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婦產科護理論文

  護理專業是我校的師範專業,婦產科護理是護理專業的主幹課程,是培養護理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能力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患者80例為研究物件,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並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程度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後,對照組患者的焦慮程度明顯比研究組嚴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87,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2.57,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婦產科;常規護理;護理滿意度;焦慮情緒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護理模式逐漸成為臨床護理的重要方式[1]。對此,選取本院收治的婦產科患者80例作為研究物件,比較人性化護理和常規護理的效果,以瞭解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患者80例為研究物件,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平均年齡***34.8±8.2***歲;宮頸炎6例、子宮肌瘤9例、盆腔炎10例、妊娠合併症5例,月經失調10例。對照組平均年齡***35.2±9.6***歲;盆腔炎9例,宮頸炎10例,子宮肌瘤7例,月經失調8例,妊娠合併症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日常護理工作,對患者出現的病情及時進行報告和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具體如下:***1***人性化護理方案:根據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護理,提高護理效果;***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瞭解患者心理狀態,多給予鼓勵和安慰,緩解其緊張和焦慮情緒。給患者耐心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增加患者對疾病的瞭解,樹立治療信心;***3***飲食護理:對患者的日常飲食進行規劃,引導患者合理飲食和營養搭配。***4***以患者為中心:瞭解和尊重患者的需求,給予全方位的護理,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能獲得滿足。

  1.3效果評定標準

  對患者的焦慮情況採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評分,根據患者的評分情況分為明顯焦慮,潛在焦慮和無焦慮。評分>14分為明顯焦慮,評分在7~14分為潛在焦慮,<7分表示為無焦慮[2];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總滿意度=滿意度+基本滿意度[3]。1.4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7.0統計學軟體對研究資料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採用x2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2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情況比較

  研究組中,明顯焦慮3例,潛在焦慮7例,無焦慮30例;對照組中,明顯焦慮10例,潛在焦慮14例,無焦慮16例。對照組的焦慮程度明顯比研究組嚴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87,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對護理滿意24例,基本滿意14例,不滿意2例,總護理滿意度為95%;對照組對護理滿意19例,基本滿意12例,不滿意9例,總護理滿意度為77.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於研究組***x2=12.57,P<0.05***。

  3討論

  近年來,婦產科腫瘤、婦科炎症及月經不調等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5],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影響,還會給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7],所以在對婦產科患者進行治療時,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是非常必要的。人性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以給予患者舒適的生理狀態和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為目的,是一種具有個性化和創造性的護理方法[8]。如果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和疼痛感,還可以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所以該護理模式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9]。本研究中,研究組採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患者的焦慮程度明顯要輕於採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於對照組,說明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採用人性化護理具有可行性。綜上所述,將人性化護理應用於婦產科臨床護理中,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緩解患者焦慮和憂鬱的情緒,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10],並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緩和醫患關係,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金麗娟.婦產科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6***:127-128.

  [2]鄒春嵐,彭冬梅,汪春蓮.人性化護理在輸卵管吻合術受術者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5***:3587-3588.

  [3]錢冰天.優質護理模式對婦產科患者生存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4,***32***:4430-4431.

  [4]鄭晴亮.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5***:3597-3598.

  [5]羅迪.對產婦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05***:66-67.

  [6]朱蘭芳.人性化護理干預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09***:108-109.

  [7]劉玉華.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的術中護理及人性化護理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5,***09***:4-5.

  [8]徐穎芬,楊若雅.人性化護理在產房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5,***09***:106-109.

  [9]古魏蘭.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產科護理應用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4***:696-697.

  [10]李建霞.淺談人性化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09***:13-14.

  範文二:婦產科患者術後疼痛綜合護理方法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婦產科手術成為治療婦產科疾病最常見和最重要的一種臨床方法。但是,在解決患者疾病痛苦的同時,往往引發切口疼痛等不良反應,是患者感到痛苦和畏懼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它也是婦產科醫護人員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婦產科手術中出現的常見症狀之一[1]。臨床上,手術後疼痛不但給患者身體上造成一定的痛苦,也對患者精神和心理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手術滿意度。基於此,筆者對所在醫院婦產科的手術患者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優質綜合的婦產科術後護理,可以減輕患者術後疼痛度,縮短患者住院康復時間,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婦產科收治的手術患者230例。其中附件切除術29例,子宮次全切除術19例,子宮全切除12例,剖宮產術170例,均採用持續性硬膜外麻醉,無鎮痛藥過敏史或成癮史,肝功能正常。隨機分為觀察組***n=115***和對照組***n=115***,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採用普通的常規術後疼痛護理方法,觀察組採用綜合優質的術後疼痛護理方法:

