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螳螂捕蟬》優秀的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能聯絡課文的語言環境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寓言藉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後隱患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故事
2、請大家回憶一下,什麼是語言故事?
***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揠苗助長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寓言故事,題目是——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自學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正音
勸阻瞄準毫不介意螳螂捕蟬隱伏念頭不堪設想乘虛而入
侍奉固執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諸侯得獎
2、理解詞語意思
諸侯:古代帝王統轄下的列國君主的統稱。
毫不介意:一點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記在心裡。
不堪設想: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向很壞、很危險的方向發展。
禍患:禍事;災難。
四、理清課文脈絡
1、再讀課文,按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固執得不聽勸阻。
第二段***2—11***:寫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講述“螳螂捕蟬”,巧妙地勸說吳王。
第三段***12***:寫吳王終於明白過來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讀明白了什麼?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麼?
***2***大臣們的意見正確、考慮周到。
***3***吳王主觀、專橫。***說說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3、指導讀
4、齊讀
六、作業
1、描紅
2、家作:抄詞、默詞、朗讀課文。
《螳螂捕蟬》教學設計***二***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練習複述課文。
一、聽寫幾組詞語
1、師:這節課先請同學們聽寫幾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同學們仔細聽,記住了再寫下來,邊寫邊想這幾組詞有什麼聯絡?
蟬悠閒自由自在
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
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著彈弓瞄準
正隱伏著禍患
2、出示詞語,自己批改,全對的打“A”,錯的在旁邊訂正,統計對錯。
二、講故事
1、師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不聽大臣的勸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誰再來勸他,他就處死誰,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在花園裡給吳王講了這麼一件事,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是怎樣一件事。老師講完要請同學們來講。
2、師出示:圖***1***,示範講故事
3、指一名同學講
師:故事講完了,誰記住了能講這個故事,可以看看我們剛才默的幾組詞,其他同學仔細聽,等會兒請你們評一評這位同學講得怎麼樣?***學生評價後,再請另一位同學講***
4、小結,引出成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板書***
雖然黃雀在螳螂和蟬的背後,但它也沒有想到自己背後還有一個少年。所以,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伏著禍患呢!
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成語所寓示的一個道理。
三、學習課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給吳王講這麼一個故事,那麼他只是為了講這個故事嗎?***不是的,為了勸諫吳王***
2、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請你仔細地讀課文,想象當時他的神態、動作
***1***自由讀,
***2***指名讀,再評議
***3***同桌分角色讀,可加上動作
***4***推薦全班演一演***有什麼建議***
四、明理
1、少年給吳王講故事的目的達到了嗎?
2、從哪裡看出來的?***恍然大悟***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說說詞語的意思
***3***吳王徹底明白了什麼?聯絡前文想一想。
五、總結
1、學到這裡,你對吳王有什麼瞭解呢?
***1***固執
***2***知錯就改
2、小結:是啊,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都應該一分為二,正確地看待。
3、那你們覺得這位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機智、聰明。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故事勸吳王,讓固執的吳王聽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後來,人們把它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隱伏的禍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它,記住這個道理。
《螳螂捕蟬》課文閱讀推薦: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譯文:
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他對左右的人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說吳王放棄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說,就拿著彈弓,帶著彈丸,一連三天早晨,在王宮後面的花園裡走來走去,露水打溼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吳王問他:“你這是為什麼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溼了。”少年說:“園中有棵樹,樹上有一隻蟬,它停在高高的樹上不停地歌唱,飲著露水,不知道有隻螳螂在它身後想吃掉它;螳螂屈著身子靠近蟬,想捕捉它,卻沒想到黃雀就在自己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有人在樹下舉著彈弓瞄準自己。這三個小動物,都力求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它們身後隱伏的禍患。”吳王想了想說:“你講得很好!”於是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