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有效的學習語文知識

  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能讓你未來學習語文更加有效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有效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學習方法一:注重預習,質疑問難

  所謂預習,就是在老師講課之前自己預先學習,預習分近期預習和遠期預習,遠期預習是指提前一個月,幾個月的預習。比如假期中自學整冊語文課本;近期預習指課前預習和章節前的一兩個星期的預習。

  預習最大的好處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發現自己知識的缺陷,以利改正,同時有利於認真聽課。語文課文的預習可分如下步驟進行,可稱作“四遍八步讀書法”。

  第一遍,跳讀。完成兩步任務:①識記作者及文章梗概②識記主要人、事、物或觀點。應達到每分鐘一千五百字的速度。第二遍,速讀。完成三、四步任務③複述內容④理清結構層次,每分鐘一千字。第三遍、細讀。完成五、六步任務:⑤理解字詞句;不理解的查查工具書。⑥圈點摘要重要部分⑦歸納中心思想。讀的速度,一般跟朗讀相同,每分鐘二百字。第四遍,精讀,完成八步任務⑧分析文章寫作特色的任務。根據需要確定讀的速度,或一帶而過非重點部分,或仔細推敲品味重點段落關鍵詞語。

  這種預習法,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靈活掌握,對有的文章可省去某一步或某幾步。預習時要在課本上圈點勾畫,標出重點、難點、疑問點。

  預習的關鍵是思考,思考文章背後的東西,不要只留於表面,留於淺層次的理解。如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內容可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討論,也可向老師請教,千萬不要擔心問題的質量,真正做到“不恥下問”。

  語文學習方法二:專心聽課,主動發言

  課前進行了預習,不懂的問題記下後,上課時就有了針對性:已經明白的問題,聽了等於複習一次;不明白的問題,就聽得格外仔細、認真。聽課時力求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耳到即耳聽。注意聽老師的講授,聽同學的提問,聽大家的討論,聽同學的不同見解,聽老師答疑。

  眼到即眼看。認真看教材,看必要的參考資料,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看老師的板書,也可以看優秀同學的反應。

  口到即口說。複述老師講的重點,背誦一下重要的概念、定理,大聲朗誦老師指定的段落,大膽提問,大膽回答老師的提問。

  手到即手寫。寫老師講授的重點,抄有價值的板書。聽課時邊聽邊在教材上圈上重點,批註感想,劃一劃難點,有需識記的地方動手寫一寫,加深記憶。

  心到即動腦筋,對接觸的知識積極思考。

  上課的關鍵是用好課堂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不要把希望寄託在課外,寄託在延長學習時間上。課堂上能解決的絕不放在課外。

  語文課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積極發言,積極發言可以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這兩點對於寫作和閱讀分析能力的養成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說來,課堂發言有十大益處:

  一利激發興趣二利開動腦筋三利鍛鍊勇氣

  四利檢驗見解五利訓練口才六利培養自信

  七利促進參與八利激勵老師九利增進友誼

  十利提高效率

  既如此,語文課上同學們還忍心做陪客、看客嗎?

  語文學習方法三:獨立作業,不懂便問

  上完課後,老師往往留作業,這些作業大多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延伸、遷移,有利於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動腦,積極完成。在這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是現在有很多的參考書,有現成的答案,寫作業前不要去看,須知別人嚼過的饃不香,照抄別人的東西必定使自己失去鍛鍊的機會,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照樣不會,如確需驗證一下自己的答案正確與否,可待作完後翻看、修改。

  如作業中遇到問題,就要及時的討論、發問。“學問”一詞事實上就包含學與問的兩個方面。陶行知說,做學問就是要學要問。光學不問,只做到一半;光問不學,也只是一半。又問又學,才是完整的學問。連兩千年前的孔子都注重問。他曾“問禮於老聃”,“學琴於師襄”,還曾求教於一個七歲的小孩子。當然,好問,不是瞎問、亂問,要問得有意義,有價值,問到點子上。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就生活在漢語的語境中,這一點和別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真正不懂的內容較少,大多難於理解的是文章背後的東西,因此,我們應注意:

  首先,要先問己,再問人,陳景潤說:“不要一遇不懂的東西,馬上去問別人,自己不動腦子,專門依賴別人。而是要先自己認真的思考一下,這樣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某些困難,對經過很大努力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虛心請教別人,這樣往往會得到更大的幫助和鍛鍊。”

  其次,問要有目的、有中心。要抓住核心問題,容易有收穫。

  第三,追根尋源,一問到底。

  鄭板橋說:“讀書好問,問不得,不妨再三,問一人,不得,不妨問數人,要凝竇釋然,精理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