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指導學生預習數學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要做到有效的預習,首先應培養學生對預習的興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指導學生預習數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指導學生預習數學的方法

  一、告訴學生預習的意義,形成良好的預習意識

  經過前兩學年的學習,三年級學生彼此之間在學習上已經拉開了或大或小的差距。 個體的差異已經影響到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如何才能縮小這種差異?因此,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縮小這種差異。

  與學生的個性差異相對應,學生的課前預習也是個極具個性的行為。理解接受能力強的可能只花較少的時間,理解接受能力弱的則可以花更多的時間來仔細琢磨,以彌補課上時間的不足。如果預習真正充分地開展起來了,學生們就會有一個大致相當的再學習基礎,那麼他們在課堂上就必然會收穫比未預習好若干倍的效果。

  二、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達到較高的預習效率

  1.將書“看一看”。

  三年級學生完全可以嘗試著進行獨立的課外閱讀了。“看一看”也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預先知道將要學習的內容,做到有個大致的學習方向,上課不至於盲目,並可減少上課進入學習角色的準備時間。 看什麼是個任務問題,怎麼看就是個能力問題了。我們要培養學生的看書能力。看看將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與以前的知識有沒有聯絡,有沒有什麼新的東西,這些新東西自己能理解嗎,帶著這樣的問題去閱讀,效果應該是很明顯的。

  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6頁“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的乘法”這節課。這裡的乘法18×3與以前學習的123×3„„雖然都是乘法,但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要提醒學生注意到這種不同。這種不同馬上會引起學生認知上的衝突,進而激發學生深入學習下去的興趣。

  當然這裡的“看一看”,可以是隻看一遍,比如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是看很多遍,特別是基礎比較弱、能力不太強的學生,完全可以藉助自己課前的刻苦努力來取得同樣理想的成績。

  2.將書“做一做”。

  新課本不再是將知識直接地呈現給學生,而是留了很多的白,這些空白是很應該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去做的。比如,在預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時,由於本單元內容實踐性很強,因此預習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而應該重實踐。這裡的“做”應該有一種“做數學”的含義,而不能僅僅是“做作業”。

  把課本預先做一遍,還可以來檢查自己“看一看”的效果。進行了這樣的充分預習之後再進課堂,每個人的學習就會有極強的針對性。即便有時老師沒有預設到的問題,自己也完全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得以解決,從而使自己的課堂學習效率更高。

  3.將書“說一說”。

  在完成了“看一看”、“做一做”的要求之後,學生將會分化成兩大陣營:一是有問題的陣營,一是能解決問題的陣營***當然這兩個陣營是動態包容的***。此時老師就應該真正像新課程所要求的那樣,做個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這裡所謂的“說一說”實際上已將課前預習和課上學習緊密地聯絡到一起了。 這裡要提一下的是,數學的表達離不開數學的語言。小學數學的語言還是比較接近日常用語的。但數學語言比日常語言更精確、更簡練。這一點要提醒學生在“說一說”時注意些。

  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其中的“可能”、“一定”、“不可能”„„這些詞就賦予了更深的數學意義在裡面。

  再比如,在分析實際問題時,日常的用語經過提煉就變成比較精

  練的數學語言了。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3頁的例題。圖上的資訊收集整理如下:

  ***1***一條褲子28元

  ***2***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問題是: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書上進而又用了畫線段圖這樣獨特的數學語言來分析了這種數量關係:

  這樣表達相當的直觀和精煉。這種獨特的數學語言也應該讓學生慢慢的理解和掌握。

  三、落實學生的預習計劃,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首先,課前明確預習的任務。預習的內容既可以是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也應包括與所要學習內容相關的舊知識。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某些重要的聯絡。課前預習的要求也就是將書“看一看”,“做一做”,課上再來“說一說”。

  然後在課前幾分鐘或是課上前幾分鐘檢查預習情況。看一看課本有沒有“看一看”,“做一做”的痕跡。通過課上“說一說”的實際反映來及時地鼓勵那些真正認真預習的學生,從而觸動所有的人更加認真地預習。

  再加之課後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對預習情況不太理想的學生進行個別的指導,端正其預習思想,鞏固其預習方法,督促其預習行為。這樣堅持下去,當全體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時,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就必將大大提高。

  怎樣培養學生的預習興趣

  一、教會方法,由易到難,先扶後放,孕育興趣。

  學生開始步入高年級時,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學生一些正確的預習方法。一般來說,可以先指導學生掌握課本標記預習法和任務落實預習法。課本標記預習法是最基本也是最簡易的數學預習方法,可以用簡短的幾分鐘閱讀課本,做些簡單的圈點標註,也可以用幾十分鐘,細細地反覆研讀課本,在圈點批註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任務落實預習法也較適合學生初學預習時使用。因為學生初學預習時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教師設計好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預習,能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較強。教師先要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對相關學習內容要進行了認真研讀,提出既有一定的價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探索興趣的預習任務。佈置預習任務時一定要注意難度適中,具有誘發性和趣味性,預習要求要明確,可操作性要強。在學生掌握以上兩種基本預習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再交給學生其他預習方法,並指導學生學會做預習筆記。做預習筆記也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開始,可以讓學生在書上做簡單的眉批筆記,在閱讀課本後,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學生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後,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並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穫。在學會做簡單的預習筆記後,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做思維含量較高的反思型預習筆記。不管是指導預習方法還是指導做預習筆記,開始時教師都要抽出一定的課內時間帶著學生進行,在要求、步驟、方法、格式上均要給以細緻的指導,然後再放手讓學生獨立預習、做筆記,這樣學生有法可循,才不會產生畏難情緒,有利於培養學生預習數學的興趣。

