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階財務管理心得

  學習高階財務管理會有什麼心得體會呢?如何寫一篇關於學習高階財務管理的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你帶來的“”,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篇1:

  本學期我們財務管理專業在馬德林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高階財務管理》這門課,獲益匪淺。

  由於馬老師在國外學習第七週才回來,所以我們的課程也是從第七週正式開始。前面幾周,我們都在好奇高階財務管理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馬老師循序漸進地慢慢走近神祕的《高階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中,老師將這門複雜的課程學習內容用最簡單明瞭的案例教授給我們,使我們從各個角度瞭解了財務管理這門課程。下面談談我個人學習這門課程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對財務控制的進一步認識財務控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它是運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式,通過規範化的控制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現就財務控制的作用談一點自己的看法。財務控制必須以確保單位經營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資訊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目的。財務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助於實現公司經營方針和目標,他既是工作中的實時監控手段,也是評價標準;二是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業務經營資訊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財務控制的侷限性:良好的財務控制雖然能夠達到上述目標,但無論控制的設計和執行多麼完善,它都無法消除其本身固有的侷限,為此必須對這些侷限性加以研究和預防。侷限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成本效益原則的侷限;二是財務控制人員由於判斷錯誤、忽略控制程式或人為作假等原因,導致財務控制失靈;三是管理人員的行政干預,致使建立的財務控制制度形同虛設。

  二、CFO在現代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的加快,公司經營管理環境的變化,以及資訊科技的廣泛應用,CFO***首席財務官***更多地參與公司戰略規劃,預算的編制與實施,業績管理,重大購併等重要領域活動,他們作為CEO***執行長***的真正合作夥伴,列入高層管理者的行列。新形勢下CFO的作用和技能的變化是建立在企業管理環境變化的基礎上。

  在現代企業中,CFO應具有全域性和未來意識,積極參與企業戰略的制定。以往的企業管理是將企業的活動分成多種職能如生產、財務、市場營銷等,對不同的職能實行不同的管理,即所謂的“職能管理”,這種職能管理使得傳統的財務總監的工作侷限於財務會計部門的工作,對企業財務部門以外的生產經營活動不熟悉也不關注。而戰略管理是以企業的全域性為物件,根據企業總體發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管理的是企業總體的活動,所追求的是企業總體效果及長遠利益。企業戰略管理涉及到大量的資源配置問題,有些資源要在企業內部進行調整,或者從企業外部進行籌集,財務總監應具有對企業的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和合理配置的能力,同時,在未來迅速變化和競爭性的環境中,還應經常考慮對未來的變化採取預應性的措施,對年度預算作必要的調整,以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施和實現。

  現代企業的CFO還應具有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經營成果的不確定性。隨著企業參與市場的程度不斷加深,市場機會越多,風險也就越大。影響企業財務經營成果的因素可分為市場因素和非市場因素,即企業財務風險由市場風險和非市場風險組成。市場風險主要包括資本市場、原材料市場、勞動力市場以及產品銷售市場等風險,非市場風險主要包括企業交易對手的信用、企業內部管理、交易法律合同等風險。隨著高新技術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國際資本流動的加快,企業在研究開發投資專案方面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增大,發展的機會增多,要求管理者有更多的靈活性、選擇性和創新性。新形勢下的CFO要從傳統的財務工作中脫離出來,要有敢於揭示會計資料背後的問題和風險的勇氣,要“報喜也要報憂”,同時也要有足夠的信心去處理和解決公司的問題和隱患,避免公司錯失經營發展中的良機。

  此外,CFO必須具有團隊工作的能力,處理好與CEO合作與監督的關係。傳統的財務總監的工作重點是在會計核算工作上,由會計工作的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變,CFO已進入公司的決策層,參與公司對外投資、資金使用的排程、貸款擔保、資產重組等重大經營決策活動,在加強財務預算管理、內部會計控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CFO利用自己的專業經驗、分析能力、所擁有的資訊優勢和特殊組織地位,在多功能的團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CFO的職能和作用要得到很好的發揮,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處理好與CEO之間的合作與監督的關係。CFO首先應該是CEO的得力助手與合作伙伴,在日常管理中表現為上下級關係,在涉及到重大決策需要與董事會或股東溝通時,CFO則成為CEO的合作伙伴。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二者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保持工作目標的一致性並加強合作。

