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化學知識點

  化學是一門記憶加實驗的科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中和反應巾放出的熱量為***m1+m1***·c·***t1-t2***,其巾溶液的比熱容c是已知的,對於給定的反應物的質量m1和m2也是定值,這樣求算出的中和熱是否接近 57.3kl·mol-1,取決於溶液溫度的變化。

  2.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應把好兩關:①隔熱關。如:小燒杯周圍的泡沫塑料要填滿;蓋板上兩孔只要正好使溫度計和環形玻璃攪拌棒通過即可;倒人NaOH溶液要迅速等,儘可能減少實驗過程中熱量的散失。②準確關。如:配製溶液的濃度要準;NaOH溶液要新制,因為久置的NaOH溶液可能變質導致濃度不準;量取液體體積時讀數要準;對溶液溫度要讀到最高點。

  3.在稀溶液中,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時的反應熱。

  4.中和熱是以生成1molH2O為基準的,因此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水的化學計量數為1,酸、鹼的化學計量數可以為分數

  ***二***

  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

  強鹼性:

  氫氧化鈉溶液是常見的強鹼,具有鹼的通性:

  ①使酸鹼指示劑變色:能使石蕊溶液變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

  ②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NaOH+HCl=NaCl+H2O

  ③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鹽和新鹼;2NaOH+CuSO4=Cu***OH***2↓+Na2SO4

  ④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2NaOH+CO2====Na2CO3+H2O

  腐蝕性:

  氫氧化鈉對玻璃製品有輕微的腐蝕性,兩者會生成矽酸鈉,使得玻璃儀器中的活塞黏著於儀器上。如果以玻璃容器長時間盛裝熱的氫氧化鈉溶液,會造成玻璃容器損壞。

  ***三***

  元素週期表編排原則:

  ***1***把電子層數相同的各種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至右排成橫行。

  ***2***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縱行。

  注意:①元素週期表是元素週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相互聯絡的規律。

  ②歷史上第一個元素週期表是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礎上排成的,他將元素按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並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一個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