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好數學的方法

  想必數學困擾了好多學生。那麼,小學的數學要如何學好呢?別擔心,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學會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_釐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釐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同學們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從圖形變化關係講:長方形→正方形;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稜長***→正方體的體積,經老師啟發,學生分析後,學生根據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得:X=6***即正方體的稜長***,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及時總結解題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3***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裡?***6***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7***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優?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麼情況下采用嗎?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學生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鍊和發展。

  拓寬解題思路 在教學中老師會經常給學生設定疑點,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多思多想,這時學生要積極思考,拓寬思路,以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如:修一條長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需幾天修完?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的關係,學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教師啟發學生,提問:“修完它的20%用5天,還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學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如果從“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啟發學生,能否用比例知識解答?學生又會想出:***6***20%∶***1-20%***=5∶X***設剩下的用X天修完***。這樣啟發學生多思,溝通了知識間的縱橫關係,變換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善於質疑問難

  學啟于思,思源於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如學習“角的度量”,認識量角器時,認真觀察量角器,問自己:“我發現了什麼?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通過觀察、思考,你可能會說說:“為什麼有兩個半圓的刻度呢?”“內外兩個刻度有什麼用處?”,“只有一個刻度會不會比兩個刻度更方便量呢?”,“為什麼要有中心的一點呢?”等等,不同的學生會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在度量形狀如“V”時,你可能會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條邊與量角器零刻度線重合的辦法。學習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即增加主體意識,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創造慾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二

  1、重視計算。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現在的新教材對計算的重視度不高,練習量比較少,導致現在孩子的計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鐘口算。一開始,2分鐘內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2、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提供很多的幫助。例如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佔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答。

  3、適當學奧數。

  大家不妨這麼來看待數學和奧數:1***課程內的數學:是每天的飯菜,保證生存所需。2***基礎奧數:是每週的運動,保證身體健康。3***競賽奧數:是專業的運動,目標是奪金。

  我以前也覺得奧數應該是優秀孩子才能學的,經驗多了才發現,其實很多的所謂奧數題,它並不難,只是教你從另外一角度看問題,跳出書本的方法解決問題,豐富孩子的知識面。當然,你不要要求你的孩子必須要拿獎,給他過多的壓力,會使他討厭學。

  4、別吝嗇你的表揚。

  表揚的作用大得超乎你想象,我教過的很多小孩,剛開始,都討厭數學,覺得它好難,但當他有一點成績,得到你的表揚,你會看到他在數學學習上的突飛猛進。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揚,孩子更是,哪怕一點點的進步,比如今天晚上的作業做快了1分鐘,都能表揚。

  另外,我覺得小學數學學習中應該注重這兩方面的學習:

  ①畫圖解題的能力。

  不要小看畫圖,它能化抽象為直觀,幫助你子理解題意,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但很可惜,我們課本中沒有注重畫圖的教學。特別是奧數中,圖能化繁為簡,直觀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②解方程的能力。

  小升初中的大部分解決問題都能用解方程來解答,而且初中的數學,很不贊成用算術解,幾乎都用方程解,而小學課本中的解方程是很簡單,根本是不夠用的,家長可以教孩子難點的解方程,對孩子的難題解答很有幫助。

""的人

1.小學生快速學好數學的方法

2.小學生怎樣學好數學的方法

3.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4.小學生學習好數學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