  三、企業集團最大的優勢與成敗因素企業集團最大的優勢體現為資源的聚集整合性與管理的協同性以及由此複合而生成的集團整體的競爭優勢。作為管理總部的母公司必須能夠充分發揮主導功能,並通過集團組織章程、發展戰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為集團整體及其各階層成員企業的協調有序執行確立行為的規範與準則;任何一個企業,若想加入集團,取得成員資格,必須首先以承認集團的組織章程、發展戰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服從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目標,接受管理總部的統一領導為前提,否則就不能被接納為成員企業。企業集團的成敗因素在於能否確立起兩條互動融合的生命線: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線與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線。兩條管理控制線依存互動,構成了企業集團生命力的保障與成功的基礎。

  四、企業集團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體制

  企業集團母公司或管理總部要想對子公司等成員企業進行有效的治理,確保財務戰略與財務政策的貫徹實施,必須能夠對子公司等成員企業保持有效的控制權為前提。在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制的企業集團裡,控制權研究的實質是產權結構或股權結構。在有關股權配置方面,母公司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充分發揮資本槓桿效應與確保對子公司的有效控制。彼此間存在著一個“度”的把握。同時,母公司欲對子公司實施有效的控制,一個基本前提是,母公司必須是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包括絕對第一大股東與相對第一大股東兩種不同的情形。而不同情形的第一大股東身份,控制權的穩定性、遭受的權力制衡程度以及資本槓桿效應也就各不相同。財務管理體制是企業管理當局或集團總部為界定各方面財務管理的責權利關係,規範理財行為所確立的基本制度,簡稱財務體制,包括財務組織制度、財務決策制度、財務控制制度三個主要方面。

  五、企業集團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的目標定位必須依託企業集團的戰略發展結構規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財務戰略實施策略也不相同。1、初創期財務戰略定位:在集團初創階段財務實力相對較為脆弱,為了更好地聚合資源併發揮財務整合優勢,應保持穩健原則。初創期財務戰略管理的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穩健與一體化。2、發展期財務戰略定位:應當採取穩固發展型的財務戰略。3、成熟期財務戰略定位:由於市場份額較大地位相對穩定,經營風險相對較低,應當採取激進的籌資、紮實的成本控制、高股利、現金性分配戰略。4、調整期財務戰略定位:採取財務資源集中、高負債率籌資、高支付率分配戰略。

  六、企業集團預算控制和投資政策

  預算控制不僅以市場預測為基礎,而且更進一步針對預測的結果及其可能的風險事先制定相宜的應對措施,從而使預算本身便具有了一種主動的反風險的機制特徵。透過預算控制的迴圈過程,企業集團將日益發現諸多裨益的取得已不單純地源於預算編制本身,而更主要地來自預算實施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以及因此不得不在強化溝通與協調過程尋得的答案。投資政策是管理總部基於集團戰略發展結構目標規劃,而對集團整體及各成員企業的投資及其管理行為所確立的基本規範與判斷取向標準,是企業集團財務戰略與財務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投資領域、投資方式、質量標準、財務標準等基本內容。

  七、企業集團固定資產投資政策

  在技術革命不斷進步、競爭風險日趨激烈的當今經濟社會,一個企業集團能否擁有先進的、高科技含量的固定資產,直接就意味著是否佔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同時企業集團還必須明確的是,即使是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裝置,一旦投資形成,便意味著該裝置的技術性能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始終停滯於當前水平上,在技術革命不斷進步的衝擊下,其原有的技術領先優勢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衰減,甚至淪為劣勢地位。為此,要求企業集團必須樹立危機意識可創新觀念,不斷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更新技術效能,以持續技術領先優勢推動強勁的市場競爭優勢。因而,關注技術進步,鼓勵並融通財力支援成員企業加速機器裝置等經營性固定資產的更新換代,是企業集團制定內部折舊政策必須考慮的一個首要因素。

  八、企業集團無形資產投資政策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商標、品牌、技術專利、專營特許權、商譽等。作為一種特殊資本,無形資產主要地表現在觀念形態上──存在的非"實體"性。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產是企業進軍市場的旗幟,和競爭制勝的"王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哪個企業或企業集團擁有了馳名商標、品牌,也就意味著居於了競爭的優勢,對市場空間的擴大和佔有率的提高發揮著巨大的功效。

  當今的國際社會業已進入了一個知識與技術不斷創新的時代。能否在培育、創造和創新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地維護自身的智慧財產權與技術專利,成為企業集團及其競爭對手保持並擴大競爭優勢的關鍵。

