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論文

  婦產科護理實訓是婦產科護理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對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婦產科護理操作技能培養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產婦160例,隨機分成研究組***n=80***與對照組***n=80***,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措施,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孕產婦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護理規範、溝通能力、服務規範評分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應用於婦產科護理工作中能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成本,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婦產科;療效研究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護理新模式的不斷湧現,人們對婦產科護理服務更加重視,對婦產科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期望[1]。健康教育是實施人性化、優質高效、整體護理的一個主要單元[2]。在婦產科開展健康教育可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促進產婦更好地生產及儘快康復,提升婦產科整體護理的質量。2014年2月至10月我們對我院收治的產婦80例開展健康教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產婦160例,年齡在22~36歲,平均年齡為***28.4±2.5***歲;初產婦108例,經產婦52例;孕周29~42周,平均孕周***38.4±2.5***周;順產86例,剖宮產74例。入選的研究物件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80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

  1.2.1妊娠期健康教育向孕產婦精心開闢孕婦課堂,運用圖文並茂的講座與個別訪談、發放健康教育資料、電話指導等形式向孕產婦傳授妊娠期保健知識,並關注妊娠期孕婦的生理及心理變化,認真指導其開展營養和保健教育,並讓其瞭解正常分娩及剖宮產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後可能出現的各種併發症,進而引導她們學會科學地選擇正確的分娩方式。向孕產婦介紹進行胎教的價值,告知其間接及直接的胎教方法,使孕產婦能夠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開展胎教,進而促進胎兒能夠更好地生長及發育。向孕產婦介紹在孕期期間適量運動的意義、運動的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項,讓她們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從而促進母嬰健康[3]。告知孕產婦開展產前檢查的臨床意義、檢查時間、檢查內容、檢查頻率等。指導孕產婦學會自數胎動的方法,讓孕產婦能夠密切關注胎兒的生長情況,並引導其定期到醫院接受胎盤功能及成熟度檢查等。

  1.2.2分娩期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要向孕產婦認真介紹分娩的生理過程,分娩可能會出現的不適症狀,並向傳授相應的技巧與方法。必要的時候可以引導臨產婦和已分娩的產婦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待產婦增加分娩的信心及自控感。讓產婦儘快熟悉環境、及規章制度。加強產前健康教育,認真指導孕產婦學會掌握自我監護母胎的方法[4];加強產婦的產前心理護理工作,在心理上給予安慰,消除恐懼感。產婦進入待產室後,可安排責任護士進行陪伴,並實施“一對一”的產時健康指導教育,指導她們學會如何降低宮縮造成的痛苦。護理人員在做好生活護理的同時要及時向產婦溝通產程進展的情況,幫助增強分娩的信心,促進產婦順利分娩。

  1.2.3產褥期的健康教育產婦分娩後,護士要對分娩完的產婦的身體及心理情況進行科學評估,並制訂出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在產婦身心狀況較佳及產後的24h之內,指導安排科學合理的飲食,以促進產婦的體力能夠儘快恢復,幫助產婦促進乳汁分泌,確保母乳餵養能夠順利進行。加強母乳餵養知識宣教:向產婦介紹母乳餵養的意義及作用,並指導產婦準確掌握餵奶的姿勢,做到“早吸吮、早接觸、早開奶”[5],並引導產婦掌握有效吸吮特徵及意義,進而提升母乳餵養的成功率[6]。加強新生兒的健康護理:護理人員要認真指導產婦及其家屬學會密切關注及觀察新生兒哭聲與大小便,並使得產婦學會新生兒臍部護理措施,講解新生兒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還可以向產婦介紹嬰兒撫觸、嬰兒游泳等科學有益的育兒方法。給予必要的性生活與計劃生育方面的指導,並且告知產婦選擇恰當的時間進行節育環的放置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孕產婦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婦產科護理工作質量;運用本院制定的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滿意度的調查;對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規範、溝通能力與服務規範進行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資料用SPSS18.0統計分析,採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孕產婦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

  2.2兩組護理指標評分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規範、溝通能力、服務規範評分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

