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考前衝刺輔導

  中考即“初中畢業和高中階段招生考試”,是選拔考試,但又是建立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選拔;中考要考慮初中學生升入高中後繼續學習的潛在能力,但高中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的範疇。因此,中考既要堅持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堅持考查學科能力。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中考語文考前衝刺相關輔導。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古詩詞賞析方法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鑑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鬱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悽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

  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淨、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淒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2、常見的表現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

  2***描寫手法主要有:託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像、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徵、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於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鬱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


  :記敘文語言特色

  語言特色,又稱語言特點,泛指一切語言相別於其它語言的風格特點。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使被選用的交流方式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就是語言特色形成的基礎。

  分析文章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文為主.兼用描寫、議論、抒情。
 

  記敘文的表現手法是多方面的:

  1.記敘文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分兩大類:一是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一是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描寫有正面也有側面描寫,描寫有的結合各種修辭手法作生動、形象的描寫以突出強調描寫的物件,有的則是運用白描,使文字樸實、簡練、乾脆。

  2.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3.記敘文中的語言特色,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或樸實或生動;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閱讀時要細加體會。

  4.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裡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

  這些差異中,常見的有書面語和口語的差異,文體的差異,不同學科語言習慣的差異,地域文化及語種的差異,等等。在程式語言中,由於不同的架構,使程式語言間也存在語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