  九、企業集團融資政策與管理策略融資政策是管理總部基於集團戰略發展結構的總體規劃,並確保投資政策及其目標的貫徹與實現,而確定的集團融資活動的基本規範與取向標準,是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滿足投資需要,是企業集團融資管理的指導原則。要求總部在融資政策的制定上,必須以推動投資政策的貫徹實施為著眼點。應當在集團戰略發展結構的總體框架下,根據與集團核心能力、主導產業或業務相關的投資領域、投資方式、質量標準與財務標準的基本規範,通過計劃的形式,對集團整體及子公司等的融資規模、配置結構、融資方式以及時間進度等事先做出統籌規劃與協調安排,從而在政策上保障融資與投資的協調匹配。依據融資政策以及目標資本結構規劃,管理總部必須將未來計劃期內融資的總規模、來源性質、期限結構、時間進度等通過預算的形式確定下來,並對必需的融資成本、風險以及質量特徵實現加以規範,然後通過預算的細化,對融資活動進行具體的落實並控制實施。

  十、團隊合作的收穫

  整體上來說,高階財務管理這門課上課形式很好,不像別的課程都是老師一個人講,這門課老師和同學都上去講。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同學們可以更加深刻的學習,學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來。

  而且通過小組合作,我們每個人也學到了很多,比如說團隊合作能力,與別人交流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收穫了深厚的友誼。以上只是能歸納出來的心得體會,這門課對我的影響潛移默化的也許更多。我覺得學習任何課程,那些一開始沒有認識到的收穫可能在以後的人生中對你產生更大的影響。總之,學習了《高階財務管理》這門課,真的是受益匪淺。

  篇2:

  《高階財務管理》是我們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由張延波老師主編,課程中心內容主要是企業集團相關的財務管理策略與政策以及如何規範集團財務決策與控制而進行的全面系統研究。其具體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一、企業集團最大的優勢與成敗因素

  企業集團最大的優勢體現為資源的聚集整合性與管理的協同性以及由此複合而生成的集團整體的競爭優勢。作為管理總部的母公司必須能夠充分發揮主導功能,並通過集團組織章程、發展戰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為集團整體及其各階層成員企業的協調有序執行確立行為的規範與準則;任何一個企業,若想加入集團,取得成員資格,必須首先以承認集團的組織章程、發展戰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服從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目標,接受管理總部的統一領導為前提,否則就不能被接納為成員企業。

  企業集團的成敗因素在於能否確立起兩條互動融合的生命線: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發展線與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線。兩條管理控制線依存互動,構成了企業集團生命力的保障與成功的基礎。

  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體制

  企業集團母公司或管理總部要想對子公司等成員企業進行有效的治理,確保財務戰略與財務政策的貫徹實施,必須能夠對子公司等成員企業保持有效的控制權為前提。在以資本為紐帶的母子公司制的企業集團裡,控制權研究的實質是產權結構或股權結構。在有關股權配置方面,母公司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充分發揮資本槓桿效應與確保對子公司的有效控制。彼此間存在著一個“度”的把握。同時,母公司欲對子公司實施有效的控制,一個基本前提是,母公司必須是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包括絕對第一大股東與相對第一大股東兩種不同的情形。而不同情形的第一大股東身份,控制權的穩定性、遭受的權力制衡程度以及資本槓桿效應也就各不相同。

  財務管理體制是企業管理當局或集團總部為界定各方面財務管理的責權利關係,規範理財行為所確立的基本制度,簡稱財務體制,包括財務組織制度、財務決策制度、財務控制制度三個主要方面。

  三、企業集團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的目標定位必須依託企業集團的戰略發展結構規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財務戰略實施策略也不相同。1、初創期財務戰略定位:在集團初創階段財務實力相對較為脆弱,為了更好地聚合資源併發揮財務整合優勢,應保持穩健原則。初創期財務戰略管理的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穩健與一體化。2、發展期財務戰略定位:應當採取穩固發展型的財務戰略。3、成熟期財務戰略定位:由於市場份額較大地位相對穩定,經營風險相對較低,應當採取激進的籌資、紮實的成本控制、高股利、現金性分配戰略。4、調整期財務戰略定位:採取財務資源集中、高負債率籌資、高支付率分配戰略。