  3討論

  婦產科護理工作是要通過一系列護理措施促進孕產婦身心健康,讓孕產婦在生理、心理與社會適應等層面上得到更多的支援,進而讓孕產婦可以在最優的狀態下順利分娩[7-9]。為此,護理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護理素養及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儘量讓自身掌握更多的護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讓婦產科診療工作水平獲得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讓孕產婦能夠以最佳的身心狀態面對懷孕及分娩的整個過程。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母嬰健康狀況,降低併發症發生率,還會改善產婦的自我防護意識。本研究顯示,實施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孕產婦的認知水平,提升圍產期的保健質量,促進孕產婦心理健康,降低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規範臨床護理操作規範,提高護患溝通能力等[10-12]。綜上所述,向孕產婦實施健康教育,介紹健康教育的價值,使產婦意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並讓孕產婦在妊娠、分娩及產褥期間得到較好的健康指導、正確的飲食指導、心理支援干預,則能保證母嬰健康,促進婦產科護理工作水平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曾夥梅,陸紅豔,陳勉.個體化健康教育在婦科護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4,4***3***:134-136.

  [2]燕繼華.健康教育在療養院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10,11***4***:67-69.

  [3]顧春怡,張錚,朱新麗,等.孕晚期干預支援對孕婦產時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誌,2011,46***6***:569-571.

  [4]李加平,高茜,沈芳,等.健康教育在預防婦科盆腔手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28***:2680-2681.

  [5]李敏.優質護理在提高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誌,2014,33***1***:192-193.

  [6]夏青,孫娟.專業技能指導表在剖宮產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0***:921-922.

  [7]齊朝暉."家庭式"健康教育對孕婦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7***:1081.

  [8]孫明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後出血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4,12***33***:3108-3109.

  [9]雷春梅,李雪蘭,魏斌.對HDP產婦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3,24***4***:588-590.

  [10]宋曉月,王志陽,俞曉梅,等.河南省城鄉圍絕經期婦女亞健康狀態調查及健康教育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30***:2865-2866.

  [11]楊玉芬.健康教育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3,34***33***:7037.

  [12]柳輝紅.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產前保健狀況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2,28***15***:81-82.

  範文二:人性化服務在婦產科護理的應用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不斷髮展與進步;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髮展和服務理念的轉變,婦產科患者對於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易學的傳統常規護理模式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的婦產科的要求。轉而向人性化的方向展了,以便為婦產科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婦產科人性化服務有利於提高婦產科的護理工作質量,改善護理與患者之間的關係。人性化護理是指一種護理模式,此模式具有整體性、創造性、個性化以及有效性,其目的使患者在心理上、生理上等方面處於非常舒適的狀態[1]。人性化護理的中心內容是人性化服務,就是在患者生活、生理、心理、安全等方面服務,使患者有一種溫馨感、親切感和家庭感。最終目的是要求達到比較高的護理質量,其核心內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個人隱私以及生命價值等,主要內容包括護理技巧、服務意識與責任心等方面。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婦產科於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98例患者,年齡23~55歲,病程5d至12個月。經臨床診斷為產婦25例、宮頸炎22例、子宮肌瘤14例、妊娠併發症12例、月經失調15例、其他1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各49例,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患病型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對2組分別實行不同的方法,對照組採用傳統護理方法,觀察組採用人性化服務方法。人性化服務方法的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在環境方面人性化服務:主要是指婦產科患者直接受醫院環境的影響。人性化服務環境又分兩部分內容,即軟體環境與硬體環境。軟體環境是指患者的人格尊重或隱私的保護,患者各階段的心理狀態,以及包括宣傳與指導醫護方法,主要體現在人文環境方面;硬體環境主要是指根據患者的特點,對診斷、治療室、住院區等環境的佈置,以及向患者發放有關健康資料等。

  ②在心理方面的人性化服務:是指護理人員要主動加強與婦產科的患者溝通,並把相關的治療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醫療知識對患者進行詳細講解與宣傳。以熟練的操作技能與紮實的醫療專業知識贏得患者的尊重與信任,使得患者對醫院,對自己戰勝疾病充滿信心。

