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學生主動愛上學習

  愛不愛學習是一個興趣的問題,興趣是學生積極認識教學內容或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內在動力。但是學生不愛學習,教師?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讓學生主動愛上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讓學生主動愛上學習的方法

  興趣是學習最大的老師。讓孩子把書本和實際的生活結合起來學習。如果講到春天的課文,可以帶孩子在春天的某一天,到野外看看。樹葉有沒有變化,草坪有什麼變化,小鳥有什麼變化等等。如果是數學算術方面的問題,可以讓他幫忙去超市買一下東西,自己算算需要帶多少錢,找回多少錢。不是強迫他學習,而是自然而然讓他了解一些學習裡面的知識。

  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在各方各面找到孩子的優點,讓他變得更自信更開朗。父母也可以多複習一下孩子的課本,也許以前的學的和現在的完全不一樣呢。平時談話的時候,不經意的問一下,或者向孩子請教那句話的含義,這個地方怎麼讀啊。讓孩子當一回小老師,示範給你看。多給孩子買一些讀起來簡潔,有趣的學習書籍。最好少買那些什麼考試資料,怎麼樣變成神童,什麼做完這些題目就能上北大。有些難度太大的題目,讓人越做越沒有信心。

  陪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是英語的話,可以跟孩子一起用簡單的英語對對話,然後自己也不需要說的特別好,鼓勵孩子大膽的說,找一些有趣的情節對話,比喻童話類之類的啊。還有一些幽默的語句啊。平時在家裡就互相說幾句。孩子說的不標準也沒有問題,關鍵是他能大膽的表達出來。時間長了,自然他也潛移默化中掌握到了很多單詞。也練習了口語。相信喜歡上英語也不是那麼難的事情。

  幫助孩子克服考試的緊張。讓他認識到考試不過是一次經過,就算這次沒有考好,父母也不會責怪他的,把考試的題目做錯的地方都圈下來,是怎麼錯的,不理解還是因為太馬虎,讓後幫助他改正過來。相信下次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弄清楚孩子是在哪方面遇到了困難,哪方面沒有做好,沒有弄懂,然後幫助孩子度過這些難題。

  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作業經常寫錯,有時候並不代表孩子不會做,或者不聰明,可能是有時候沒有那麼認真,一個步驟寫錯了,或者沒有安靜下來,心裡想著玩的事情,沒有努力去寫作業。這時候不要一心想著挑他的毛病,一直批評他,靜下心來幫助他,如果哪裡寫錯了,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就算有不會寫的題目,也可以問老師,問哥哥姐姐,或者一起查資料解決。

  帶他到不同的地方旅行,去學習書本外的知識。比喻我認識一個媽媽,每年暑假的時候會帶她的孩子到全國各地旅行,去西安看兵馬俑,北京看長城,在心情輕鬆愉快的情況下,一些歷史知識結合實地的觀看,相信理解起來記憶下來也更加容易了。武漢看黃鶴樓,給他講一些詩人做的詩句,相關方面的一些小故事,此情此景,孩子學習的也快,真正的看到了,聽到了,才能理解。就再也不會忘記了。

  讓他了解生活中的有趣知識。認識昆蟲啊。蝴蝶啊,動植物啊。給他準備一個小箱子小盒子,讓它養些螞蟻,蟋蟀之類的,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給他種一棵小植物,讓他認識種子的魔力,從發芽到開花結果的過程是多麼神奇。還有為什麼燈泡會發光啊,晾在陽臺的衣服怎樣才幹的快一些啊。晚上的天空中最先出來的什麼星星啊,都有一些什麼星座啊。

