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垂簾聽政的人是誰

  “垂簾聽政”的制度,在我國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簡稱“垂簾”。皇后、皇太后臨朝聽政,處理國家大事,因在寶座前設簾遮蔽,故稱。歸政叫“撤簾”。歷史上的“垂簾聽政”多因嗣君年幼。那麼?

  中國歷史上最早“垂簾聽政”的人是誰?

  歷史上最早“臨朝稱制”的女主可能要算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宣太后羋八子,她為日後有野心把持朝政的后妃們開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羋八子是秦惠文王來自楚國的姬妾,羋是楚國的國姓,而八子是她的封號。八子的地位不高,在當時秦國後宮的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中,居於中下游。

  因此,在秦惠文王身後,她和兒子嬴稷就在皇后和新君秦武王的合謀下,被送去燕國當了人質。三年後,秦武王死於意外。羋八子在燕國的支援下,果斷地聯絡了自己的異父弟魏冉擁立嬴稷回國,經歷了三年的“季君之亂”,終於使嬴稷登上了王位的寶座,成為秦昭王。她也因此成為“宣太后”,並在秦國臨朝稱制了四十一年。  漢朝

  劉隆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殤帝夭折,鄧太后定立清河王劉祜為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

  唐朝

  唐朝時,著名的女皇武則天在稱帝前,也曾搞過垂簾聽政。

  宋朝

  宋朝有九位垂簾聽政者,北宋四位,南宋五位。其中時間較長、影響較大者有仁宗時期的劉太后、哲宗時期的高太皇太后,此外有英宗時期的曹太后、徽宗時期的向太后、高宗時期的孟太后、光宗時期的吳太皇太后、理宗時期的楊太后、恭帝時期的謝太皇太后、端宗、末帝時期的楊太妃。

  北宋的高太后,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後,宋神宗在位十九年後去世,由年僅10歲的宋哲宗上臺。高太后“受英之託”,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聽政。南宋的楊太后於宋理宗寶慶元年開始垂簾聽政。還有一個是南宋的謝太后。鹹淳十年***1274***,宋恭宗即位時尊她為太皇太后,垂簾聽政。

  北宋時期的遼國蕭太后,在其子遼聖宗即位時,也是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其間與宋真宗訂立了有名的“澶淵之盟”。

  清朝

  1861年,咸豐帝去世,慈禧太后6歲的獨子載淳嗣位,臨終前咸豐任命載垣等八大臣輔政。鑑於康熙初年曾出現輔政大臣鰲拜專權的先例,咸豐帝使用對輔政大臣牽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賞”璽,分別賜予載淳及皇太后鈕祜祿氏,以二璽代替硃筆。輔政大臣所擬上諭,必須加蓋這兩方印章才能奏效。

  當時載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在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這為素有政治權欲的慈禧臨朝預政提供了契機。1861年11月她拉攏慈安皇太后,聯合恭親王奕欣,於咸豐帝死後不久發動了辛酉政變,將輔政大臣斬首抄家,解職戍邊,徹底肅清了政敵。

  她們攜載淳到養心殿東暖閣,正式垂簾聽政,設兩太后寶座在皇帝寶座之後,中間以八扇黃屏風隔開。為使此舉更具合法性,恭親王等人還制定了《垂簾章程》。但同治帝親政不及兩年,就因病而死。因無子嗣位,慈禧再次玩弄政治手段,選擇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載湉繼位,使兩宮皇太后二次垂簾終得以實現。

  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簾聽政。光緒帝成年親政後,支援戊戌變法,嘗試以康有為等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一次改良運動,目標為改變清朝祖製成法,因而遭慈禧等頑固派的忌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帝被幽禁於中南海瀛臺,隨即殺害策劃維新變法的“戊戌六君子”,並通緝康有為和梁啟超,罷免維新官員,戊戌變法徹底失敗。解除了光緒帝的皇權後,慈禧再次臨朝10年,稱為“慈恩訓政”,直至去世為止。慈禧通過垂簾聽政之途,操縱同治、光緒兩朝皇帝,掌握清朝朝政達47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