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典故

  《勸學》短小精悍,內容卻富有情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秦國有一位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幫助莊襄王登上了王位,被封為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就病死了,十三歲的嬴政即位,他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嬴政尊稱呂不韋為“仲父”,秦國的行政大權全操縱在呂不韋手中。當時,呂不韋門下有三千門客,這些人充當他的智囊,幫助他治理國家。這些門客中,有學問的人很多,於是呂不韋把他們組織起來,編寫了一部二十多萬字的書,書名就叫《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的成書是呂不韋一生很大的一個成就,這部書博採諸子百家之長,兼收幷蓄,納各家思想貫穿於書中,並以黃老思想為主導,所謂“謙儒墨,和名法”!在治國之道上提倡無為。

  呂不韋為了宣傳《呂氏春秋》,就在秦國首都咸陽釋出告示,內容說:如果有人能把這本書改動一個字,就賞賜千金。可是過去很多天了,居然沒人能夠修改一個字。

  此後,“一字千金”的佳話便流傳開來!

  :“給自己掘一口井”

  兩個小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裡,山之間有一條小溪,他們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熟悉了。突然有一天,左邊山上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左邊山上的和尚仍然不見蹤影。右邊山上的和尚決心去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等他來左邊山上的廟裡之後,不禁大吃一驚,因為他的朋友竟在練太極拳,而且很精神很好,一點也不象一個月沒有喝水的人,練拳的和尚帶著右邊山上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一個月前,井口終於冒出了清水,我也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可以騰出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讀完這個故事,我問自己:是不是也應該為自己挖一口井呢?在你匆忙的生活中,哪怕每天拿出很少的點時間去多讀幾頁書,多學習一點實用的知識,多留意一些別人平時不在意的事情,多與資深民警交流工作經驗,不經意間,你的積累也許就能在關鍵時刻助你一臂之力。“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要小那一點點的收穫,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一滴的努力,你就會走在別人的前面。記住,先人一步處處黃金,多留意從你身邊溜走的時間,和時間賽跑,那你就會離成功不遠了。

  :斷機教子

  “斷機教子”講的是孟母鼓勵孟子讀書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孟子少年讀書時,開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學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讓孟子背誦當天學的內容,可是孟子總是背部出來。孟母很生氣,舉起刀把剛剛織好的布割斷了,並教訓兒子說:“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時時努力,就永遠也學不到本領。”孟子很受觸動,從此以後,他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晚,刻苦讀書。

  《三字經》: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普夜讀

  趙普是北宋的開國宰相,一生喜愛讀書。有天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前去看他,一進門,見趙普正在挑燈夜讀,趙匡胤見他讀的是《論語》,十分奇怪,就問他:“《論語》是兒童們讀的書,你怎麼還在讀它?”趙普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全在這本書中。我只用半部《論語》為你打天下,現在,還要用半部《論語》為你治天下,就能使天下太平。”後來,趙普死後,用一部《論語》為自己陪葬。趙普讀《論語》讀了一輩子,可以說他對《論語》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和實踐,併成為他治國、平天下的資本。

  《三字經》: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蘇秦刺股

  蘇秦是戰國時期洛陽人。他很想有所作為,變賣了家產找出路。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後來錢用光了,只好回家,但是家人對失敗的他很冷淡,蘇秦受了很大刺激,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這就是後來人們說的“錐刺股”,用來表示讀書刻苦的精神。公元前334年開始,他到六國去遊說,宣傳“合縱”的主張,結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國諸侯訂立了合縱的聯盟。蘇秦掛了六國的相印,成了顯赫的人物。

  《三字經》: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

  :車胤囊螢

  晉代車胤自幼好學不倦,可是由於家境貧困,沒有錢買燈油在晚上讀書。一個夏夜,他在屋外誦書,忽然看到原野裡如星星一樣螢火蟲在空中飛舞。他突發奇想,螢火蟲的光亮在黑夜裡不正如燈一樣嗎?這樣我就能夠徹夜苦讀了!他立即找來了白絹紮成一個小口袋,並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裡面。果然,如此還真的管用。正是藉著這微弱的光芒和堅持不懈地苦讀,車胤學識日漸長進,並最終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