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作品集讀後感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作家。她成名於20世紀40年代初淪陷的上海。她的小說主題永遠是悲觀的,她以一種近乎冷酷的悲劇感敘述一個個悲涼的傳奇 ,她又以洞悉一切的心靈來訴說人性的弱點,人性的悲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張愛玲《自己的文章》讀後感

  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張愛玲用了比較坦誠、平和的語氣,談到了自己在寫小說和散文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這篇文章也是我們深刻的瞭解張愛玲的作品和去還原一個真實的張愛玲的最好的一手材料了。在文中張愛玲非常謙虛的指出了自己寫小說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但也堅定的表明了自己寫小說和散文時自己堅持的主張和以後該努力的方向,字裡行間中透露著張愛玲的作為一位文學大家的風範和氣量。

  張愛玲覺得自己寫小說和散文是不太注重文學理論的,並認為文學理論是文學出品出現後而產生的產物,她認為一個作家應該是在文學作品中,經過自身提煉和吸收穫得適合自己的文學理論,可能也只能這種方式才能讓作家把那些文學理論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可以比較自如把文學理論一些好的東西渾然天成的融入到自己的文學作品裡,創造出一流的作品,當然她也肯定了文學理論對於推動文學作品上的積極作用,她把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比作平行的一前一後的兩隻腳,文學理論是不可能處在文學作品之上,更不會是手持鞭子的御者。

  張愛玲認為人是為了追求和諧安穩的一面才去鬥爭的,可許多的文人卻過多的關注於人生的鬥爭,而忽視了和諧的一面。她認為鬥爭只存在一個時代,每個時代鬥爭的東西可能會是不同的,但人們追求安穩的生活相信是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著的願望,因此張愛玲認為安穩實質是一種永恆。所以張愛玲在文學作品中透露著追求人生安穩的一面,但因此也會缺少一種“力”,給人振奮的一種力量。

  張愛玲覺得寫文學作品應該給人一種啟示,而這種啟示是蘊含在自己的作品當中的,讓人們在故事中自己去獲得,因此她會把自己的小說作品寫的更加的真實,但因為要真實因此自己的作品就會缺少激烈,但她堅定的認為自己只能這樣寫,激烈的東西往往可以給人一時的刺激,但真實反映人們的生活,才能給人以啟示,而這可能是永恆的。因此張愛玲的小說中除了《金鎖記》中得曹七巧是一個極端病態的人物外,其它人物都是平凡的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而是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負荷者,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從中獲得啟示,我想這也是張愛玲所一直追求的文學方向。

  張愛玲說自己喜歡用參差對照的寫法來表現人生的蒼涼,而不是去表現壯烈,壯烈雖有力但缺少美,而悲劇往往給人一種強烈的對比,而蒼涼之所給人回味,是因為給人一種參差的對照,從以上這些觀點我們便可以看出為什麼張愛玲樂於寫悲劇,為什麼去營造蒼涼氣氛的原因了。

  張愛玲在文中提到了自己的主題欠分明,但張愛玲認為這並不是什麼缺點,因為許多偉大的作品主題都是很模糊的***在這裡她用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來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張愛玲認為讓故事自身去說明表達的,比擬定了主題再去編故事要好的多。因此張愛玲認為一味的強調主題,那些唯主題論者是機械的並且是刻板的。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一文,說理清楚,觀點明確,論證深刻而有說服力,一篇讓我受益匪淺的作品。

  二:《張愛玲散文讀後感》

  上週五下午,上課回來,正百無聊賴地收拾桌子,一低頭,突然看到了鄰桌老師桌子上赫然放著一本《自己的文章——張愛玲》,我的情緒立刻興奮起來,伸手拿過來,翻看起來。

  第一篇《遲暮》,第二篇《秋雨》,看著看著,近幾日心情一直在浮躁狀態中的我竟漸漸浸入了張愛玲細膩、柔婉、深刻、獨特的文字中。

  這是第一次看她的散文,那種感觸真是細膩又與眾不同啊。再看她的生平,她寫這些文章時竟然只有十多歲。

  在《遲暮》中,她寫道“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人間,桃紅支不住紅豔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裡,柳絲趁著風力,俯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髮,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的輕雲,結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春雪,飛入了處處簾櫳。”喜歡這句話裡她對桃花的描寫,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桃花的豔麗嬌柔,一支桃枝上綴著那麼多開得茂盛分外嬌豔的桃花,此刻靜倚在封姨的臂彎裡,真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啊。再看她筆下的柳,那麼多情,那麼俏皮,正藉著風兒,騷亂行人的發,那柳絮在她眼裡,就是春神腳下的祥雲,正模仿著春雪,飛入簾櫳中。這樣的句子,從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筆下流淌出來,真是讓人驚歎啊。