  ***1***提高護理人員對疼痛控制的認識。疼痛目前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4大生命體徵之後的第5生命特徵,加強護理人員手術疼痛知識培訓,提高對術後疼痛的重視程度,能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後疼痛主動評估,給予患者正確、合理的術後疼痛護理。***2***積極的心理疏導和安撫。患者對手術多伴有緊張、焦慮、低落等不良情緒,加重了術後疼痛程度,延長了術後疼痛時間。針對不同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護理心理疏導方案,運用醫學知識耐心地向患者解釋手術的目的、意義及手術過程、手術所需時間、術後一般情況等,通過溝通交流打消患者的種種顧慮和緊張情緒,增強安全感,順利渡過圍手術期。尊重患者對疼痛的反應,護理人員鼓勵患者表達其疼痛的感受和對適應疼痛所作的努力,安慰患者,儘量減輕其心理壓力。

  ***3***正確、專業的術後護理,舒適體位的擺放。患者進行手術後,通過體位安放使患者處於非常舒服的體位,儘量避免觸碰到手術傷口,一是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二是避免刺激到傷口引發傷口疼痛。運用專業知識,通過通俗易懂的話語和語氣指導患者對自己的四肢、軀體及神經系統全面放鬆,達到緩解傷口肌肉緊張,減緩術後疼痛的目的。

  ***4***創造舒適的環境。針對術後患者容易心情煩躁的特點,保持病房周圍環境安靜,觀察患者情緒變化,瞭解患者的喜好,可通過播放音樂來緩解患者浮躁的情緒,使患者神經、精神全面放鬆,有利於緩解術後疼痛。

  1.3疼痛判定標準

  採用主訴疼痛的分級法:0級:無任何疼痛;1級:輕度疼痛,疼痛可忍受,能夠正常睡眠生活;2級:中度疼痛,疼痛較明顯,不能忍受,需服用睡眠藥物,睡眠受影響;3級:重度疼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需要服用止痛劑,睡眠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伴有植物神經紊亂或者被動體位[2]。

  1.4統計學處理

  採用SPSS17.0軟體對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採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術後疼痛情況比較,觀察組僅有21.8%的術後患者存在中度以上的疼痛,78.2%的術後患者無疼痛或輕度疼痛;對照組有43.5%的術後患者存在中度以上的疼痛,56.5%的術後患者無頭痛或輕度疼痛,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術後患者術後疼痛康復時間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後患者平均疼痛康復時間***7.8±1.5***d,對照組平均疼痛康復時間***13.8±1.2***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婦產科術後疼痛護理是術後的一個特殊的階段,既往對於術後疼痛的護理,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通常認為僅是術後藥物止痛的一個過程,只需服用鎮痛藥物即可。但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尤其是婦產科手術患者性別的特殊性,因為相對來講,女性心理比較脆弱,更懼怕術後疼痛,術後易產生抑鬱、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對於護理工作有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婦產科患者術後疼痛的綜合護理越來越受到重視。所謂的綜合護理是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對護理人員術後疼痛知識培訓,提高自身認識,瞭解婦產科手術患者的特殊性,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疼痛知識健康宣教;對術後患者及時有效的疼痛評估,針對不同患者制訂出適合的護理方案;指導患者緩解術後疼痛的技巧;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護理治療環境等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研究表明,讓患者發洩自己的疼痛或不安的情緒,緩解內心壓力,有利於術後患者緩解術後疼痛痛苦。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尤其對術後疼痛有深刻的認識,掌握各種疼痛治療方法,做好術前術後心理疏導宣教工作,對每個患者術後疼痛及時的評估和治療,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的術後疼痛痛苦。在護理過程中,採用專業的術後疼痛護理,以術後體位擺放為例,通過舒適的體位的安放,患者本人體位舒服,能夠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認同感,更能配合醫生的治療,可以減少手術後帶來的疼痛感,其次,給予舒適的體位,避免身體翻動時傷口產生張裂而降低了手術質量[5]。保持環境安靜,有利於緩解患者術後抑鬱、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使患者身心完全放鬆,有利於緩解患者術後疼痛。總之,高質量的綜合的婦產科術後護理對護理人員素質和病房條件有了更高的的要求,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通過本研究結果證實,觀察組患者術後無疼痛率達45.2%,而對照組患者術後無疼痛率僅22.6%,觀察組緩解疼痛效果明顯優於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平均疼痛康復時間為***7.8±1.5***d,而對照組患者平均疼痛康復時間為***13.8±1.2***d,觀察組患者平均疼痛康復時間明顯短於對照組,也就是說觀察組患者術後疼痛康復快,住院時間更短,與國內外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從而說明積極有效的綜合護理也是一種有效的降低婦產科術後疼痛的治療方法,作為醫院,以後更應該重視婦產科術後疼痛護理工作,加強護理人員專業、專科培訓,提供更完善的病房設施,才能保障優質綜合護理工作順利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