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的內容

  業生論文的要怎麼寫?下面小編分享了,一起來看看吧。

  文獻內容要求

  文獻綜述是在研究選題確定後***或選題雖末最終確定,但至少已確定了比較具體的研究方向***,並在大量蒐集、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相關課題或相關領域已有研究成果進行的綜合性介紹,目的是理清本課題已有的研究基礎及尚存的研究空間,它既可以給研究者在充分借鑑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深化本課題的研究指明方向,還可以幫助讀者***或論文審閱者***明確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寫好文獻綜述,對於課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獻綜述的結構一般由下列成份構成:

  1、標題。文獻綜述的標題一般多是在論文選題的標題後***若選題尚未最終確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為名***加“研究綜述”或“文獻綜述”字樣。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專設標題,而是直接做為整個文獻綜述的開篇部分。內容是簡要介紹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果本課題涉及到較前沿的理論,還應對該理論進行簡要介紹;最後要介紹研究者蒐集的資料範圍及資料來源,其中要講清查閱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網路中查詢了哪些資料庫***如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等***、並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搜尋***如通過輸入“關鍵詞”或“作者名”或“文章名”進行搜尋,一般用精確匹配***,共搜尋到的相關論文的篇目數量多少,對自己有直接參考價值的論文有多少等資訊。

  3、正文。這是文獻綜述的核心部分。應在歸類整理的基礎上,對自己蒐集到的有用資料進行系統介紹。撰寫此部分時還應注意以下兩點:其一、對已有成果要分類介紹,各類之間用小標題區分。以下是常見的分類線索:按時空分類***如:本課題的研究歷史與研究現狀、國外研究現狀與國內研究現狀***;按本課題所涉及的不同子課題分類;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觀點進行分類,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紹,又要有重點介紹。根據自己的分類,對各類研究先做概括介紹,然後對此類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進行重點介紹。重點介紹時要求要點明作者名、文獻名及其具體觀點。無論是概括介紹還是重點介紹的文獻資料均要求將文獻來源在參考文獻中反映出來,但不要求一一對應。

  4、總結。對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點、研究趨勢及價值進行概括與評價。此部分應著重點明本課題已有的研究基礎***已有成果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樣的基礎或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與尚存的研究空間***本課題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環節***。

  5、參考文獻。要求列出的參考文獻不少於10種,並按論文中的參考文獻的格式將作者名、文獻名、文獻出處、時間等資訊全面標示出來。

  格式要求

  1、字數要求:3000字以上。

  2、列印格式:

  紙型—A4;單面列印;字號:標題--宋體三號,加粗。作者及單位名—宋體四號。正文--宋體小四號。參考文獻格式按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格式書寫。

  頁面設定:頁邊距:上下左右均為2.5釐米;行間距:1.5倍距離;字元距離:標準。頁碼設定:居中。

  3、排版格式:***示例***

  ××××××××***選題***文獻綜述

  專業   班級   作者   指導老師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