  在《秋雨》中,她寫道“雨,像銀灰色粘溼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多麼形象啊,雨如蛛絲般閃閃爍爍、牽牽連連、綿綿不斷地籠罩於天地間,絲絲縷縷,纏纏綿綿,如夢如幻,這是十六歲的張愛玲眼中的秋,從她細膩多情的文字裡我看到了一個溫婉含蓄、眉宇間蹙著淡淡哀愁的少女,那棵宿舍牆外種的嬌嫩的洋水仙,似乎也看懂了她的少女輕愁,此刻正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原來它們在嘆息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黴氣燻蒸的雨天。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樣的描寫中流露出了她怎樣細膩的女兒心啊,再往下看“那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淡淡的輕愁中不乏新生的希望,在那樣一個如花的年齡裡一味的愁怎不叫人心疼呢。

  最喜歡文中這樣一段話“灰色的癩蝦蟆,在溼爛發黴的泥地裡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撲通撲通的跳著,從草窠裡,跳到泥裡,濺出深綠的水花”,這幾句話裡對癩蝦蟆的顏色、動作的描寫如此傳神,我的眼前又浮出了小時侯我在南京住時的那一溜平房,房後那片秋雨裡一團泥濘的爛泥地,和那隻偶然間跳上我的腳面嚇我個半死的醜陋的癩蛤蟆。

  三:《張愛玲散文讀後感》

  一本書,一個夢。一段旅程,一次邂逅。

  很喜歡你的散文和小說,近期又重讀了你的《張愛玲散文》《張愛玲精選集》,讀後總想再讀,你的書,適合一個人獨處時,在暗夜橘黃的燈光下閱讀,這時手捧一本你的文集,我心會冰涼如水,淚分然而下,時間的箭,如水般飛逝而去……想著,第一次看你的文字是什麼時候,是花季少女,心懷愛情與美好的年紀?看什麼都是美的,如今一轉身年華已經如流水般逝去,真的像你書中那句臺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讀你的書重新在平淡的生活中挖掘生命的意義,在你略帶憂傷的文字中探尋人性的根本和自然。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也許是經歷了太多事情,使你不禁感嘆:“生活既是麻煩,不如死了好。麻煩剛剛完了,人也完了。”有時不免被你的字句所震驚“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哀傷中隱約帶著點矜持。

  穿梭時光,經歷了一次洗禮。你像個老師,為我介紹一個個關於服裝,舞蹈,畫作的故事;你像個孩子,愛撒撒嬌,童言無忌。更多的時候則把我當成知己,“夜深聞私語,月落如金盆”,你說美的東西不一定偉大,但偉大的東西總是美的,我靜靜地思索著,若有所悟。你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認為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我回應似的笑了笑,也許是吧。你無數次談起你的童年,它承載著你兒時美麗的幻想,同樣也有被趕出家的委屈與辛酸。我聆聽著你的童年,你多愁善感的母親,體弱多病卻又天真無暇的弟弟。還有你對後母的憎惡,對父親的牴觸。

  你是這麼的愛憎分明,讓我不由得時而嘆息,時而激動,時而歡喜,時而憂愁。我不喜歡你在戰爭是對病人的冷漠,事不關己的樣子,而又不得不同情你當時的無助與無奈。如果換作是我,也許我會更加懦弱,也許……;當你看見街邊一個小男孩被警察欺負而打抱不平時,我既敬佩又不由得為你擔心,畢竟那世道,還是做個太平人來得太平。

  你謙虛地說自己不過是一個文字的習作者,可我認為你是人生的引導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會一直影響下去……

  我慚愧自己經驗太少,資歷太淺,不能和你聊的更多,你說對於我足夠了。

  有個哲人曾說過:“一本真正的鉅著,在青年時期讀,在成熟時期再讀,還不夠,該在年老時重讀一遍,如一座美好的建築物,須分別在晨曦,日午和月光下加以欣賞一般。”我想我也會永遠停留於她的精神城堡,直到走完我人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