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與鮑叔牙是什麼關係
管仲***公元前719-[1] 公元前645年***,本名管夷吾,字仲,別稱管子、管敬仲,中國古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任齊國相國,主要作品《管子》。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管仲與鮑叔牙可謂是古代朋友中惺惺相惜的一代典範,兩人相互知心,相互成就對方,堪稱一對佳話。尤其是鮑叔牙寬巨集大量的高尚品質最讓人敬佩,管鮑分金的故事千古流傳,鮑叔牙不計較個人私利的品質在當下的物質社會,世態炎涼中真是難得一抹溫情。
人們常說勢利是一種常態,世態炎涼、人走茶涼是人之常情,誰能不自私不愛錢呢,那相比來說不勢利才顯得難能可貴,才讓人格外感動。試想一想,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有人能拉上一把能雪中送炭,那真是人間一大幸事,那樣的溫情脈脈,總會讓人心中湧出暖流。
因為鮑叔牙知道管仲家境貧寒,還有老母親要養,所以才私自給自己多留點。鮑叔牙明知道但卻毫不在意,也不點破,其實鮑叔牙也是精明的人,但更是細心的人,他不說破就是不想讓管仲為難,就是為了維護管仲的面子和自尊,畢竟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鮑叔牙的情意即使是在當今社會也顯得很難得,因為人在社會上混,難免有窘迫囊中羞澀的時候,這時候總會有不懷好心的人嘲笑諷刺。但是如果有人能默默幫助自己,或者說有人肯借錢給自己,那便已經是雪中送炭了,那會讓人銘記一輩子的。
尤其是鮑叔牙的手下人看不下去了,向他報告的時候,鮑叔牙還為管仲解釋,這份情誼讓人怎能不感動,管仲能有鮑叔牙這樣的知心好友是他的幸運,他後來能夠輔助齊桓公也對虧了鮑叔牙,人生能有這樣的朋友,夫復何求。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嗎
據《三國志》裡的記載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樂毅,周圍的人還很信服。這是正史的記載,並不是《三國演義》這樣民間小說的杜撰,那麼事實上這樣嗎?諸葛亮即使再有才華,在講究謙虛謹慎的古代,這樣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不是有吹噓的嫌疑嗎?這可是古代讀書人的禁忌啊。
我想這其中有幾個原因,一是當時諸葛亮隱居南陽,躬耕隴畝,心裡其實是很鬱悶的,並不是那樣表面看起來的瀟灑的。因為諸葛亮作為讀書人的代表,學而優則仕,他當然想找到一個明君,好施展他的才華,只是他身處三國亂世之中,暫時沒有出現讓他眼前一亮的人物,所以只好隱居鄉下。再有諸葛亮有著讀書人的清高,他這麼說也是為了宣傳自己,他不願意自己屈尊去尋找明君,而是希望明君給他面子,親自來請他,這樣他便有臺階下,才顯示出他的高風亮節,你看不是我願意出山的,是人家幾次請我我不得已才出山的,文人的這點心思,最後便宜了劉備。
還有我懷疑諸葛亮不可能時時刻刻這麼吹噓自己的,如果是這樣,那周圍的朋友早就厭煩他了。他可能在某個場合下這麼說了一次,加上週圍朋友的宣傳,就變成他常常這麼比喻了,他也不解釋就默認了,從此孔明先生智慧化身的名號打出去了,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成就了一番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