  在探索中學習,在玩耍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家長不要因為忙碌就完全不管孩子的事情。抽空多多的陪伴他。讓他知道你真正的愛他關心他。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比喻看到家裡的桌子是長方形的,你可以問他有幾條邊啊,等等類似的問題。還有,為什麼一些生活中的簡單的化學知識,物理知識。多跟他探討一下。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的問題,可以查查書籍,在網上查閱一下資料。找到學習方法,自然就能克服一些學習難題。讓學習變得更順利。孩子也有了成就感。一天天喜歡上學習了。只要你真正的有耐心,真正的愛孩子,相信也會摸索出更多的有效方法,來讓孩子的童年過的更充實更快樂,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教育孩子主動學習的竅門

  1、孩子每天上學前,告訴他放學回家後要將一天所學的內容講出來;

  2、每天讓孩子在書桌前坐10分鐘;

  3、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4、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目開始前的半小時或1小時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

  5、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

  6、讓孩子徹底放鬆地玩;

  7、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9、飯前和飯後一小時不要讓孩子學習;

  10、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最好讓孩子離開書桌。

  教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性

  第一,要勤勞勇敢。

  城市裡的家長讓孩子勤勞勇敢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東西。好多人會說,我們孩子連學習功課都忙不過來,怎麼勤勞勇敢啊?家務我都幫他做完了,他怎麼勤勞勇敢啊?雖然我現在條件很優越,但我還是想辦法讓子女們勤勞勇敢。不像我那個時候,你不勞動的話,就餓死了,農村的環境註定不需要我父母說我就會去做。

  第二點,要樂於助人。

  我母親是一個特別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小時候有兩件事給我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有一次下大暴雨,我當時八、九歲,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容易受父母影響。

  當時,家家戶戶都晒著玉米,我母親帶著我姐姐,我,我父親,我們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鄰居家的稻穀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們家的稻穀時發現那些稻穀已經被淋溼了。

  當時我很不理解,母親就給我講了兩點,首先,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就要去幫助人家,他們家裡沒有人,如果我們不幫他們收,他們家一年的糧食就會淋溼。其次,如果鄰居之間相處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助的。我母親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

  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糧食欠收,我們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糧食,母親居然分出一半的糧食送到鄰居家,當時我很不願意,而母親卻說:“沒事,我們家人少,還可以用菜摻著米吃,鄰居家人多又沒有米,不分給他們米會有人被餓死的。”從此那戶人家和我們的關係就特別好,經常主動幫我們收割,因為他們認為我們是好人。到現在,我母親都是我們村最受尊敬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沒有傷害別人。比如說,我們大人有的時候喜歡在背後說鄰居和同事的壞話,而且說的時候不迴避孩子。我跟我老婆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我們議論東家長西家短,哪個人人品好,哪個人人品不好,哪個人小氣,哪個人不小氣。

  結果有一次我女兒從學校回來,跟我講她們班哪個同學好,哪個同學不好,哪個同學小氣,哪個同學勢利眼。我跟女兒說不能說同學的壞話,同學天天跟你在一起,她們身上如果有你認為的缺點,你放在心裡,更重要的是你要學習同學們的優點。

  我女兒立刻反問一句:“你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不也議論很多叔叔阿姨嗎?我為什麼不能說同學的壞話?”一句話讓我無言以對。從此以後我就跟老婆定了一個規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議論別人的缺點,一定要說對方的好話。

  第三: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愛心——心情教育

  現在家庭教育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進行心情教育。我女兒天生就比較內向,是一個很文靜的孩子,我兒子就很外向,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好幾次,我女兒做事情慢條斯理,我兒子就比較急躁,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

  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我目前還沒有看出我女兒和兒子智商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因為他們年齡差距比較小。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情況,在一個班裡,有的孩子永遠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確實高。而我們的孩子不管怎麼努力都在中間,甚至後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孩子是有區別的,但是隻要你的孩子沒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進教室上課,就能夠做出重要的大事來。比如胡雪巖只上了兩個月的學,但最後變成了最厲害的商人,而且還心懷大志,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1.引導孩子愛學習的方法

2.如何讓差生愛上學習

3.《怎樣讓每個孩子愛上學習》觀後感

4.《怎樣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觀後感

5.《怎樣讓每個孩子愛上學習》家長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