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素養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努力培養好學生的素養,讓他們成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學生的素養之悉心引導

  良好的班風學風,是學生養成良好素養的支援力量。我們培養學生們的好素養一定要注意形成一個良好的集體輿論與班風學風。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中,根據是非標準進行褒貶,該肯定的就肯定,並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勵;該否定的就否定,並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教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全班形成一種能夠扶持正氣、伸張正義、制止錯誤思想、阻止不道德現象的集體輿論。這種良好的風氣,不是班主任的單向灌輸,而是建立在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正確認識與言論的基礎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對全班學生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約束力。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素養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從生活素養抓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的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學習用品擺放,坐立姿勢端正,作業書寫規範,放學站路隊……這些看似平平常常

  培養學生的素養之認識自我

  素養的培養越早越好,須從接手班級的第一天開始,從頭抓起,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學生的坐、言、走、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師生初次接觸,班主任必須讓學生感受到對他們良好素養養成的重視。期間,班主任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儀容著裝,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力求不漏。如誰說話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誰字跡工整美觀;誰衣著整潔得體等。同時還要不點名地指出同學身上的不足,兩相對比,該選擇怎樣的素養一目瞭然。教師還要抓住時機,根據學生的不同成長階段不斷地提出素養養成的新要求,還可以用我們自己的體驗或名人養成好素養的故事來激發兒童努力養成好素養的熱情。

  “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著重要而崇高的地位,學生對自己喜愛與崇拜的教師的言行都容易進行模仿,所以教師平時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時時為學生做表率,尤其要注意行為與生活細節。在培養兒童良好素養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於學校教育的作用,教師要負起指導家庭教育的責任,只有家校配合,家校教育目標與教育要求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實效。家長在家裡除了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之外,還要以身作則,儘量用自己好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只是要求孩子。

  培養學生的素養之榜樣帶領

  班級工作千頭萬緒,但並非雜亂無章,有許多程式性的工作,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不斷重複操作,尤其在學生的素養養成方面更是需要抓反覆,反覆抓。在學生充分參與討論、實踐的過程中,班級的各項常規制度應運而生,如《家庭作業制度》、《值日生制度》、《晨讀制度》、《班幹部職責》等,這樣實現了班級的精細化管理,讓班級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讓學生明確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做好了會怎麼樣,違反了紀律會有怎樣的後果。這些制度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素養的養成是建立一條“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主體體驗是良好行為素養“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最佳方法。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組織一些相關的有趣活動,抓住兒童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身的典型事例,幫助孩子體驗“好素養讓自己嚐到甜頭,壞素養使自己吃到苦頭”。

  培養學生的素養之鼓勵與加油

  改變不良的素養與建立新的良好素養是一個相當艱鉅的過程,養成良好素養不能一蹴而就,學生素養的形成有個過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與不良素養作鬥爭,自覺地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自己的好素養,確保每一位同學的素養養成在嚴格的自律與他律的約束下進行。學生養成良好素養的過程中,他們的付出、努力需要及時得到老師的承認,需要老師不斷的鼓勵,增強學生成功的快感,從而有利於學生良好素養的進一步養成。

  敏銳地發現兒童不良行為的苗頭,及時教育,及時矯正,不讓不良行為發展成不良素養。教師與家長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說謊、第一次罵人、第一次不做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發生錯誤時不能引起教師、家長的足夠重視並及時糾正,等孩子已經形成固定素養了再改正難度可就大了。養成素養的過程中,兒童的行為常有反覆,教師與家長要“抓反覆,反覆抓”。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素養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這個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素養比喻為一根繩索,每次行為的重複,就相當於又為它纏上了一股繩索。所以,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良好素養的培養時,也要根據孩子的特點,注意教育的重複性和反覆性,不要抱著一蹴而就和急於求成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