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小孩主動愛上學習

  孩子的資訊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但是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讓小孩主動愛上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讓小孩主動愛上學習的方法

  1、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兩大重要因素,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朋友的學習效果可能就不明顯,進而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對學習感到厭倦。建議各位先跟老師溝通,找到孩子為何不愛學習,繼而針對性地找到方法,為小朋友調整。

  2、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成就感

  當孩子不斷失敗,無法成功的時候,他就會喪失繼續奮鬥的動力。家長這時候就需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一開始,家長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做,當孩子答對的時候,家長要毫不吝惜地誇獎孩子,給孩子一些實質性的獎勵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以後,便可以漸漸提升問題的難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耐心地陪伴孩子並給予幫助。

  3、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孩子的自我鼓勵可以幫助他時刻充滿學習的動力,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把握一切適當的時機,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告訴他只要他動手去做,他可以做得比任何一個人都好。還可以引導孩子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以及完成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時間,當孩子圓滿完成時,家長就可以讚美孩子,並可以給他一些實質性的獎勵。

  4、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默默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家長對於孩子的言行舉止要了然於心,然後對症下藥,根據孩子的舉動,正確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家長要讓孩子完全敞開心扉,與自己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對孩子真正起到指導的作用。

  5、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

  適當引導孩子參加多種文化活動。學校裡單調枯燥的文化學習會逐漸消磨孩子們對於學習的興趣,家長要根據小朋友的興趣引導他參加多種文化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

  1、牴觸所有跟學習有關的事

  這一類主要有三種表現,第一種就是孩子直接明確表示不想要去學校上課,其次就是到了學校,但是聽不去老師講的任何內容,心思並不放在學習上,最後就是沒有理想,求知慾望不強烈,也沒有上進心。

  2、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時經常會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不感興趣,對於各種因素的抗干擾能力不強,但是捨得花大量的時間在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主次不分。

  3、對學習感到厭倦,不上心

  做家庭作業的時候缺乏主動性,而態度往往也不認真,只是為了交任務。多數時候,還不能離開家長的監督檢查。

  4、對學習要求不高

  不關注自己的學業成績,當成績較低時,不會感到難過,更不會去總結做的好地方的以及不足的地方。

  5、不制定學習計劃,缺乏學習目標

  這一類孩子之所以去上學,只是因為父母的期望以及大把的學費,並非發自心底的對於學習的渴望,所以他們在學習時沒有目標和計劃,缺乏明確的學習方向。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孩子自身原因:

  ***1***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頭。不會學習的孩子學得苦、學的累、學得煩。本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弱,如果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對學習產生恐懼。

  ***2***不良習慣難改。心理學家指出人一經習得習慣,意識就深化到下意識、潛意識層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孩子已經形成不良習慣。有的孩子上課說話、看課外書、聽音樂、玩電子遊戲、做小動作等。這樣降低了聽課效率,加大課外作業難度,延長學習時間,直接影響學習成績。

  2、家庭原因:

  ***1***孩子向你提問時,是否即時把所知的告訴他?如果這樣做,就會令他們無法體驗自己尋找答案的樂趣,因而扼殺了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同時更會讓他們養成依賴及易放棄的習慣令他們失去自學能力。

  ***2***當孩子專心做某項活動時***如讀小說等***,催促他做功課?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但卻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孩子會因此而失去一次專心投入的機會。從而令他們無論在學習、遊戲或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與專注力。同時,由於他們認為因功課而令他們無法繼續該項活動,他們會對功課產生一種厭惡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因此而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煩躁、牴觸情緒或壓抑不滿等。

  ***3***是否給予孩子過高期望?當你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就給孩子造成了壓力,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恐懼感,然後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厭惡感。例如兒童學鋼琴,爸媽一廂情願的犧牲雙休日陪孩子學鋼琴,以為孩子會因為自己的艱辛而更加努力學習,但是實際結果卻是累了孩子,孩子需要休息,孩子更喜歡玩,所以孩子開始討厭學鋼琴了,再換到其它知識的學習,結果也是一樣的。

  ***4***是否每次都把學習某樣東西時,延伸到以後的生存賺錢層面?學習的本來目的是獲取知識,認識世界,這個過程本身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但是許多爸媽在學習目的引導上存在很大的錯誤,例如兒童學拼音,學拼音是幼兒識字的基礎,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許多爸媽經常這樣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學好拼音,學不好拼音以後就學不好漢字,學不好漢字就學不好語文,學不好語文以後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以後就找不到工作,你就等著掃大街、挑糞去吧。無論學習什麼都延伸到生存的層面,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學習只是為了生存,是件辛苦的事情,然後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好成績,這樣就就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5***是否對孩子看管過嚴,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某些爸媽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會出現許多問題,爸媽應監視孩子的所作所為,其結果卻造成管得過寬過嚴。爸媽的動機是正確的,但有時手段不正當。那麼爸媽的不當行為將會破壞爸媽與孩子之間親密的關係。造成孩子苦惱,煩躁,情緒低落,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和朋友交往時有心理障礙。

  ***6***是否強迫孩子學習不喜歡的東西?有些家長要孩子學習,不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特長,激發學習熱情,而是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凡是被強迫學習的孩子都缺乏學習的動力,學習的主動性差。

  3、學校及其他原因

  應試教育的無奈,使學校片面追求成績,忽視孩子全面發展。評價方法的單一,使大多數孩子得不到及時的鼓勵。加上沉重的課業負擔,無休止的考試練習,難於理解的知識,使孩子望而卻步。外面的世界精彩紛呈,將學生吸引去了。還有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的存在也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給他們造成厭學等不良情緒。

  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

  1、逃避學習。有些孩子表現的較為明顯,直接不願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願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厭倦、冷漠的情緒。回家不主動做作業,即便做也是草草了事。時常要在家長強力督促下才完成。

  4、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習成績毫不關心,考得差也覺得沒所謂,不覺得丟面子。

  5、學習無目標無計劃。上學只為給父母一個交代,完全不是出於自願的。應付式上學,無學習目標,無計劃。

1.引導孩子愛學習的方法

2.教育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3.《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後感:快樂的學習

4.《怎樣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觀後感想

5.《怎樣讓每個孩子愛上學習》家長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