  ③在治療過程中的人性化服務:主要是指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的人性化服務。包括治療前的準備工作,比如治療或手術前患者外陰清洗、尿管的放置等。在治療時,耐心而又細心指導患者密切配合治療步驟,適當給予安慰與鼓勵。治療結束後,經常要關心患者的病情並叮囑其要注意的事項。總之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讓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④有關出院方面人性化服務:主要是指出院時要有比較完善的健康指導,要尊重患者。給患者多講解一些有關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以及安排患者定期複診,儘量減少發生意外事件。

  1.3評價方法:

  採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對護理前後的婦產科患者進行檢測,超過14分以上為明顯焦慮,介於7~14分之間為可能有焦慮;低於6分以下的就是沒有焦慮。

  2結果

  觀察組在患者的焦慮程度及臨床護理效果上較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3討論

  3.1實現人性化服務護理的措施

  3.1.1領導與管理者要重視:護理創新思想、護理管理者要具有創新思維能力,主動、客觀地反省護理工作中的不足,敢在護理管理模式方面大膽創新,打破傳統落後的護理格局,實現人性化服務管理,真正發揮好護理的職能。一個優秀的護理管理者,不但要精於護理的專業技術與業務,還要嫻熟地掌握病重患者的搶救技巧,以及把心理學、管理學方面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有效合理運用到護理工作中去。

  3.1.2更新接診觀念:在過去護理工作人員大部分不太重視自己工作,沒有意識到第一次接診的重要性,護理工作人員的言談舉止代表著婦產科甚至是醫院的形象,為提高患者對醫院滿意程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在接診過程中,護理工人員應表示對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強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度與滿意度,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3.1.3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加強護患之間的關係:護理工作人員不僅要熟悉地掌握操作技能,還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相關的護理知識與技術操作,不斷地加強自身的職業素養,使其在相關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服務理念以及溝通技巧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使婦產科的患者能得到多元化護理服務。當患者進病區之後,護理人員應面帶微笑,根據其年齡與職業等,選擇恰當的稱呼,把醫院的環境以及相關住院等制度耐心地給患者講解,保持與患者良好的關係。

  3.1.4人性化護理的操作及技巧:在護理操作中,體現人性化護理理念是提升護理品質的重要體現。除了用藥物解除患者的痛苦外,護理人員還應讓患者從自己的語言中感受到被關懷、被尊重的感覺。

  3.1.5關於舒適護理:舒服護理目的是使患者心裡獲得滿足與安全感。其宗旨是護理工人員根據患者不同的特點,因人而異,選擇不同的舒適護理方法,來降低患者的心情不暢快,心理不滿意,使其陌生、痛苦、害怕、擔心、焦慮等感覺減輕。舒適護理能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促使患者心情舒暢。

  3.1.6以家庭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護理模式:其人性化服務護理主要強調家庭健康與和諧,比較注重、維持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方式,婦產科服務的物件一般是指孕婦、產婦與新生嬰兒,這樣服務物件就涵蓋到家庭了。為了更好地服務孕婦、產婦,最大限度地滿足她們的需要,護理工作人員要樹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促使產婦們能夠自我掌握健康知識與自護能力以及能熟練掌握育嬰技巧。家庭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護理模式主要是為產婦提供從待產到分娩,以及到產後護理的整個過程的服務。

  3.2人性化服務在婦產科護理應用的意義

  人性化護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提供心理、生理、心靈等方面的尊重和關愛。在婦產科實現護理人性化服務,對改善、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與服務態度有明顯促進作用,為婦產科患者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加強了與患者的溝通,非常有利於改善護患之間的關係。在婦產科實現人性化服護理管理,對於護理工作人員來說,有利於統一護理工作人員工價值取向,激發她們工作的潛能、智慧與創新思想。對於婦產科患者來說,能增強她們對醫院,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減少她們焦慮、恐懼、等心理,從而達到穩定她們的情緒,使她們以最好的心理狀態來面對婦科疾病或分娩。人性化服務護理其護理行為的人本化原則就是要求護理人員不能盲目、機械地執行各項操作,補充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內涵,表現出護士職業特有的嚴謹、周到、細緻、完美的工作作風和以人為本的呵護和關心,充分展現了護士的多重角度功能,擴大了護理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