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胡適生平簡介

  胡適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那麼胡適生平如何?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胡適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胡適生平簡介

  胡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因為某些原因胡適在一段時間裡成為人們不再觸碰的話題,所以大陸上研究胡適的學者比國外還要晚幾年。但是我們熟知的胡適也是領導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胡適因李大釗等人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從此與他們分道揚鑣。

  胡適原名胡嗣穈,字希疆,祖籍安徽績溪,但是出生在上海,最後在臺灣去世。胡適出生於1891年,當時胡適的父親胡傳奉命前往臺灣,兩年後母親就帶著胡適前往臺灣找他的父親,但是僅過了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就爆發了,胡適母親不得不帶著胡適回到了上海,最後去了老家安徽,而他的父親也在同年病逝廈門。胡適最早是在家鄉的私塾上學,後來在1904年與江冬秀訂婚後,去哥哥去了上海讀書,在1906年考進了中國公學,四年後留學美國,直到1917年回國煩人北京大學教授,編輯《新青年》。五四運動後與李大釗等人意見不合,後來在1926年毅然決定出國,遊歷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地,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此後與徐志摩成立新月書店,在上海結識了蔣介石。1927年到1937年期間胡適一職在大陸活動,直到七七事變後,被蔣介石派往了美國。

  胡適一直到1946年才再次回到北京,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蔣介石曾想讓胡適加入國民政府,但是胡適力辭,此後一直從事教育事業,1949年再次前往美國直到10年後回到臺灣,往返臺灣和美國,直到1962年在臺灣去世。

  陳獨秀與胡適的關係

  陳獨秀出生於1879年,卒於1942年,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名的愛國人士、革命家、民主主義者以及啟蒙思想家。同時,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指導了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共產黨的創立以及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佔據著十分關鍵的地位置。而胡適在我國文化的發展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二人是朋友的關係。

  當初,胡適還在留學的時候,就將自己的文章寄了回來,發表在了陳獨秀創辦的雜誌上,兩人的友誼也由此開始。他將《文學改良謅議》發表之後,陳獨秀等人相繼發表文章進行聲援,使得中國的現代文學終於開始邁步。陳獨秀和胡適都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胡適倡導了白話文,而白話文又是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一部分。

  1917年,胡適從美國留學歸來,在陳獨秀的大力舉薦下,胡適成為了北大的教授。而在北大,胡適又遇到了他的“伯樂”蔡元培。在此後的日子中,蔡元培給了胡適很大的幫助。

  後來,陳獨秀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力量與正確性,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中,也促使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而胡適在此後與陳獨秀等人分道揚鑣。

  陳獨秀胡適是好朋友,他們一起為民主和科學而努力,一起豎起文學革命的大旗。只是在五四運動後,兩人開始分道揚鑣。

  胡適的理想國作品簡介

  《胡適的理想國》是一本於2012年出版的圖書,編選者是王玉。整本書主要就是選取了胡適關於夢想的語錄,做成了一本夢想文集。胡適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化方面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甚至是與梁啟超、魯迅等一起被稱為中國近現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

  胡適一生中都在實踐與思考著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國。因此這本選集裡,用各個不同的出發點,來講述胡適的人生夢想。從青年到人生,思想到政治,再從文化到大學,學術到科學。總之讀完了這本書,都會想要成為一個有夢想的人。

  許多網友對這本《胡適的理想國》都有很高的評價。我們大家都知道胡適是一個思想家,但同時胡適更是一個高屋建瓴的“設計師”,因此在這本書中最可貴的就是將胡適的思想中的精華化零為整的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而這本是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編輯將每一篇文章都標註了創作時間,這樣也方便了大家瞭解各個時期的胡適理想的變化。特別是1949年之後的思想,值得讓人細細品味。

  《胡適的理想國》中關於青年的這部分,一直得到讀者的大力推薦。全世界上有許多的書都是對青年不負責任的,但是這本書,是少有的對年輕人負責的書,讀完這本書之後,能讓許多年輕人為之振奮。甚至還有讀者表示,讀完《胡適的理想國》中的青年部分,都感動的快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