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語文預習的方法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還是比較基礎的,為了打好基礎,教師以及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小孩進行語文預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

  

  語文預習之一“看”

  就是對要學習的新內容先從頭到尾默讀一遍。別小看這個內容哦!對新內容的默讀可以對新知識有個初步的瞭解,並在大腦裡形成初步的認識。

  對於未來孩子的學習,默讀本身也是必須鍛鍊的一個內容。

  例如,在理解考試題目要求時,如何能快速的找到關鍵點全憑孩子的默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所以,我們才把默讀放在第一位。

  語文預習之二“標”

  把課後的會寫字會認字用不同的標記標在課文中,也可以標註出自己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字詞。

  標註過程本身就是孩子對自己認為的難點進行再次理解和加深印象的過程。

  上課40分鐘很難保證低年級的孩子能時刻專心致志,他在預習階段標註好了重點詞語,即使他有些分心,也會在老師講解這些字詞時留意記錄。

  語文預習之三“讀”

  就是大聲把課文讀兩遍,同時再次標出自己還不理解的詞句或者段落意思。

  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鍛鍊孩子朗讀能力的時候,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字身就是對口才能力最好也是最高效的鍛鍊,您說是不是?

  語文預習之四“組”

  就是給課後重點的字組詞。這個階段可以藉助字典詞典等學習工具完成,不僅對重點詞句有了更深入的印象,而且使用學習工具也得到了鍛鍊,是不是一舉兩得呢?

  語文預習之五“思”

  就是嘗試著回答一下課後的問題。我們說過,學習課文字身就要源於課文但高於課文。

  語文課本只是一個大綱,更多的知識和內容需要不多的挖掘和拓展。問問題就是最好的拓展方法,家長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孩子以輔導,也可以讓孩子帶著這些問題問老師,而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孩子才是最感興趣的。

  低年級語文識字預習的方法

  1. 熟字帶生字法

  利用學過的熟字進行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對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減筆畫、添筆畫等方式變換成生字。如學習"天"字,有的說"大"字加一橫就是天;有的說"人"字加兩橫就是天;有的說"夫"字不出頭就是天。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牆"口"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牆的,以區別"元、園"的用法。學習"愛"字,學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兒歌"爪字頭,禿寶蓋,小朋友,真可愛"。這樣學生很快就記住了生字。

  2. 同偏旁部首識字法

  在教學認識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如三點水的字與水有關,日子旁的字與太陽有關,金字旁的字與金屬有關;同部首的字"清""請""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別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變成了六個不同字,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祕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揭示構字的規律,初步掌握構字特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3. 象形識字法

  課本中的"山、石、田、土、井"這一類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成,這些字與實物都有許多相似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實物圖片後再識記,輕而易舉。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利於學生識記。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製成"筆"。通過這樣的描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直觀印象,達到了既認形又明意的效果。

  4. 形聲識字法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5. 會意識字法

  會意字也就比較容易掌握了。如:教學"從"字,請兩位學生上臺表演一人跟著一人走,形象的表演啟發學生理解了"跟從",接著出示插圖讓學生觀察,學生立刻就明白了"從"的字形和字義。

  根據這一特點來學習生字,事半功倍。

  6. 歸類識字法

  根據字的組成規律或生活中的類別進行分類識字。如:教材中的第四冊歸類識字***二***,教學內容是一些動物的名字,分別有鳥類、獸類、昆蟲類等,我運用多媒體軟體,把這些動物出示在畫面上,並讓它們動起來,這樣,馬上吸引了學生,使他們很想知道這些動物的名字是怎樣寫的,從而使學生集中了精神。又如識字***三***,是教一些蔬菜的名字,上課前,我都準備好了這些蔬菜,上課時,每教一種蔬菜,我都出示實物讓學生看,學生熟悉的,就先讓他們說出名稱,再出示生字;學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實物。有實物看,提起學生的興趣,加強了學生的直觀識記。實踐證明,直觀演示法識字,學生的印象特別深,掌握的生字比較牢固,教學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