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化學第四節酸鹼中和反應試題及答案

  在期末的時候,對於初三上冊化學在期末複習要怎樣做練習呢?彆著急,讓我們一起從第四節酸鹼中和反應試題開始做題吧,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1.***2013•青島中考***某同學郊遊時不慎被蜜蜂蟄傷,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為減輕疼痛可以在蟄傷處塗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礦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解析】選D。本題考查酸鹼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因為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因此需要鹼性物質來中和,在所給選項中,肥皂水的pH>7,呈鹼性,符合題意。

  2.下列反應屬於中和反應的是***  ***

  A.CO2+2NaOH====Na2CO3+H2O

  B.CuO+H2SO4====CuSO4+H2O

  C.KOH+HNO3====KNO3+H2O

  D.Fe+2HCl====FeCl2+H2↑

  【解析】選C。中和反應是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一定是酸和鹼,生成物一定是鹽和水。對以上四個選項進行分析可知,只有C符合題意。

  3.***2012•揚州中考***酸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提示:Ca***OH***2+CuSO4====Cu***OH***2↓+CaSO4↓]***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製波爾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中和石油產品中殘餘的硫酸

  【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中和反應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中和反應是酸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中和反應的反應物是酸和鹼,A中熟石灰和硫酸銅分別屬於鹼和鹽,故這兩者之間的反應不屬於中和反應。

  4.在實驗室裡,欲使鹼性溶液變成中性並能夠清楚判斷,下列試劑中最好選用哪一種組合***  ***

  ①NaOH溶液 ②稀鹽酸 ③石灰水 ④酚酞試液

  A.①或③    B.只有②    C.只有①    D.②和④

  【解析】選D。欲使鹼性溶液變成中性,需要藉助指示劑變色來判斷。

  5.***2012•臨沂中考***向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後,溶液的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試劑X是下列物質中的***  ***

  A.Mg      B.H2O

  C.NaOH      D.CaCO3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常見物質的酸、鹼性及與pH關係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應明確兩點:***1***pH與溶液酸鹼性的關係;***2***酸與其他物質反應溶液的酸鹼性變化規律。根據題目的函式影象,加入X物質後溶液的pH變大,直到大於7,向稀鹽酸中加入Mg,能與酸反應,pH增大,鹽酸完全反應後,pH等於7,不會大於7,A不正確;向鹽酸中加水,pH變大,但永遠小於7,B不正確;加入NaOH,鹽酸完全反應後,再加入NaOH,溶液呈鹼性,pH大於7,C正確;加入碳酸鈣,與鹽酸完全反應後,溶液呈中性,pH不會大於7,D不正確。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紫色的石蕊試液可以使鹽酸變紅

  B.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

  C.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測定pH時應先將pH試紙用蒸餾水潤溼一下

  【解析】選B。鹽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A項錯誤;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B項正確;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aCO3+2HCl====CaCl2+H2O+CO2↑,C項錯誤;測定pH時如果用蒸餾水潤溼則使溶液稀釋,D項錯誤。

  7.***2013•蘇州中考***向一定體積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pH變化的曲線合理的是***  ***

  【解析】選A。NaOH溶液呈鹼性,pH大於7,隨著稀鹽酸不斷滴加,鹼性減弱,pH逐漸減小,當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等於7,再加酸,溶液呈酸性,pH小於7,故A曲線合理。

  【拓展延伸】中和反應中溶液pH的變化

  ***1***酸中加入鹼溶液,酸中的H+和鹼溶液中的OH-結合生成水,H+的數目減小,酸性逐漸減弱,pH增大;當加入的鹼溶液與酸溶液中的H+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pH=7;加入的鹼溶液過量時,溶液呈鹼性,pH>7。

  ***2***鹼中加入酸溶液時,鹼性逐漸減弱,pH減小;恰好反應時,pH=7;加入酸溶液過量時,pH<7。酸鹼中和反應中pH的變化如圖所示:

  8.***2013•德州中考***以下兩幅微觀示意圖揭示了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圖①表示的是化合反應

  B.圖①表示的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C.圖②說明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反應生成了H2O

  D.上述兩圖說明化學變化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會發生變化

  【解析】選B。本題以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為背景,考查對化學反應型別及實質的判斷。圖①中的反應物有兩種,而生成物只有一種,屬於化合反應;圖①中兩種反應物均屬於單質,元素的化合價均為0,而生成物屬於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為0;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其實質是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會發生改變。

  9.“生活無大事,處處有化學”,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①夏季蚊蟲叮咬後,塗抹肥皂液可緩解痛苦;

  ②胃酸過多的人,可飲用氫氧化鈉溶液保健;

  ③家庭煤氣洩漏,立即開油煙機排氣。

  ***1***以上做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列舉生活中的一錯誤做法並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知識為主題,考查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相關做法的分析能力。①蚊蟲叮咬後,蚊子會分泌一種酸性液體,肥皂液顯鹼性,可以酸鹼中和減輕疼痛。②氫氧化鈉溶液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飲用。③煤氣洩漏時立即開油煙機,可能會出現電火花,容易發生危險。