  二、發現進步,及時表揚,體驗成功,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總是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因此在指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要善於發現正面的典型事例,並及時進行表揚,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有佈置就要有檢查,有檢查就要有評講,否則的話一項任務就會流於形式。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或閃光之處要及時予表揚和肯定。尤其要關心困難學生,甚至可以手把手地指導他們進行預習,讓他們在感受老師的愛心中,對數學和預習產生興趣。讓學生感到預習的喜悅,提高預習數學的興趣。剛開始讓學生寫預習筆記時,學生基本上都是進行摘抄,然後加概括兩句學習收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別強調讓學生反思自己的預習過程,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記下自己的困惑和獨到的見解。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檢查預習效果時,尤其關注有哪些學生提出了問題,有哪些學生記下了自己的預習反思,一旦發現此類典型,隨即大加表揚,樹立榜樣。於是,孩子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時時注意反思,在多種感官積極參與的同時,提高了預習的思維含量。

  三、引入競爭,組織交流,展示成績,提高興趣。

  未來社會充滿競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未來人才所必備的基本素質。教師可以把競爭意識引入到預習活動中,使預習活動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和靈氣。在學習新課前,教師可根據佈置的預習提綱舉行一個小小的5分鐘“知識競賽”,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預習經驗交流活動,還可以評選出優秀學習筆記在班內、校內進行展示,使孩子們在競賽、交流、展示中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在競爭中求發展求進步,在競爭中培養自信、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經過幾個月的預習指導,班裡的學生已經學會了基本的預習方法,有一部分學生的預習筆記已經做得相當好了,我和學生一起評選出優秀的預習筆記,在班內張貼展示,請這些學生介紹自己的預習經驗,並授予他們“預習小能手”的稱號。同時,我針對每篇預習筆記存在的問題或欠缺給予具體的指導或提出更好的建議,使他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明確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這樣的交流展示活動,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使得其他學生“有法可學”、“有樣可循”,進一步提高了全體學生的預習興趣。

  數學預習的正確開啟方式

  一、讀

  讀:就是閱讀課文,學生要逐字逐句地閱讀下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弄清中心問題,明確目的要求,力求瞭解新知識的基本結構***如定義、定理、解題方法等***,從總體上作概要性把握。

  二:查

  數學知識連續性強,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後面的課程無法學下去。預習的時候發現學過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課前查閱有關內容搞清楚,力爭經過自查不留問題。

  三:思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對所預習的內容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從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證題的方法到證題的依據等。預習時應思考:這一節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概念,定理,公式有什麼含義?有什麼條件?公式如何運用***正用,逆用,變用***。數學課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無推導過程,學生預習的時候應當暫放下課本,思考如何推導對照,或在課堂上和教師推導的過程相對照,以便發現自己有無推導錯的地方。對於課本的例題,也嘗試先做一做,再與課本的解答對照,思考這個問題有沒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簡捷的做法***一題多解***,如此既是自己在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又是在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一般地,公式推導不下去或推導錯誤,例題不會做或做錯,是由於自己的知識準備不夠,要麼是學過的忘記了,要麼是有些內容自己還沒有學過,只要設法補上,自己也就進步了。總之,預習的時候要多思考,要學會質疑.

  四:比

  比的含義,是對照閱讀,把該知識與有關知識的相同點,類似和差別找出,並納入相應的知識鏈中。如學生在學了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和前幾項求和公式等,在預習等比數列這塊內容時,可類別學習。從兩種數列定義可看出,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區別是差***和***轉化為比***積***,兩種數列,可用表格方式對比。在比較中熟悉兩種數列的特點,加強結構的記憶。

  五:記

  記指做好預習筆記,做預習筆記有助於提高預習的效果。簡短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圈畫,批註,難點、疑點及複雜的內容則要寫在筆記本上。對於在預習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結合新舊知識進行縱橫分析,思考,若尋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記下來,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到這些地方時,應把自己預習時的理解和老師講的相對照,看自己有沒有理解錯的地方。若想不出答案的,也要把問題記下來,待老師講課時,再聽其所以然。

  六:練

  在預習過程中,動手寫一寫,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過練習進行自我檢測。數學課本上的練習題都是為鞏固所學的知識而出的。預習中可以試做那些習題,之所以說試做,是因為並不強調定要做對,而是用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預習效果好,一般書後所附的練習是可以做出來的。

  提高數學成績就要在學習數學的各個環節中下功夫,找到各個環節的最佳學習方式。不光是預習,課上學習、複習、作業、難題等環節也需要掌握正確、有效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數學成績。

1.數學課前預習需要掌握四大要點

2.數學課前預習的方法

3.小學數學預習方法建議

4.大學高數的預習學習方法

5.如何才能做好數學課的課前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