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重點知識歸納整理

  初中生物是一門基礎學科,初中的知識並不深奧,但是涉及的知識面廣、所以許多同學認為生物難學。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生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初中生物重點知識點,一起看看吧!

  初中生物重點知識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考點分析

  1、生物圈的組成、範圍,明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2、用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中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現象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3與食物鏈和食物網之間的關係。運用生態平衡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問題。

  知識結構

  ▲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體。

  ▲調查的一般方法步驟:

  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物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生物的分類:

  1、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範圍:

  12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空氣、土壤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調查、收集和分析資料。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合作關係***工蜂和蜂王***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如深秋時節的樹落葉是對環境的適應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生態系統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非生物部分:如陽光、水、空氣、溫度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定的狀態叫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生物的生存依賴於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鏡柱:支援鏡柱以上的部分;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

  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用平面鏡,光弱時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係: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影象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成玻片標本***裝片、塗片和切片***

  ▲切片、塗片、裝片的區別

  ▲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製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擦→滴→撕→展→蓋→染→吸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壁:支援、保護

  2、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裡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4、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

  5、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液泡:細胞液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

  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擦→滴→刮→展→蓋→染→吸

  ▲動物細胞的結構:

  1、細胞膜:保護和控制物質的進出

  2、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資訊

  3、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資訊的統一體。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併產生氧,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將化學能釋放成其它形式的能。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考點分析

  1、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2、玻片標本的種類和製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

  3、繪製生物圖的要求。

  4、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及其主要結構的異同點;、

  5、辯析細胞核、染色體、、基因之間的關係;

  6、細胞的分裂過程及細胞分裂和生長與生物生長的關係;

  7、細胞分化的過程,組織,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8、病毒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知識結構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二者聯絡: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

  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遺傳資訊存在於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

  ▲細胞核中的遺傳資訊的載體——DNA 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是一定的

  ▲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

  ▲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植物的基本組織: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並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

  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係:有利也有害

  ▲病毒:結構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只能寄生在動植物的活細胞裡。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考點分析

  1、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植物種子的結構、功能與作用;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

  種子萌發的過程;

  芽的發育;

  根尖的結構和生長過程;

  花的結構和作用;

  影響開花的環境因素;

  傳粉的型別及影響因素;

  受精過程及果實的形成過程。

  2、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水和無機鹽對綠色植物生活的影響;

  葉的構造;

  綠色植物蒸騰作用的原理及應用。

  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原理和產物;

  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與光合作用的關係;

  農業生產中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調控措施。

  4、綠色植物對生物圈的重大作用:

  綠色植物為生物圈提供食物和能量舉例;

  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迴圈中的作用;

  設計綠化家園活動方案。

  知識結構

  1、吸收作用:

  根尖的結構:

  ①根冠:保護;

  ②分生區:細胞有分裂增生能力,屬於分生組織;

  ③伸長區:使根迅速伸長;

  ④成熟區:表皮細胞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2、輸導作用:

  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途徑:

  水分→根毛→根導管→莖木質部中導管→葉脈導管→

  ①葉肉細胞***光合作用***

  ②氣孔***蒸騰作用→大氣***

  篩管***位於韌皮部***:

  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有機物→葉脈篩管→莖韌皮部中篩管→

  ①莖②根③花、果實、種子***積累、儲存***

  3、2個精子:

  1個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1個精子與2個極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兩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極核的現象叫雙受精,是綠色開花植物所特有的生理現象。

  受精後,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髮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種子中的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

  如西瓜籽***種子***是由胚珠發育成的,葵花籽***果實***由子房發育成的。一個果實中有很多種子說明一個子房中有很多個胚珠。

  4、A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

  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

  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

  目的:脫色並溶解葉片中葉綠素。

  染色:用碘液染色。

  結論:澱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B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C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D意義:製造有機物,是綠色工廠,為自身的生存提供營養物質,也是人類和動物食物的來源;轉化並儲存太陽能;使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定;對生物進化具有重要作用。

  E表示式

  5、呼吸作用

  A概念:

  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B意義:

  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C表示式: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6、蒸騰作用:

  ⑴概念: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⑵主要在葉片進行

  ⑶意義:

  ①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量;

  ②降低植物體的溫度;

  ③促進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

  ④促進植物體。

  7、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

  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8、葉片的結構:

  表皮***分上下表皮,並有兩個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的氣孔***、葉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葉脈***導管和篩管***;

  ***其中含有葉綠體的是保衛細胞、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細胞******氣孔: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初中生物學習建議

  一、會聽課

  課堂上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樣在大腦皮層上形成許多個興奮中心相聯絡,留下不易肖退的記憶痕跡。

  1. 想收到好的聽課效果,就需要課前做好預習。可先從每章每節的標題開始。在每一個大標題、小標題的後面加一個問號,用“是什麼”、“為什麼”、“是怎樣的”三個基本問題來提問標題的內容。

  2. 上課專心聽講是學好生物學知識的關鍵。

  3. 筆記是簡化了的課文重點。應積極主動地將耳聽、腦想、手動三者有機結合,才會更好更快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二、善閱讀

  閱讀是學習最基本的一種學習方法,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標誌。

  出示提綱導讀:可以將要學習的內容事先精心準備閱讀提綱得。

  聯絡實際閱讀:聯絡實際問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聯絡課本插圖閱讀:課本內容包括知識系統、插圖系統、練習系統。同學們往往忽視有意識地檢視插圖。

  概念原理重點讀:生物學科中的概念原理用詞嚴謹、科學,必須通過思維活動加以錘鍊,才能把握其本質內涵。

  三、抓規律

  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複雜、低階→高階、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

  四、歸納運用

  生物學的內容繁多而零碎。因此,要學好生物就需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

  基本知識的歸納就是把書本上的所有知識點有條理的羅列出來。

  習題歸納就是把做過的錯題、好題、經典的題目歸在一起,然後寫出每道題目的關鍵,如某個知識點或某種方法或技巧。

  特殊知識點的歸納,把基本知識中易混淆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識點或例子另外抄寫來,還有把習題歸納中易錯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識點也一起抄下來,這樣就組成了特殊知識點歸納。

  五、觀察比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

  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要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還必須做到“四有"必備,即: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有疑存。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鑑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冬眠與夏眠、應激性與適應性等等。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興趣從哪裡來?所謂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體。我們人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體,你知道多少呢?DNA親子鑑定、DNA指紋鑑定、DNA基因身份證、DNA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科技可以使樹發光;使植物體內含有動物蛋白,人吃了這樣的植物既能保證人的營養全面,又不會使人發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等等。不能否認興趣的有無在一定程度上與老師的教學是相關聯的。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見的幾種。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微量元素:鐵錳硼鋅鉬銅這六種元素,可以用諧音記憶“新鐵臂阿童木,猛!”***鋅鐵硼阿銅鉬,錳***,這樣就記住了,而且不容易遺忘。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以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獨列出,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明顯,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迴圈與能量流動等等。

  4、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絡。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絡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要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展、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1.初中生物複習資料

2.人教版初中生物複習重點

3.初中生物中考複習資料

4.生物學習知識點總結

5.生物學習基礎知識總結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