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茶文化的基本介紹

  唐宋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華陽國志·巴志》記載了在距今約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古巴蜀國已有茶樹種植,並將茶葉作為地方物產,進貢給當時的天子周武王。到了西漢時,王褒在他的《僮約》中已有“烹荼盡具”,以及“武陽買荼”的記載。其中,“荼”字據考證就是茶。

  唐代煮茶講究三沸

  儘管茶葉在周代就已經大量種植,但在漢代以前,茶葉是被當做一種蔬菜,跟蔥、姜、橘皮等煮到一起來吃的,王建榮表示,這是茶葉的蒸煮羹飲時期,真正飲用是從魏晉南北朝才開始的。而茶文化的興盛,則要到唐代。

  唐代人講究煮茶,首先是要製作茶餅,當時已經細分為七道工序——採、蒸、搗、拍、焙、穿、封。具體的做法是:採摘新鮮的茶葉,放入甑釜中蒸,然後把蒸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再把它拍製成團餅,以炭火焙乾後,用竹篾穿起來封存。

  煮茶的時候,要把團餅茶拿出來,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後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篩過,符合標準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備用。唐人是用釜來煮茶的,先在釜中裝適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時候,加點鹽;到二沸的時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邊,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繼續煮;三沸的時候,再把舀出來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華”,這時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窯的青瓷茶盞或邢窯的白瓷茶盞盛裝。王建榮表示,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沸騰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見氣泡的大小,一沸“如魚目微有聲”,二沸“如湧泉連珠”,氣泡一個個連起來了;三沸為“騰波鼓浪”。

  正是在這種茶道的興起中,唐代產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陸羽的《茶經》。而陸羽又通過理論總結,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飲”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式,使得飲者從煎到飲的過程中,進入一種澄心靜慮、怡情悅性的境界,從而使喝茶從解渴式的粗放型飲法向細煎慢啜的品飲型飲法過渡,成為一種高雅的藝術活動。

  宋代流行鬥茶

  到了宋代,茶道的藝術化就更臻巔峰了,發展出了高技術含量的點茶法。雖然還是團餅茶,還要烤軟、碾碎、篩過,但點茶時不用釜了,而是用銀瓶或瓷瓶來煮水,茶放在黑釉盞中,水煮好後,通過瓶子點到盞中,同時另一隻手用茶筅不停地進行攪拌。按照宋徽宗《大觀茶論》中記載,點茶注水的次數要達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過程也講究三沸,但因為瓶口很小,看不到氣泡,只能憑其聲音來辨別,所以一沸為“砌蟲萬蟬”,聽起來好像牆角的蟲兒叫、樹上的蟬兒鳴;二沸為“千車捆載”,好像很多車子拉著重物駛過來了;三沸為“松風澗水”,好像風兒吹過鬆林,山澗流水潺潺。

  由此,還發展出了鬥茶法:一斗誰的茶好;二斗誰的點茶技術高。王建榮說:“鬥茶也分階段,第一階段斗香鬥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氣和滋味;第二階段鬥色鬥浮,比的是茶的顏色和浮起來的湯花情況。湯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好,在詩詞裡面形容為‘燦若積雪’。因此,宋代時候黑釉盞比較流行,盞身的黑可以反襯出湯花的白,同時,由於黑釉盞比較厚,更能保溫,可以讓湯花停留的時間長一些。”可見,宋代的點茶、鬥茶,簡直是一種儀式感非常強的行為藝術了。

  佛教與唐宋茶文化的關係

  一、佛教僧侶促進了茶藝的發展

  宋代對茶的熱愛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現在對茶藝的追求上,將它作為日常娛樂的一部分***如鬥茶、分茶的興起***,茶技發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創造出了茶的藝術美,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鮮見的,沒有哪個朝代的文人如此熱衷於鬥茶,注重茶的感官趣味。

  首先,僧人對品茶方式的貢獻。以分茶為例:分茶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烹茶遊戲,善於此道者,能在茶盞上用水紋和茶沫形成各種圖案,也有“水丹青”之說。陶谷《清異錄?茗苑門》有“茶百戲”條記: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七,別施妙決,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荷百戲’。”

  當時人也稱這一技藝為“湯戲”。而這種獨特的藝術美的創造,很大一部分都得歸功於僧人的貢獻。宋代鬥茶、分茶方面的高手基本上都是出自佛門,謙師就是其中留有記載的一個:元祐四年***公元10******,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上任,這年的12月27日,他正遊覽西湖葛嶺的壽星寺。南屏山麓淨慈寺的謙師聽到這個訊息,便趕到北山,為蘇東坡點茶。蘇東坡品嚐謙師的茶後,感到非同一般,專門為之作詩一首,記述此事,詩的名稱是《送南屏謙師》,詩中對謙師的茶藝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鳳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謙師治茶,有獨特之處,但他自己說:“烹茶之事,得之於心,應之於手,非可以言傳學到者。”他的茶藝在宋代很有名氣,不少詩人對此加以讚譽,如北宋史學家劉***分+攵***有詩句曰:“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後來,人們便把謙師稱為“點茶三昧手”。

  福全和尚則是另一個留有記載的分茶高手。陶谷《清異錄·茗苑門》“生成盞”條:“福全和尚‘能注湯幻茶,成一句詩,並點四甌,共一絕句,泛乎湯表。’小小物類唾手辦而。”陶谷認為這種技藝“饌茶而幻出物象於湯麵者,茶匠神通之藝也。”

