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鑑賞發展論文範文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除一對一的專業技巧教學之外所有理論課教學都應注意把握好“理論聯絡實踐”的教學原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音樂鑑賞課對大學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

  【摘要】音樂鑑賞課作為音樂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對於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音樂知識素養的培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以歐洲音樂作品為主要的音樂賞析分析物件,從高校音樂鑑賞課開展的角度重點分析歐洲音樂作品對於學生美育教育的巨大影響。

  【關鍵詞】高校;音樂鑑賞課;美育;歐洲音樂作品

  一、歐洲音樂作品的特點與發展

  高校音樂鑑賞課作為促進學生審美情操發展的重要課程,需要根據大學生自身獨有的特點進行課程制定,保證能夠在音樂鑑賞課中充分鍛鍊學生的欣賞點評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歐洲音樂作品作為一門涉及歷史、人文、音樂史等多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內容,其綜合性和歷史性令其能夠展現出不同歷史時期歐洲音樂文化的巨大變革與發展。設定歐洲音樂作品作為鑑賞課的內容,對於學生學習性、理解性和綜合性的考察,對於其自我獨立思考和音樂知識分析整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在歐洲音樂發展中,從中世紀開始,無論是文藝復興時期、維也納古典時期還是浪漫主義時期,都有著不同歷史背景和社會文化所塑造的不同音樂風格。當時湧現出來的優秀的音樂作品以及音樂家,都需要學生需要利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去欣賞和聆聽經典的音樂作品,充分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風格與特點,這樣才能夠保證以高校的音樂賞析課為基礎,在未來進一步深度探索歐洲音樂作品。

  二、高校音樂鑑賞課對美育教育的作用

  據上述,當前高校音樂鑑賞課中利用歐洲音樂作品來進行典型內容分析鑑賞必不可少,除了能夠充分鍛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之外,對於創造力和審美能力的美育教學也非常重要。從美育教育的角度來說,作為培養學生健康審美觀念的內容,其教學需要充分對音樂中的美好事物進行辨析和探索,利用音樂分析、音樂聆聽、音樂欣賞等多種方式來塑造自我健全的音樂審美觀念。

  在音樂教育之中,對於學生的美育教育不僅僅侷限於音樂領域之中,對於其未來的心理構建、趣味人生和創造力提升都有著重要的幫助。在現代化的音樂賞析課程中,以歐洲音樂作品為例來進行學生的美育教育,可以充分保證美育教學以經典文化音樂作品為例進行教育的實質化轉變,以提升學生的現代美育特點為核心,充分保證歐洲文化中的經典音樂內容能夠對學生的自我音樂審美和理論起到提升作用。

  在相關的歐洲音樂作品賞析課中,為了充分提升學生對於美學觀念的認知,教師可以從著名的歐洲音樂家入手,根據當時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來引導學生聆聽其一生中不同年齡層次所創作出來的不同作品,無論是曲式結構、創造手法還是作品內容,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發展和音樂家自我對於審美觀念的不斷轉變和提升。這樣的音樂賞析方式是對於學生的不同審美內涵的考驗和探索,保證了其利用對比法、聆聽法、參與法等多種音樂賞析方法進行探索之後能夠深刻理解歐洲音樂作品中的美學特徵。

  對於高校來說,其開設音樂賞析課,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音樂的聆聽和了解中充分擴充套件自我音樂知識領域,以此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這樣自我音樂素養和道德素養也就能夠隨之提升。一般來說,鑑賞和理論相結合的課程才是美育教學的美學觀念傳遞的核心保障。所以在進行歐洲音樂作品賞析的過程中,先從理論基礎上向學生傳遞歐洲音樂作品的特點,再通過實際的聆聽和鑑賞課來塑造音樂形象。這樣的結合方式不僅能夠堅實學生的理論基礎,還能夠以美育教育為核心來提升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保證在實踐和創新探索中瞭解和吸收多元文化,能夠激發起學生性格中積極、樂觀的特點,從而保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三、總結

  對於高校來說,開設音樂賞析課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從經典的音樂作品中吸取知識和文化內涵,以此來提升和豐富自我思想和內涵。歐洲音樂作品作為音樂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在時代的變遷中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藝術特徵,設定其為基本的鑑賞內容,就是對學生美育能力的鍛鍊和自我創造力的豐富,這樣的鑑賞課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自我特點進行鍼對性的設定,保證歐洲音樂作品中的經典內涵能夠充分影響學生對於美學的認知和對於自我審美能力的構建。總體來說,音樂鑑賞課中對於學生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材料選擇是決定其教育效果的基礎,音樂未來的教育改革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充分保證教育的綜合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管建華.“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批評與音樂教育的文化哲學建構[J].中國音樂,2005***04***.

