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預習有哪些好的方法

  數學是學習生涯的重要科目,所以學好數學很重要。想要有效的學好數學,做好課前預習很重要。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數學預習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數學預習的好方法

  1、筆記預習法

  開始,可以讓同學在書上做簡單的眉批筆記,在閱讀課本後,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同學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後,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並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穫。對於基礎比較好的同學,還要會做思維含量較高的反思型預習筆記。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要驗證這幾種預習方法的適用性,另一方面要尋求其他適用的科學預習方法。

  2、溫故知新預習法

  這是新舊知識聯絡的預習法。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複習、鞏固、補習與新知相聯絡的舊知識。要求預習新內容時要與學過的舊知識聯絡起來,做到“溫故知新”,聯絡舊知,學習新知,使知識系統化。

  3、嘗試練習預習法

  對於計算類新授課、練習課,預習時先進行嘗試練習,遇到疑難再返回預習例題,然後再嘗試練習。通過嘗試練習,可以檢驗同學預習效果,這是數學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數學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同學經過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數學知識,要讓同學通過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

  4、動手操作預習法

  對於公式的推導等操作性較強的知識,要求同學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去實踐,通過剪、拼、折、移、擺、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因為課堂中有動手操作的內容,自然少不了要通過熟悉教材,瞭解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課前準備好。同學只有親歷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數學學習技巧

  首先,要準備一個專門用來記數學筆記的本子。

  一個專門的本子非常重要。往往同學們會把老師講課時需要記錄的內容隨手記在書上、或者試卷上,這樣時間久了就容易丟失,想要翻看的時候找起來也很費事,甚至找不到。而有一個專門的筆記本,我們就相當於有了一個移動的儲存器,可以方便、快捷地翻看。

  其次,就是如何做好數學筆記。

  有的同學在記筆記的時候喜歡把老師寫的每一個字、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一堂課下來,緊張忙碌不說,勢必會影響你聽課的效果,一堂課只顧著寫了,而沒有認真去思考、理解,到頭來可能是事倍功半。

  其實做筆記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記提綱

  老師每次上課都會在黑板的左側寫出本節課的提綱,這都是老師上課前準備好的本節課的內容,有了它,可以知道本節課大概都講了什麼內容。

  第二:記附加

  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有時會加入一些課本沒有的話語,而這些都是對知識的總結,往往也是同學們容易忽視的地方,這些內容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的延展性,並且也利於學生基本技能的提升。

  第三:記例題

  老師每次課上都會有一些比較新穎的例題來為同學們展示,通過例題傳授給學生常用的解題技巧與方法。記錄這些例題,方便同學們對於例題的方法融會貫通,是提高成績的顯著方法。

  第四:記疑問

  有的同學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難免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又怕影響大家上課,而不敢提問,想要課下解決,但是很可能下課就忘記了,這樣疑問就積累下來了,到了最後,越積越多,以至於成績總是不提高。如果能把當時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這樣在下課的時候即使忘記了,回到家一翻筆記也看到了,這個時候及時問家長或者同學。馬上解決問題是重點,不要把問題留給明天。

  第五:記總結

  每學完一段知識,一個新的知識,或者學到新的解題方法,都要把自己的心得記錄下來,然後仔細地去咀嚼、去思考:知識的重點在哪裡、新的解題方法好在哪裡、以後看到類似的問題怎麼去運用。有了這樣的思考,那麼今後就不會一看到沒見過的題,就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解決,而是考慮這個問題和我學過的哪個知識相關,找到這個題目基本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這樣對於提高學生的本身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最後:如何利用好數學筆記

  數學筆記不能當作一個展示品給別人看,而是要像珍藏品一樣自己時常去看。每天最好給自己安排10分鐘左右的時間把今天所記的筆記認真、仔細地看一遍,鞏固學過的知識。並且在每次的月考、期中、期末前都要認真再看一次,並且把筆記裡面的內容前後連結到一起,形成一個知識結果框架,這樣,才能學好數學,提高成績。

  學習數學的注意事項

  第一:要對計算引起足夠的重視

  總以為計算式題比分析應用題容易得多,對一些法則、定律等知識學得比較紮實,計算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而在計算時或過於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結果錯誤百出。

  其實,計算正確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計算一道像37×54這樣簡單的式題,要用到乘法、加法的運演算法則,經過四次表內乘法和四次一位數加法才能完成。至於計算一道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需要用到運算順序、運算定律和四則運算的法則等大量的知識,經過數十次基本計算。在這個複雜的過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會使全題計算錯誤。

  因此,計算時來不得半點馬虎。

  第二:要按照計算的一般順序進行

  首先,弄清題意,看看有沒有簡單方法、得數保留幾位小數等特別要求;

  其次,觀察題目特點,看看幾步運算,有無簡便演算法;

  再次,確定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利用有關法則、定律進行計算;

  最後,要仔細檢查,看有無錯抄、漏抄、算錯現象。

  第三:要養成認真演算的好習慣

  有些同學由於演算不認真而出現錯誤。資料寫不清,辨認失誤。打草稿時不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豎式,出現上下粘連,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數位不對齊,既不便於檢查,又極易看錯資料。所以一定要養成有序排列豎式,認真書寫數字的良好習慣。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速度

  計算又對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標,但必須知道計算正確是前提條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沒有正確作基礎的高速度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所以,寧願計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證計算正確,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1.預習的策略和方法

2.數學課前預習需要掌握四大要點

3.課前預習策略

4.學習數學有哪些方法與技巧

5.學習數學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