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市中考歷史考前衝刺試卷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不過,對於歷史的學習,在小編看來,想要提升自己的歷史學習成績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多做試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2017年

  選擇題

  電影《斯巴達克斯》再現了爆發於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隸大起義。這次大起義沉重打擊了

  A.羅馬共和國 B.雅典城邦

  C.古塊及王國 D.羅馬帝國

  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在其長詩《神曲》中為當時的教皇在“地獄”火窟裡預留了一個位置。這反映了但丁

  A.善於創作神話 B.反對封建神學

  C.逃避現實生活 D.弘揚古典文化

  17世紀中期開始,人類歷史上三次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先後在英國、美國和法國爆發。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響是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B.實現了新興國家統一

  C.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D.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19世紀中後期,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其實行“廢藩置縣”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強中央集權 B.消除封建殘餘

  C.積極對外擴張 D.發展近代工業

  飛上天空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幫助人們實現這一夢想的動力機是

  A.蒸汽機 B.電動機

  C.內燃機 D.計算機

  《凱歌悲壯》一書認為:蘇俄***蘇聯***在1921—1927年允許多種經濟並存,是歷史上的“退卻年代”。“退卻”是指

  A.實行新經濟政策 B.實現農業集體化

  C.“斯大林模式”形成 D.戈爾巴喬夫改革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歐盟成立,俄羅斯走出低谷,“東方巨龍”騰飛。這反映了

  A.國家之間的對抗加劇 B.多極化趨勢最終形成

  C.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 D.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

  到2000年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了112個月,超過了美國曆史上任何一次增長期。與此同時,美國經濟保持著較低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率。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羅斯福新政的影響 B.美蘇爭霸開始

  C.科索沃戰爭的刺激 D.新經濟的推動

  被譽為“畫中蘭亭”的《富春山居圖》,因故一分為二,分別存於大陸和臺灣。2011年6月,兩部分畫作在臺灣同時展出,實現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兩岸政治經濟交流成常態 B.海協會與海基會開始對話

  C.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 D.兩岸分離阻礙了文化交流

  1972年,有人對尼克松說:“從1950年到1971年,華盛頓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國的還多。”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國奉行和平處交政策 B.蘇聯干涉新中國外交

  C.中美之間沒有共同的利益 D.美國政府敵視新中困

  漢代經學大師鄭玄遊學十餘年,回到家鄉設壇講學,造福桑梓。他的主要貢獻是

  A.宣傳道家思想 B.註釋《墨子》

  C.傳播儒家學說 D.編輯《鄭志》

  “農聖”賈思勰的《齊民耍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B.畜牧業居於生產主導地位

  C.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D.濰坊成為當時的經濟中心

  在歷史長河中,一些重大史實歷經時間考驗,成為歷史發展方向的標誌。能夠體現這一含義的是

  A.秦滅六國,統一天下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開創科舉,選官取士 D.廢除行省,設立三司

  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詩句是

  A.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C.日本晃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D.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辛亥革命後,譯著《平民政治》更名為《共和政治》,《國粹學報》改名為《共和雜誌》後暢銷不衰。這主要反映了當時

  A.書籍報刊出現更名熱潮 B.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

  C.宣傳共和報刊大量創辦 D.封建主義退出歷史舞臺

  21世紀線上題庫: 免費

  “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王盡美與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A.開馬克思主義傳播之先河 B.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

  C.使中國首次出現革命政黨 D.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中小學線上題庫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裡,是什麼力量把中華民族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奔向一個目標?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對“長征精神”理解正確的是

  ①革命英雄主義 ②革命集體主義 ③革命樂觀主義 ④個人自由主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月裡來是新春,趕上了豬羊出了門,豬哇羊哇送到哪裡去?送給那英勇的八路軍

  軍。”與這一歌謠體現了同一時代主題的是

  A.武昌起義 B.臨朐五井戰役

  C.濰縣戰役 D.遼瀋戰役

  綜合題

  ***16分***沿著以絲綢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由此展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漢代***絲綢之路以商隊運輸形式從中國到古羅馬,連線了歐亞大陸的兩端。絲綢之路流通著大量的、品種多樣的手工業品和農產品。商人、傳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帶著他們的信仰、價值觀念和宗教信念來自遠方。

  ——《新全球史》

  據材料一,概括漢代絲綢之路的主要作用。***6分***

  材料二 中國絲綢從海路外傳雖然開始很早,但只限於官方貿易。到宋代,除官方絲綢貿易外,民間商人向海外進行絲綢貿易的,也蓬勃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

  據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絲綢貿易有什麼新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出現新變化的政策原因。***4分***

  材料三 鄭和七下西洋,海上絲繃之路盛極一時。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換取當地的特產或饋贈當地的國王,與當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無。不佔別國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財富。

  ——《鄭和下西洋——偉大的和平使者》

  據材料三,鄭和與海外各國交往有什麼特點?產生了什麼積極影響?***6分***

  ***14分***近代列強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苦難。中國人民積極尋求擺脫苦難的答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材料一中,“這場戰爭”是指什麼?“界碑”的含義是什麼?***4分***

  材料二 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開啟大門,……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連鎖反應。

  ——《全球通史》

  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認為列強侵華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材料三 不平等條約的這一個世紀對她來說特別殘酷,中國……渴望付出雙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進,並獲取新的資源,比如俄文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寶鑑。

  ——《文明史綱》

  據材料三指出,“這一個世紀”中反映中國“‘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獲取馬克思列寧主義寶鑑”促使中國革命發生了什麼變化?***6分***

  ***14分***歌曲和口號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風貌的反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社會主義好》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地上流行的歌曲,歌詞為: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建設高潮。

  ——百度百科

  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歌曲《社會主義好》流行的歷史背景。歌曲表達了當時人們怎樣的情感?***7分***

  材料二 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進喜

  材料二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時有何意義?***4分***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三中“畫了一個圈”有什麼重大影響?***3分***

  ***16分***遠離戰爭,擁抱和平,是全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沒有戰爭,世界將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戰爭中得到發展的是人類的最高貴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於職責,以及甘冒生命危險的自我犧牲。

  ——“一戰”時德軍參謀總長毛奇的言論

  你認為材料一中毛奇的言論是否正確?結合“一戰”的史實說明理由。***6分***

  材料二 彩虹有很多顏色,各不相同,但它們能混成一條燦爛奪目的彩練。……我們各國不同的理想是可以匯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團結一致地為我們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採取行動。

  ——“二戰”期間羅斯福的演講

  據材料二,概括羅斯福的觀點。“二戰”中哪一史實能證明這一觀點?***4分***

  材料三 由於現實中一直存在著嚴重的大國強權主義,由於歷史造成的嚴重的不合理的國際秩序,還由於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後國家剛剛獲得獨立,它們仍然需要加強自己的主權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使得國際杜會變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並不太平。

  ——《血碑——震撼全球的兩次世界大戰》

  ***3***據材料三,你認為怎樣才能維護世界的和平?***6分***

的人

1.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2套

2.2016年鹽城歷史中考模擬試卷答案

3.2016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4.中考數學考前衝刺練習題帶答案

5.2016年中考語文衝刺複習試卷

6.江蘇宿遷市中考歷史模擬考試試卷

7.中考語文衝刺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