  其次,佛門中人對茶的種植與品種發現也起了重要作用。千百年來各寺院都遵循一條祖訓:“農禪並重”。“山中別無產,衣食取與茶”,可見製茶、售茶對僧人的影響,許多名茶都是由和尚制的,如“碧螺春”產於洞庭水月院山僧,原名“水月茶”。烏龍茶中名品武夷巖茶也由寺僧製作。蒙頂山茶製作,採集也由僧人經手……。

  二、茶加強了佛門與世俗及對外的文化交流

  “牢系鹿幾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宋代的佛寺常興辦大型茶宴,請許多的文人名士前來赴會。茶宴上,要談佛經與茶道,並賦詩,把佛教清規、飲茶談經與佛學哲理、人生觀念都融為一體,點茶――聞香――飲茶――評茶,氣氛融洽,這樣就使得佛教文化與世俗文化有了交流的機會,開闢了茶文化的新途徑。

  其中最有名的茶宴要算是“徑山茶宴”。徑山,位於天目山東北高峰,處於浙江著名的產茶區。徑山寺始建於唐,到宋時十分有名,宋孝宗親自御筆題額“徑山興盛萬壽禪寺”,從宋到元,都享有“江南禪林之冠”,而茶宴也舉辦了將近一百年之久。

  另外,除了正規的茶會、茶宴之外,宋代的許多文人私下也樂於與僧人結交,以茶會友,以茶問道,如蘇軾、黃庭堅等文人,還留下了許多與茶有關的詩詞。

  茶,也促進了中原與各個國家、地區的文化交流。***日本***森本司郎《茶史漫話》認為茶傳入日本,有兩人非常關鍵:一是753年東渡日本的鑑真***帶去茶葉***;二是最澄法師在804年即貞觀20年來到中國浙江天台山,專心學法,也對當地寺院採茶區進行了學習,帶回茶樹樹苗到日本,並種植於近江地區臺麓山,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空海也帶回茶籽,推動了茶道的發展。這時茶主要流行於日本的上流階層與僧人之間。

  茶東傳日本的又一高潮就是宋朝。1168、1187年日本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遍訪各地,居住達年二十四年之久,在1192年回國時就攜帶茶樹種籽,並親自種植,到晚年根據在中國考察的情況及自己在日本種茶經驗而寫成《吃茶養生記》***1241年***,全國開始推廣飲茶。至此,日本開始飲茶習慣,並養成以“和、敬、清、寂”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可見,茶對促進宋王朝與日本文化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橋樑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茶也由佛門弟子帶到了朝鮮。

  佛教與唐宋茶文化

  三、佛教精神融合的產物――茶道

  如果僅僅從上述兩方面來看待佛教對宋代茶文化的影響的話,那麼就只能停留在一種表面或者說是物質方面的膚淺的認識上,我們將難以觸及到宋代茶文化深刻的內蘊,要想真正全面地瞭解這個茶文化異常繁榮輝煌的特殊時代的獨特之處,在談宋代茶文化與佛教的關係時,就不能不談“茶道”。

  中國“茶道”二字首先由禪僧提出,這樣使飲茶從技藝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中國茶文化總的思想趨向是熱愛人生、追求愉悅,而佛教精神強調的是苦寂。佛教作為外來文化,自漢代傳入中國,當時被宮廷、貴族用來祈福、祈壽、求多子多孫或保國家安寧。佛教飲茶最早是在晉朝。南北朝時,佛教被統治者用來麻醉老百姓,作為統治工具,此後歷代皇朝都樂於利用,佛教因此發展,並發現不同學派體系。佛教禪宗主張圓融,能與其它傳統文化相協調,從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發展,並使飲茶之風在全國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進“清靜”思想,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己與山水、自然融為一體,在飲茶中體味美好的韻律,使精神開釋。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飲茶可得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了。

  下面試舉一例說明:“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在佛教界,卻是一則禪林公案。

  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喜愛飲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歡用茶作為機鋒語。據《指月錄》載:

  “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什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吃茶去”是一句極平常的話,禪宗講究頓悟,認為何時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極平常的事物中蘊藏真諦。茶對佛教徒來說,是平常的一種飲料,幾乎每天必飲,因而,從諗禪師以“吃茶去”作為悟道的機鋒語,對佛教徒來說,既平常又深奧,能否覺悟,則靠自己的靈性了。

  到了宋代,受程朱理學從小事出發去挖掘真理的思維方式的影響,飲茶風尚中便少了一些富貴堂皇,多了一些書卷氣,側重於陶冶情操。對茶的風格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認為茶具有一種理性的靈光,賦予茶凝重端莊的人格。《東坡志林》卷十記載了司馬光與蘇軾之間的一段與茶有關的理性思考:

  司馬溫公***光***曰:“茶與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

  蘇軾:“二物之質誠然矣,然亦有同者。”

  公曰:“何謂?”

  軾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同也。譬如賢人君子,妍醜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蘊藏,實無以異。”

  公笑以為是。

  曾幾《東軒小室記事》:“烹茗破碎鏡,柱香玩詩編……聞無用心處,參此如參禪。”可見,當時的文人將飲茶、寫詩與參禪相提並論。

  宋王朝是一個奇特的時代,軍事力量上的脆弱卻造就了雅文化的高度發展,而將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融合到一起,充滿理性色彩的清雅凝重的茶文化,則使它足以傲視其他任何時代,與唐並稱為盛世。可以說此時茶文化與佛教精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統一,無論是外在的技藝,還是內在的思想追求方面都達到了整個茶文化發展史上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