  [2]林彥君.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中的審美素質教育[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05***.

  [3]周靜.大學音樂教材的可接受性——試評《走進音樂——音樂知識與欣賞》[J].藝術探索,2005***S2***.

  篇二

  《 高職音樂教育中音樂鑑賞的培養 》

  一、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基礎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多為高考中成績較低的,學習能力較弱群體中的學生個體。他們學習音樂的途徑較少,以致於樂理知識較弱,識五線譜、簡譜、瞭解節拍的學生也非常少。他們高中階段就養成不愛學習或者不善於學習的習慣,很多學生都是通過網路、電視或廣播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並未做到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的剖析,沒有投入感情地理解音樂,缺乏實質的音樂感悟。許多同學只是將音樂作為消遣和排壓的一種方式,並沒有投入精力的作為興趣去深入學習,這也是高職學生音樂素養不能迅速實現提高的原因之一。在我國,一些歌詞簡單,曲風單一,易於傳唱的歌曲比較受到青年人的歡迎,這樣的歌曲唱起來,學起來相對簡單,再加上他們音樂鑑賞水平和辨識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又想講時髦、跟潮流,受此影響,也使高職學生音樂鑑賞力很難得到提高。

  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提高鑑賞能力

  提高高職學生的音樂鑑賞力,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對音樂的鑑賞能力可以體現學生的價值觀和藝術審美感。這對學生今後接受全面素質教育有重要影響,學生如果能夠將專注學習音樂的興趣投入到學習其他學科當中,就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質。

  1.對音樂作品的鑑定和欣賞,以個人情感體驗去評價音樂,是人們鑑賞音樂的基本方式。不同欣賞者在感受要素上會有不同的認識和感受,儘管感官大致相同,但是憑藉不同的社會閱歷、個人修養以及審美觀點等,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價。因此,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欣賞音樂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學生既領會樂曲風格,又進入情境之中感受音樂節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整體素質。俗語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據學生個性特點教學就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今天,各種教育方法和措施不斷更新。欣賞音樂包含了對其旋律,速度,及其包含的情感以及人生體驗的欣賞。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進情境構建,用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渴望和學習興趣。有時候利用詩詞與樂曲結合的形式,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美好的音樂情境,更給學生提供了聯想與思考的空間。還可以藉助多媒體教學,通過生動的畫面結合優美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3.由於音樂具有不同型別與風格,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不同類別風格的音樂給學生加以欣賞。音樂中無論是豪放的,婉約的,還是悠揚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迷人之處,常常是越有情節、越耐人尋味的樂曲才越有迷人,令人神往。如今,單一的音樂型別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鑑賞能力培養的需要,只有採取多種風格音樂共同鑑賞學習,才能提高學生音樂鑑賞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素養,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嘗試鑑賞多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可以鍛鍊學生品鑑音樂的鑑賞能力,發掘在音樂方面的靈感及天賦。

  4.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鑑賞能力,是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審美教育的目的。審美教育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個性完美,情感豐富的人,使學生具有較好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音樂鑑賞中,要培養學生的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聯想能力以及較好的對音樂辨識能力。有好的感知力,才能捕捉到好的音樂旋律及內涵,才能用音樂的思維思考。教師在選擇鑑賞作品時一定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知音樂的美,將音樂與生活經驗相聯絡,培養起聯想想象能力。欣賞者對音樂的想象可以促進其自有思維,對音樂要素進行學習理解,不斷豐富自身的想象力,領悟音樂藝術中所蘊含的的藝術價值,提高學生的鑑賞力。

  5.豐富的內心情感世界是一個音樂欣賞者所必備的。只有具備豐富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和音樂本身的內涵。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有的內向,有的外向,音樂具有感染人,激勵人的功能,還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感化人。一個人的情感體驗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音樂可以直達人的內心,陶冶人的情操。好的音樂有使人心曠神怡的功效,並且有益於的人身心健康。高職院校認識到音樂教育對職業教育以及對提高學生審美觀,價值觀培養的作用,有利於豐富高職學生課餘生活,幫助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能力對高職學生今後學習、生活、工作等都有十分鐘奧的意義,教學改革也對教師提出新要求,音樂教師要深入探究創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音樂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音樂素養和鑑賞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的需要,更好地為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