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楚莊王的個人簡介

  楚莊王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君主,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楚莊王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楚莊王簡介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是中華尚武第一人。

  春秋末期,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巨大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諡號莊。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楚莊王妻子樊姬簡介

  樊姬是楚莊王的妻子,春秋時期楚國人。樊姬作為楚莊王的王后可以說在楚莊王每一次走錯路的時候都做出了相應的努力,可以說楚莊王成就春秋霸業離不開這個女人。楚莊王是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即歷史上的春秋五霸。

  楚莊王年輕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沉湎於酒色之中,樊姬知道之後很是苦惱。於是就開始整日不梳妝,直到有一天楚莊王發現樊姬蓬頭垢面的待在宮殿裡面,就很奇怪。樊姬對他說,大王你整日都沉湎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更何況是我呢。於是楚莊王決定改過自新,但是最後還是毅力不夠,最終又開始了燈紅酒綠的生活。樊姬知道之後就開始對著月亮和星星梳妝,楚莊王問樊姬為什麼這樣,樊姬回答說,我梳好妝容是給你看的,既然你不願意看,那我就給月亮和星星看吧,從那以後楚莊王終於一心一意打理朝政。

  傳聞樊姬贏得楚莊王的正宮之位也是非常有趣的事件,當時楚莊王下令說誰貢獻的禮物是他最需要的,誰就可以贏得正宮之位。結果到了約定的那一天,別的夫人都準備了禮物,只有樊姬什麼都沒準備。楚莊王很是奇怪就問她為什麼什麼都沒準備,結果樊姬說我不知道大王除了最需要一個王后之外還需要什麼。於是楚莊王就封她為王后了。

  楚莊王和樊姬之間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樊姬作為楚莊王的王后,在引導楚莊王成就霸業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楚莊王問鼎

  “楚王問鼎”這件事情最早出自《左傳》,之後在司馬遷的《史記·楚世家》中也有詳細的記錄,是楚莊王稱霸野心的一次體現。

  想要了解這個故事首先要了解“鼎”的含義。西周的時候人所有的鼎的大小以及多少都代表著所用之人他們貴族身份的等級,在《公羊傳》中就有提到說“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九鼎是象徵著帝王的地位和權利的。

  當時楚莊王以朝拜天子的名義,向周王室詢問九鼎的大小和輕重,這明顯就是在向周天子宣戰。但是周王室的王子公孫也不是吃素的,王孫滿就說,統治天下不在意的是德行而不是鼎的大小。楚莊王就很不服氣的說,你們不要以為有九鼎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楚國有的是銅,把兵器上的刀片切下來就能夠做九鼎了。王孫滿又說,楚王你別忘了,當初夏禹時期,他們就是因為自己的德行受到了擁戴,才坐上了首領的位置,各地都貢獻了銅材,所以才鑄造成了象徵權力的九鼎。後來夏桀昏庸,鼎就到了商湯的手中,紂王暴虐這個鼎才轉移給了周。所以如果天子有德的話,鼎就算小卻是重的難以轉移,但是天子如果無得,那麼鼎再大也能輕易移動。周朝的國運還有結束,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

  楚莊王無話可說,但是這件事情卻被寫進了史書了,也成為了楚莊王野心外露的一次代表,後世也都用“問鼎”來象徵奪取最高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