  四、企業集團預算控制和投資政策

  預算控制不僅以市場預測為基礎,而且更進一步針對預測的結果及其可能的風險事先制定相宜的應對措施,從而使預算本身便具有了一種主動的反風險的機制特徵。透過預算控制的迴圈過程,企業集團將日益發現諸多裨益的取得已不單純地源於預算編制本身,而更主要地來自預算實施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以及因此不得不在強化溝通與協調過程尋得的答案。

  投資政策是管理總部基於集團戰略發展結構目標規劃,而對集團整體及各成員企業的投資及其管理行為所確立的基本規範與判斷取向標準,是企業集團財務戰略與財務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投資領域、投資方式、質量標準、財務標準等基本內容。

  五、企業集團固定資產投資政策

  在技術革命不斷進步、競爭風險日趨激烈的當今經濟社會,一個企業集團能否擁有先進的、高科技含量的固定資產,直接就意味著是否佔據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同時企業集團還必須明確的是,即使是當前市場上最先進的裝置,一旦投資形成,便意味著該裝置的技術性能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始終停滯於當前水平上,在技術革命不斷進步的衝擊下,其原有的技術領先優勢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衰減,甚至淪為劣勢地位。為此,要求企業集團必須樹立危機意識可創新觀念,不斷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更新技術效能,以持續技術領先優勢推動強勁的市場競爭優勢。因而,關注技術進步,鼓勵並融通財力支援成員企業加速機器裝置等經營性固定資產的更新換代,是企業集團制定內部折舊政策必須考慮的一個首要因素。

  六、企業集團無形資產投資政策

  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商標、品牌、技術專利、專營特許權、商譽等。作為一種特殊資本,無形資產主要地表現在觀念形態上──存在的非"實體"性。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產是企業進軍市場的旗幟,和競爭制勝的"王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哪個企業或企業集團擁有了馳名商標、品牌,也就意味著居於了競爭的優勢,對市場空間的擴大和佔有率的提高發揮著巨大的功效。

  當今的國際社會業已進入了一個知識與技術不斷創新的時代。能否在培育、創造和創新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地維護自身的智慧財產權與技術專利,成為企業集團及其競爭對手保持並擴大競爭優勢的關鍵。

  七、企業集團融資政策與管理策略

  融資政策是管理總部基於集團戰略發展結構的總體規劃,並確保投資政策及其目標的貫徹與實現,而確定的集團融資活動的基本規範與取向標準,是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滿足投資需要,是企業集團融資管理的指導原則。要求總部在融資政策的制定上,必須以推動投資政策的貫徹實施為著眼點。應當在集團戰略發展結構的總體框架下,根據與集團核心能力、主導產業或業務相關的投資領域、投資方式、質量標準與財務標準的基本規範,通過計劃的形式,對集團整體及子公司等的融資規模、配置結構、融資方式以及時間進度等事先做出統籌規劃與協調安排,從而在政策上保障融資與投資的協調匹配。

  依據融資政策以及目標資本結構規劃,管理總部必須將未來計劃期內融資的總規模、來源性質、期限結構、時間進度等通過預算的形式確定下來,並對必需的融資成本、風險以及質量特徵實現加以規範,然後通過預算的細化,對融資活動進行具體的落實並控制實施。

  八、企業集團納稅計劃與股利政策

  納稅是企業取得並保持法人資格與權利地位的先決條件。納稅計劃不能以利用法律的紕漏為著眼點,更不能以偷逃稅款為手段,而應當從法律意識出發,將稅收的槓桿導向功能引入企業集團的管理理念與經營機制,實現集團組織結構的優化調整、籌資與投資活動的合理規劃以及收益、成本、風險的最佳匹配。

  股利政策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在遵循股東財富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稅後利潤在股利派發與企業留存彼此間的分割關係問題。在有關股利政策是否影響企業市場價值的認識上,分為股利無關理論與相關理論兩種。現金股利是企業以現金方式支付的股利。在現金股利的決策上,除了需要考慮上述一般因素的影響外,還必須密切結合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狀況來進行。股票股利是企業將股利折成股票而向股東進行分配的形式。股票股利一般是經由無償贈送紅股,即留存收益轉贈資本的途徑實現的。嚴格地講,那種通過資本公積金轉贈資本而贈與股東的股票不屬於股利分配的範疇。

  母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不能只是單純地站在母公司自身及其股東的立場,還必須同時兼顧子公司等成員企業的利益期望,必須協調處理好母公司與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等相互間的利益關係問題;不僅如此,作為集團的管理總部,母公司還必須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即管理戰略角度,對集團整體的股利政策進行統一規劃,以規範各成員企業的收益分配行為能夠建立在有利於整體戰略目標不斷推進的框架結構範疇之內。

