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騰文化的基本介紹

  中國的圖騰文化又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中國圖騰文化的簡介

  1.彩陶上的圖騰:彩陶紋是新石器時代最引人注目的藝術之一。裡面的動物紋尤其豐富。常見的有魚紋、鳥紋、壁虎紋、蛙紋、豬紋、羊紋等,在中國黃河流域的中原平原]汾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的中原平原地區,在黃河上游、大夏河和渭河流域的西北地區,都留下了以動物紋作彩陶的器物。魚紋是最常見的形象之一。中國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個很好的例證。

  2.對龍的崇拜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綿延了數千年的特殊現象。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具有非凡的能力,他有鱗有角,有牙有爪,能鑽土入水,能蟄伏冬眠;他有自然力,能興雲佈雨,又能電閃雷鳴。關於龍的形象,無論古今,都沒有給出確切形象。而現在人們所表述的龍的形象,都是龍形象完美之後的形態。龍的最初的形象是什麼樣的呢?蛇。主要有三方面的例證,一為古籍,二為史記資料,三為龍蛇並提的習慣。

  我們今天所致的龍到底來自哪個民族的土崇拜上呢?據較早較可靠的古代文獻記載:遠古時期,中國大地上從先後出現過一些著名的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黃河中下游,渭河流域的炎帝部落、黃帝部落,黃河下游的少昊部落,江淮流域的太昊部落。史稱炎帝族首領“牛首人身”故有些學者認為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但據炎帝的族姓是“姜”,可以認為,姓從母系,姜即為羌,故炎帝的母系圖騰為羊。黃帝,意為黃土高原的統治者,其圖騰應為黃土。炎帝族和黃帝族屬於華夏族團;少昊部落和太昊部落則屬於東夷族團。少昊部落以鳥為圖騰,太昊部落則以龍為圖騰。上古時期,太昊部落活動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植被大部分保持著原始格局,毒蛇猛獸隨處可見。七八千年以前,人們製造石器,用集體的力量捕殺猛獸,但對於既存在於草莽叢林,又能生存與沼澤湖濱的毒蛇,去束手無策。畏懼之心,將蛇敬為神明。

  3.葫蘆的圖騰:由葫蘆神話衍生的傳說亦多種多樣,最出名的就是盤古開天闢地。據傳盤古出世時,將身一伸,天即高,地便墜下,天地相連處,盤古則左手持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用鑿擊,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是混濁初開。盤古與葫蘆圖騰有何關係呢?彝語專家劉堯漢在《論中國葫蘆文化》中指出,盤古就是葫蘆,盤古的盤,即是葫蘆;古-意為開端,所謂盤古,即“從葫蘆開端”。

  中國圖騰文化的歷史

  將“圖騰”一詞引進我國的是清代學者嚴復,他於1903年譯英國學者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首次把“totem”一詞譯成“圖騰”,成為中國學術界的通用譯名。

  嚴復在按語中指出,圖騰是群體的標誌,旨在區分群體。並認為中國古代也有與澳大利亞人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圖騰現象。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往往可獲得舉一反三之功。那麼,什麼叫圖騰?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

  中國圖騰文化的社會習俗

  1、生之神祕:求子習俗無論是基於生殖崇拜還是神靈崇拜,其目的都是一種人格化的超自然力使婦女生育。

  成年之禮:儀式是基於人與圖騰可以相互轉化的觀念的。愛的禮儀:男女之間的媾合形成某種規範,並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相應的婚姻制度和某種特定的婚俗;同時,一些民族的宗教觀念,圖騰意識也滲透到了婚禮之中。圖騰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禁止同一圖騰群體之間的相互通婚。新婚夫婦和交杯酒,也與圖騰一時有關;據說這種儀式象徵夫婦如伏羲女媧那樣出自一個葫蘆,將來死後兩人的靈魂同歸一個葫蘆。魂去來兮:燒花圈等都有關係。

  2.圖騰節日:美加利福尼亞的鳥節;巴黎的巨人節;中國廣西的蛙婆節;中國的龍舟節***漁民為了躲避江中的鱷魚***

  3.圖騰日曆:有鳥歷獸歷 水歷木歷等。干支歷極為出名。

  漢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蒙古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哈薩克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維吾爾族: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傣族:象、牛、虎、鼠、龍、蛇、馬、蟻、猿、雞、狗、豬

  貴西彝族: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海南通什毛道村黎族:鼠、牛、蟲、兔、龍、魚、肉、人、猴、雞、狗、豬

  古印度: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古巴比倫:貓、犬、蛇、蜣螂、驢、獅、公羊、公牛、隼、猴、鱷、紅鶴

  古埃及:犛牛、山羊、獅、驢、蟹、蛇、狗、貓、鱷、紅鶴、猿、鷹

  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