  答案:***1***① ***2***舉例:冬季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爐邊放一盆清水。因為一氧化碳既不溶於水也不與水反應,因此不能除去一氧化碳***答案不唯一***

  10.酸鹼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如圖所示是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示意圖。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A中溶液呈________色,C中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稍過量***呈________色。

  ***3***該實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棒在該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常見儀器的名稱、酸和鹼與指示劑的反應和有關的化學方程式。***1***圖中的儀器①是滴瓶,②是燒杯;

  ***2***酸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所以 A中溶液呈無色,鹼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C中溶液呈鹼性,所以C中溶液呈紅色;***3***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4***玻璃棒在該實驗中的作用是攪拌,目的是使鹽酸與氫氧化鈉充分反應。

  答案:***1***滴瓶 燒杯

  ***2***無 紅

  ***3***NaOH+HCl====NaCl+H2O

  ***4***攪拌 使鹽酸與氫氧化鈉充分反應

  11.***2012•河北中考***在學習“酸鹼中和反應”時,老師給大家變了一個魔術——使“水”變色的杯子。操作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

  老師揭祕:空杯子底部事先塗抹了某種無色液體,無色的“水”是事先用兩種無色溶液混合而成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杯子”內塗抹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

  ***2***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終溶液為無色,能否說明該溶液一定呈中性?_____***選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氫氧化鈉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2***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中性物質氯化鈉和水。

  ***3***酚酞試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現無色。

  答案:***1***氫氧化鈉***NaOH***

  ***2***NaOH+HCl====NaCl+H2O***答案合理即可***

  ***3***不能 酚酞試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呈現無色

  12.***2013•棗莊中考***

  用質量分數為5%的稀鹽酸和10%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實驗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鹼度變化如圖所示:

  ***1***該實驗是將_____________***選填“稀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

  ***2***當加入溶液的質量a為20 g時,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解析】本題結合中和反應考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認真分析pH的變化影象,找出酸和鹼恰好反應的點。***1***溶液的pH逐漸升高,說明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稀鹽酸中。***2***由影象可知,當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20 g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20 g×10%=

  2 g,根據該質量可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質氯化鈉的質量。

  答案:***1***氫氧化鈉溶液

  ***2***解:設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為x

  NaOH + HCl ==== NaCl+H2O

  40 58.5

  20 g×10% x

  40/58.5=20 g×10%/x

  x=2.925 g

  答: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925 g。

  以下是某市實驗操作考查的內容,請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目的】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且生成了新物質;

  【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藥品儀器】

  【實驗步驟】

  ①取________***選填“A”或“B”***中試劑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

  ②用________***填圖中儀器對應字母***向①中溶液滴加稀鹽酸,直至紅色消失;

  ③向②中溶液繼續滴加過量稀鹽酸,溶液保持無色;

  ④用F蘸取③中溶液,在酒精燈上灼燒,有白色固體產生。

  【思考拓展】***1***步驟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不使用酸鹼指示劑,進一步確認步驟④中的白色固體不是氫氧化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酚酞試液在不同pH時的變色情況如下表。某同學發現:向某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後,溶液顯無色;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先變紅,後褪至無色。你認為該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酚酞試液顯無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寫出簡要的操作步驟與現象***:_________________。

  pH <8.2 8.2~10.0 >10.0

  顏色 無色 紅色 無色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實驗設計等知識。【實驗原理】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發生的是中和反應,生成物為氯化鈉和水,其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實驗步驟】①因為盛放鹼溶液的瓶塞不能用玻璃塞,故A瓶盛的是氫氧化鈉溶液,B瓶盛的是鹽酸;又因為酚酞的變色是遇酸無色,遇鹼變紅色,故取A中試劑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②用膠頭滴管滴加鹽酸,圖中屬於膠頭滴管的是G。【思考拓展】***1***步驟③的目的是充分反應掉氫氧化鈉;***2***因為氫氧化鈉在溶解時放熱,而氯化鈉在溶解時沒有溫度的變化,故可取少量水將其溶解,測量溫度的變化;***3***由酚酞試液在不同pH時的變色情況可知,該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酚酞試液顯無色的原因可能是濃度過大;為了證明這個猜想,我們可以取少量的濃氫氧化鈉於燒杯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試液,如果顏色為無色,然後用水稀釋,顏色變為紅色,則證明猜想正確。

  答案:【實驗原理】HCl+NaOH====NaCl+H2O

  【實驗步驟】①A ②G

  【思考拓展】***1***充分反應掉所有的氫氧化鈉

  ***2***取少量水將其溶解,測量溫度的變化

  ***3***濃度過大 取少量的濃氫氧化鈉於燒杯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試液,如果顏色為無色,然後用水稀釋,顏色變為紅色,則證明猜想正確。

""的人

1.2016初三化學中考模擬試卷

2.初3化學上冊練習題及答案

3.初三化學奧賽題及答案

4.初三上冊化學《走進化學世界》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