  通過對《高階財務管理》的學習,使我著重掌握到如何運用會計政策與財務管理策略把財務管理與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明白了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模式——構成財務利益主體之間的責、權、利的劃分,以及採取什麼手段實現相互間的制衡。

  然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模式是企業財富創造的基礎和保障;財務管理則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財務管理者為實現財務的目標而採取的行動,這是財富創造的源泉和動力,它們兩者間的聯結點在於企業財務戰略管理層次。

  企業集團的董事會作為一個整體在集團的財務戰略管理上完成的是批准和監控功能,總經理等高層執行人員則是注重於財務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各個層次完全融入到整個財務戰略管理的全過程。

  那麼企業集團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在戰略層次上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企業集團治理主體的形成及選擇對財務戰略導向具有決定性的作用;②企業集團治理主體的安排將影響財務戰略主體的動力;③財務戰略從其與環境的關係上可以分為外向交易型財務戰略和內向管理型財務戰略,財務戰略主體通過不斷的外向交易型財務戰略選擇和實施,可以達到區域性調整財務治理結構的目的,而外向交易型財務戰略的開展又依賴於企業可利用的財務市場治理機制,內向管理型財務戰略則是基礎和保障;④在組織結構上,企業集團治理結構作為一個整體構成企業財務管理的決策層,總經理等高階執行人員則是決策層和下層人員的聯絡紐帶;⑤企業集團治理和財務管理的系統化關係可以概括為在企業層次上,企業集團治理作為基本構架規定了財務管理的導向和原則。但在具體的操作層次上,財務管理的微觀活動在日積月累的作用下,會對企業集團治理起到調整的作用。正如錢德勒所說:當管理上協調比市場機制的協調能帶來更大的生產力,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利潤時,現代多單位的工商企業就會取代傳統的小公司。

  我們應該知道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相關利益主體不僅是一種經濟關係,而且這種經濟關係都是通過契約紐帶連線起來的,要使契約有效,當出現財務契約預期的情況時要明確誰有決策權,這就是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對權力配置所要解決的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所有權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權力配置。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是在既定所有權前提下安排的,所有權形式不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中的權力配置也不相同。如在股權集中情況下,企業集團治理結構中的所有權決定控制權或者說所有權同控制權結合較緊,而在股權高度分散的情況下,所有權同控制權相分離。

  二是企業內部剩餘控制權的配置。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對股東、董事和經理人員之間配置剩餘控制權,股東擁有最終控制權,董事和經理分享剩餘控制權。這兩個方面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所有者財務”與“經營者財務”問題,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核心就是明確劃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員各自的權、責、利界區,形成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確保財務制度的有效執行。

  如果企業只擁有權益資本,則經理人員承擔破產風險的機會比較小,企業即使經營業績差些,也不會有財務違約情況,從而形成不了對企業經理人員的壓力。但是,若在企業資本結構中融入了債務資金,一方面可約束經理人員將現金用於盈利能力較差的投資或低效率的擴張行為,另一方面,償債的壓力致使經理人員為了避免清算失去權力而設法提高資本收益率。正是由於債務資金的這些作用,所以債權人的權益保護倍受關注,儘管各國的債權人保護制度不同,但對企業注資份額較大的債權人來說,都會採取積極的干預策略,來制約經理的行為。

  作為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實現的前提:界定清晰的財務主體,建立激勵約束相容機制;由於公司內部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這種資訊不對稱導致了經理人員的“機會主義”與偷懶行為,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在財務方面主要表現有:利用釋出虛假財務資訊,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財務決策,加大股東的投資風險;運用股東對經理人員日常財務經營決策不得干涉的要求,經理人員通過增加其在職消費或與其他人進行合謀行為謀取自身利益而損害股東利益;或者因玩忽職守作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以損害公司的利益。這些行為,將會制約分層財務決策機制的順利實施,為此,必要通過在公司內部建立激勵約束相容機制,協調各層之間的利益關係,以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

  由此可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分層財務決策機制構成了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的主要內容,它們之間各司其職,互相制衡。其中,財務戰略決策權掌握在股東會和董事會,日常財務決策權和財務執行權掌握在經理人員手中,而財務監督權在公司內部則是分散配置的。

