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調整中考備考狀態三篇章
初三生要調整好狀態,從智力、心力和體力三方面做好充足準備,迎接中考。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學習篇
新年開始,初三生基本完成了新課的學習,進入總複習階段。專家提醒,初三生新年要制訂一個總的複習計劃,對每一科有一個細緻的安排。
偏科的初三生要在新的一年及時糾偏,針對自己的強勢和弱勢合理安排時間。在這個寒假,初三生可將課本按章節複習一遍,確定薄弱環節,以便制訂複習計劃。學有餘力的考生還可嘗試做幾套模擬練習題。
複習時,不管考生學習成績如何,都要強調基礎,尤其是平時成績較好的考生,更不能忽視基礎知識。初三生還要學會思考,對學習方法進行分析總結,每做一道題,要仔細思考解題過程,歸納解題方法,不要只顧埋頭做題。
心理篇
期末考試後,寒假將至。在這段時間裡,一些初三生的心理、學習狀態容易出現變化。對此,專家說,初三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效果會互相影響,比如有沒有學習的信心、恆心,能不能抵禦玩的誘惑,承受學習壓力,正確處理青春期問題等,這些都是心理方面的實際問題。
專家說,安排好學習計劃和目標,有利於保持良好的心態。放假過年時,初三生容易放鬆,開學後有些人會發現自己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成績下降、心情容易鬱悶,若把這種狀態持續到初三下學期的學習中,會形成壓力更大、成績不理想、挫敗感加重的不良迴圈。因此,在寒假這個緩衝期裡,考生要做好複習計劃,從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身體篇
5月,初三生將迎來中考體育測試。從測試專案中可以看出,中考體育測試重點考查考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需要考生長時間、有計劃地堅持鍛鍊。
體育老師說,現在距體育測試不到半年時間了,各項測試水平較低的考生,要及時為自己安排一個短期有效的鍛鍊計劃,找出體育成績不好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平時鍛鍊少,就要加強練習。
除了體育鍛煉外,中考生平時的飲食也很重要。備考期間,複習任務繁重,考生大腦處在高度緊張狀態,身體能量消耗多,食慾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規律被打亂,身體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好這個階段的飲食,對保證考生的身體健康和使大腦處於良好狀態極為重要。
專家提出,備考階段飲食有三需四忌,即需多喝水,需多吃果蔬,需少食多餐;考前食譜忌大變,忌減主食,忌多飲咖啡,零食忌油炸、膨化類。
【推薦閱讀】初三家長必看:正確面對中考孩子壓力大的問題
問題一:馬上要中考了,孩子永遠急在心裡,就是沒行動,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忍不住的囉嗦,卻是無濟於事,怎樣能正確和孩子溝通呢?
進入中考衝刺階段,孩子家長都會有緊迫感,只是表現形式可能不一樣,您說的這種情況是特別典型的。既然知道囉嗦無濟於事,咱就無論如何要忍一忍,完全不說可能做不到,但是能少囉嗦一句就一定要少囉嗦一句,避免引起孩子的厭煩,事與願違起反作用就更不好了。
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習時間已經很長,不能說他“永遠沒行動”,只是在家裡的表現離家長的期望有距離,希望他更用功更抓緊時間而已。可是,孩子真的在行為上表現出緊張情緒來,家長可能又會有另一種擔心了。不妨儘量放鬆心態,多說減壓加油的話,少說批評指責的話,也可以聊聊學習以外的話題,即使“囉嗦”也應 該是孩子能夠做到的提醒和建議,不能要求太高,否則不僅讓孩子反感,而且會影響他的信心認為“我總是達不到你們的要求”“我怎麼做你們都不滿意”,那他不就更不行動了?
問題二:孩子平時在學校測驗一直都不錯,但是每次到了期中、期末考試就掉鏈子。是不是心理素質太差了,怎麼樣可以改善呢?
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孩子有考試焦慮,如果這種經歷重複多了,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心理暗示,一到大考就失常。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向解決青少年考試焦慮比較有經驗的心理老師尋求幫助;另外父母也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是不是也關注較多,無形之中給孩子帶來了壓力。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在意學習成績,孩子才會更在意。
問題三:當考試成績有明顯下滑***突然間的下滑***孩子心情也不佳,導致後面幾次測試都有波動。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哪些安慰的話和行動能讓孩子重拾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首先要沉住氣,幫孩子認真分析成績下降的原因,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把它向積極方向引導,努力把壞事變成好事。因為現在的所有考試都是 中考檢驗和演練的過程,是幫助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分析試卷中的錯誤型別,哪些是可以不錯的,哪些是錯了這一次下次就不會再錯的,哪些是大家都錯了,錯了也不必太在意的,然後重新計算出孩子在這張卷子上有希望拿到的最高的分數,也就是最大的潛力分數是多少,從而激發孩子發揮自己最大潛力的信心。
而且,這段時間所有的考試也是鍛鍊孩子應考心態的重要時刻,把考場上可能遇到的問題都想到,比如其中一門沒有發揮好,不要影響下一門的考試,等等,這 些問題有了思想準備和經驗教訓,對真正上考場時的積極應對心態也是會有幫助的。
問題四:馬上就是長沙四大名校的理實班考試了,這次考試對學生來說很重要,但小孩還是一點不懂,完全沒有任何緊迫感。那麼考試前,該不該跟孩子說這次考試的重要性呢?
