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越王勾踐

  勾踐是中國春秋時代後期的越國君主。勾踐是大禹子孫夏王少康庶子無餘的直系孫,父親則是越侯允常。生年不詳,前496年至前464年在位。在為期間,臥薪嚐膽,終究以三千越甲盡吞吳越之地,成就一方霸業。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圖片

  越國國家簡介

  古國名,姒姓。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餘,建都會稽***今浙江紹興***。春秋末年,越逐漸強大,其王勾踐經常與吳國對抗,公元前494年,敗於夫差,向吳臣服。但經過二十年的韜光養晦,重新崛起,於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勾踐滅吳後北上爭雄,橫行江淮,號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越王勾踐個人簡介

  勾踐***約前520-前465***,是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允常卒,勾踐繼位。前494年,吳伐越,大敗越。勾踐夫婦入臣於吳,為吳王夫差養馬三年,臥薪嚐膽。前491年***句踐七年***返國,誓復吳仇。建都大越***今紹興***,任用范蠡、文種、計倪等一批能臣謀士,勵精圖治,發展經濟,生聚教訓,國力大增,終於在勾踐24年***前473年***,一舉吞併吳國。進而遷都琅琊,窺視中原,會齊、晉等諸侯于徐州,並致貢周室,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踐—東南稱雄

  越王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踐,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迫使越國屈服。接著又打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爭得了霸權。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後,臥薪嚐膽,立志報仇,經過幾十年努力,轉弱為強,滅了吳國。勾踐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于徐***今山東滕縣***,成為霸主。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贊刂發文身,無皮弁?笏之服,拘罷拒折之容,然而勝夫差於五湖,南面而霸天下,泗上十二諸侯***宋國、魯國、衛國、邾國、薛國、郳國、滕國、莒國、任國、郯國、費國、邳國***皆率九夷以朝。《淮南子齊俗訓》

  越王勾踐的評價

  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是我們學習的目標,我們主要學習他的堅韌不拔之氣概。作為一個君王,他能忍受別人忍受不了的痛苦,下定決心立志強國,實在是常人所做不到的。古人曾雲: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至於以後殺文種,確實有失大體,缺少一個帝王的氣魄。可是,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已成定律。但是,這正好說明,勾踐缺少了帝王的氣魄,他只能達到霸主的高度,不可能成為一代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哪個不是有寬容之心,不是有海納百川的氣魄?這才是帝王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