  所以建立健全的企業集團治理結構,有利於提高公司財務決策效率,完善公司企業集團治理結構,加速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設。它對於我國企業財務制度創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的財產所有者缺位、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不分,就是因為沒有構築合理的產權結構;企業財務經理人員出現“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以及“內部人控制”等現象,就是因為沒有對財務經理人員建立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包括報酬激勵約束、控制權激勵與約束、聲譽激勵與約束、市場激勵與約束等主要機制;而企業內部財務決策失效甚至失誤,就是因為沒有建立相應的分層財務決策機制,包括財務戰略決策與財務戰術決策機制,集權型、分權型、集權分權結合型等權力配置模式。

  因此企業財務制度創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高效、富有活力、激勵約束相容的企業集團治理結構。

  作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在企業日常的會計工作中,對具體經濟業務只掌握基本的會計處理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對《高階財務管理》等課程的學習,理論結合實際,分析運用相關的制度和政策才能把財務工作做得更好。

  心得四:學習高階財務管理心得

  彈指間本學期的財務管理課程又結課了,對於這門專業主修課程,我一直以來都是似懂非懂,感覺真正能領悟的實質的東西很少,每次總是在考試前強記,等通過考試結束以後又舉得所學的東西全忘了。儘管每次上課都死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最後效果還是不怎麼樣。本學期所學的高階財務管理,授課思路完全不同於以往,以“專題”取代“章節”,打破了以往以章節為主線的思路,避免了各章節、各知識點在銜接上的脫鉤。總體感覺是思路廣而不亂,內容多而不煩,加上本次考核方式取消考試的形式,所以上課氣氛較為輕鬆,整體感覺良好,具體感受如下:

  第一、授課思路廣而不亂在高階財務管理課程中,老師以管理學為基礎,把管理學思路融入財務管理課程的授課過程,將財務管理當做一門單獨的管理學科來看待,改變了以往對財務管理課程的授課思路,並且以專題為主要授課方式,思路明確清晰,學習的目的性、針對性強,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聯絡到專題當中,加強學生對其的理解,另外,在高階財務管理課程中,老師廣泛聯絡各學科知識,打破了以往就財務論財務的局面,運用各學科知識解釋、解決財務管理課程裡的問題,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授課內容多而不煩在本學期的高階財務管理課程中,因為老師以專題為主要授課方式,所以每次授課內容都會涵蓋幾乎所有高階財務管理的知識,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用老師的話說就是“每個專題都是一門課、一本書”。在專題學習的過程中,綜合運用財務管理中的各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引用實際案例作為引導,幫助更好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在具體實際中的運用,同時引用國家各類檔案,作為對財務管理知識的解釋及學習引導,起到避免學生死記硬背的作用。

  第三、考核方式外鬆而內緊本學期,高階財務管理課程的考核採取答辯的方式,學生一小組為單位,做一份上市公司的財務分析報告及寫一份專案分析可行性報告,取消了以往的考試形式,避免了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實記卻忽視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狀況,鍛鍊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真正的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運用的實際當中。在這種考核方式下,不僅避免了考試做帶來的緊張氣氛,同時對學生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做這兩份作業,除了要求學生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基礎,同時還考察學生對其的實際運用能力,其考察目的和效果都勝於考試

  篇3:

  在這一學期的高階財務管理學習當中,老師將這門複雜的課程學習內容用最簡單明瞭的案例教授給我們,使我們從各個角度瞭解了財務管理這門課程.下面我將從課程內容方面對這學期的財務管理課程進行總結.

  高階財務管理這門課一共通過5個案例分析來講解企業5種情況,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緊縮,破產重組,公司併購,私募股權融資。

  企業戰略目標讓我們明白了,一個偉大的企業都具有一個偉大的戰略目標。

  企業緊縮告訴我們企業在體積臃腫效率低下或經營不善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需要實施緊縮政策或出售部分資產換取運作資金,如:首旅集團旗下的中國康輝旅行社的MBO

  企業在沒有認識到自身臃腫,擴張的滿目,效率的底下,資金緊張等,且沒實施有效的緊縮政策那麼破產重組將是我們的下個課題。如:五穀道場的盲目擴張至使企業資金鍊斷裂,後通過破產重組最終度過難關。

  相反企業如果發展較好則可通過併購來謀求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企業也同通過股權私募來獲取企業的發展資金。

  以上就是我在這一堂課中的一點點心得,可能學得不是太深入,但是卻能給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樹立了財務管理和企業發展的觀念,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了,也為我在後續的學習起到了引路和指導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