我覺得可以提醒孩子這次考試的重要性,但是你覺得講過之後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嗎?孩子怎麼理解這件事情不是我們可以完全左右的,如果過於強調這次考試 的重要,搞不好我們傳遞的只有焦慮和壓力,反而會影響孩子正常發揮呢?所以,我建議問問孩子,如果有推優的機會,他願意不願意爭取一下,如果他願意,那就 提醒一下這次考試就是機會,讓他自己決定該怎麼辦。而不要單純從家長的角度來說,這個機會很重要,你必須如何如何。這樣溝通試試看吧~~
問題五:初三女生,不擅長理科,也一直補習,但就是上不去,理科作業最後做,甚至是偷偷的把理科作業藏起來。她是越做越沒信心,做家長的,有哪些方法幫助孩子嗎?
這屬於孩子學習心態上的問題,對理科學習有畏難情緒,信心不足,消極迴避,所以單純補習學科知識不能解決孩子的學科學習問題,需要綜合調整,最重要的 是幫助孩子逐步減輕對理科學習的畏懼感,這方面可能需要藉助專業的學習能力輔導老師的幫助,讓專業的老師發現和激發孩子的理科學習潛能。比如,也許孩子不擅長理科學習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沒興趣沒動力,一部分是沒找到正確的方法,還有一部分是由此而來的知識漏洞所造成,那就要有針對性地來調整。當孩子產生了學習興趣和動力、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就會對學習產生明顯的積極影響,再來彌補知識漏洞,效果就會好的多。
問題六:家長會忍不住的焦慮,怎麼不讓家長的焦慮影響到孩子。
家長的焦慮一般都是通過表情和語言傳達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在內心做自我調整,放鬆心態,這一點除了觀念調整之外,可以通過一些心理訓練做到。即使心態難免還有些焦慮,在行為上也可以做出一些調整。
比如:當你意識到自己又開始焦慮時,馬上照一下鏡子,看看自己鏡中的表情,估計那表情自己都不會舒服,呵呵,眉頭緊促,面部肌肉僵硬,可能嘴角也是下拉的,那孩子學習一天疲憊地回到家裡,看到父母這樣的表情,可想而知會是什麼感受。所以,多對孩子笑一笑吧,當然希望那是親切溫暖的笑臉,虛假的笑臉孩子也同樣會敏感到的。
另外,在對孩子說話時,有意識地適當降低聲調和音量,放慢語速,也很有效,不妨試一試。這樣的語音語速自然會讓人感覺情緒比較平和一些,可以減少語言中的壓迫感和焦慮感,更容易讓聽者接受。
當然,對孩子說話的內容也很重要,少說正確的廢話,多說給孩子信任和理解的話,孩子內心比較安靜愉悅時,他的學習效率才可能更高。
問題七:快中考了,孩子還喜歡拿著手機玩,該如何解決孩子手機控的問題?
先問一下,孩子每天大約有多少時間在玩手機,是否已經明顯影響到學習了呢?
玩手機可能只是孩子緊張學習之餘調節情緒,放鬆心情的一個渠道,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自己有節制,或者能聽從父母建議適當控制用手機的時間,我建議在 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強行阻止,否則有可能帶來副作用。父母要用體諒、商量的態度和孩子交流這件事,懂道理的孩子一般都能夠理解並自願減少手機時間。
我最近接待過一個初三男孩媽媽的諮詢,孩子成績本來不錯,就是因為學校老師聯合家長沒收了他的手機,用心良苦,但態度比較生硬,結果孩子產生嚴重牴觸 情緒,不再與父母講話,學習態度和動力嚴重受挫。現在手機已經還給孩子,但孩子初三上學期的學習明顯受到影響,現在親子關係也尚未完全恢復,學習狀態也仍 在調整之中。雖然這起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這的確是個值得借鑑的教訓。
問題八:小孩現在不好管了,說重了不好,不說又不行,真不知道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家已經有挺充分的討論了,我看到有兩位家長的意見比較有代表性。一位家長說:“該管的還得管,管你開不開心。我一直跟女兒說,我們還不開心 來,有誰來安慰。...”另一位家長說:“……孩子如果在溝通中表現出不認同,有反對,馬上剎車,要讓他表達他的意思,全部聽完,然後再解釋自己的想法, 取得共識。一次不夠,不要急於求成有結果,還可以來第二次,第三次,總能走到一起的。以後孩子越來越大,碰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不要再家長制了,這是走不 通的一條路,他們是90後。”
我比較認同後面這位家長的意見,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還有許多家長可能會是第一位家長的心態,我同意“該管的還得管”,但是該管什麼,不同家長就會 有不同標準了,確實該管的事情也要管的得法,“管你開心不開心”——這就有點冒險了。因為孩子的個性特點不一樣,承受能力不一樣,這種方法有的孩子管用, 有的孩子可能就是反作用。最簡單的一個標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想自己像孩子這麼大的時候,怎麼管有用,怎麼管沒有用,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標 準。
越是在壓力大、心理緊張的時候,保持愉悅平和的心態越重要,這種心態才會有助於孩子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和考試中的正常發揮,特別是對那些心理承受能力本來就比較弱的孩子,更不能“管你開心不開心”。
當然,對這位家長來說,如果孩子如果能認同爸爸的觀點,你們能夠達成一致,能對孩子有正面促進,那就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