發活動的認定通常需要更為嚴格的外部證據支援,實際業務中通常需要企業提供科技部門的相關立項書等資料才可以享受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因此研發專案應取得政府科技部門的鑑定意見書或專利證明,專案結束後須及時編制研發專案的實施情況說明、研究成果***驗收***總結等資料。這些資料往往對該優惠政策的成功報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研發費用的稅務風險管控

  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關於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對研發費的歸集標準和具體要求不盡相同,並且每一要求的標準都很高,如果執行出現偏差,將會導致較大的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區分會計與稅法的不同,並從稅務角度來規範研發費用的核算。

  ***1***研發費的賬務核算最好以政府科技部門認定的立項書中確定的研發費預算為起點,以實際發生的會計憑證、稅務報表為終點,形成一整套環環相扣、條理清晰的便於查詢、管理的輔助賬,管理清晰也是避免稅務風險的基礎工作。

  ***2***會計和稅法都對研發活動的內部控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企業在專案管理時需要特別關注以下方面:

  ①研發活動的機構和人員的獨立性。企業在出現人員兼職的情況下需要嚴格區分研發活動和其他生產經營產生的費用,並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分攤。

  ②完善研發專案的內部控制流程。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研發活動的內部控制流程和相關制度,從研發報告、立項到決策、開展研發、試驗室試驗、成果驗收等各個環節應該建立起一整套嚴格的控制體系。研發專案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研發專案採購、付款審批制度、研究成果驗收、專利申報、財務核算及稅務管理等一系列相關制度必須得到嚴格的執行。

  ③重視研發資料的管理。根據國稅發[2008]116 號文規定,申報研發費用不真實或資料不全,不得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因此企業要認真對照規定所需要的各項資料,重視對各項資料的準備工作,確保內容真實、資料齊全,爭取在所得稅彙算清繳前能及時、完整、準確地提供這些資料,避免未按規定保管、提供有關資料而導致不得享受該政策的後果。

  4.結束語

  研發活動是整個企業的大事,國家對研發費扣除的政策上相關規定有很多,並且還涉及新的政策變動,企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造成涉稅風險,從而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企業各個部門必須重視起來,嚴格按照規定的專案、內容、手續、時間等條件申報加計扣除,在各個環節都能準確把握研發費扣除的相關規定,謹防其中的涉稅風險,如此才能順利享受稅法規定的優惠政策,為企業節約稅收成本出力。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