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的急救處理

  寶寶吃完奶後,容易出現溢奶的現象,如果把寶寶仰面放在床上,溢位的奶會嗆到肺裡,造成嬰兒窒息。 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窒息的急救方面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1.窒息的原因

  窒息可分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兩類。

  ***1***阻塞性窒息

  1***異物阻塞咽喉部:損傷後如有血凝塊、嘔吐物、碎骨片、遊離組織塊及其他異物等,均可堵塞咽喉部造成窒息,尤其是昏迷的患者更易發生。

  2***組織移位:上頜骨橫斷骨折時,骨塊向下後方移位,可堵塞咽腔,壓迫舌根而引起窒息。下頜骨頦部粉碎性骨折或雙發骨折時,由於口底降頜肌群的牽拉,可使下頜骨前部向下後移位及舌後墜而阻塞呼吸道。

  3***腫脹與血腫:口底、舌根、咽側及頸部損傷後,可發生血腫或組織水腫,壓迫呼吸道引起窒息。

  ***2***吸入性窒息:主要見於昏迷患者,直接將血液、唾液、嘔吐物或其他異物吸入氣管、支氣管或肺泡內而引起窒息。

  2.窒息的臨床表現

  窒息的前驅症狀為患者煩躁不安、出汗、口脣發紺、鼻翼扇動和呼吸困難、嚴重者在呼吸時出現“三凹”***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及肋間隙明顯凹陷***體徵;隨之發生脈弱、脈速、血壓下降及瞳孔散大等危象以至死亡。

  3. 防治窒息的關鍵在於及早發現和及時處理,如出現呼吸困難,應分秒必爭,進行搶救。

  ***1***阻塞性窒息的急救:應根據阻塞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1***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異物:迅速用手指或器械掏出或用吸引器吸出堵塞物。

  2***將後墜的舌牽出:可在舌尖後約2cm處用粗絲線或別針穿過舌組織全層,將舌拉出口外,並使患者的頭偏向一側或採取俯臥位,便於唾液或嘔吐物外流。

  3***懸吊下墜的上頜骨骨塊:可臨時採用筷子、壓舌板或類似器材橫放於上頜雙側前磨牙部位,將上頜骨骨折塊向上懸吊,並將兩端固定於頭部繃帶上。

  4***插入通氣導管保持呼吸道通暢:對因咽部和舌根部腫脹壓迫呼吸道的患者,可經口或鼻插入通氣導管,以解除窒息。如情況緊急,又無適當導管時,可用1~2根粗針頭行環甲膜穿刺,隨後行氣管切開術。如呼吸已停止,可緊急行環甲膜切開術進行搶救,隨後改行常規氣管切開術。環甲膜切開術只能作為緊急搶救患者的臨時措施,不能長期代替氣管切開。插管不宜超過48小時。套管留置過久,常導致環狀軟骨損傷,繼發喉狹窄,故應在48小時內行常規氣管切開術後,縫合環甲膜切開傷口。

  ***2***吸入性窒息的急救: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通過氣管導管,充分吸出進入下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異物,解除窒息。此類患者要特別注意防治肺部併發症。

  二:

  如果嬰兒不能哭、咳嗽或呼吸,或者發出尖銳的聲音,大人可以站起來,讓寶寶的腹部貼著大人的前臂,屈曲一側膝關節,把前臂放在大腿上,讓嬰兒的頭部越過屈曲的膝關節,用另一側的手掌在嬰兒兩側肩胛骨之間輕拍5次,每次都嘗試著促其排除異物。

  如果嬰兒呼吸道仍然被阻塞,可把他輕輕地反過來,大人把2到3個手指放在嬰兒胸骨的中央部,做5次胸部按壓之後要檢查一下嬰兒的口腔。如果做了3輪背部拍打和胸部按壓後異物仍然未清理乾淨,就要打電話叫救護車。此時,應繼續實施以上搶救措施,幫助嬰兒存活。

  如果嬰兒的意識喪失,但仍有呼吸,可讓他仰臥,頭輕輕傾斜向後,用一個手指在嬰兒口內觸控並清除阻塞的異物。如果嬰兒喪失意識並停止呼吸,要進行心肺復甦。

  如果有脈搏但是沒呼吸,應繼續搶救以恢復呼吸。用一隻手將嬰兒的頭向後傾斜,用另一隻手托起下頜以通暢呼吸道。把口對準他的口和鼻,每隔3秒向寶寶的口鼻內小幅度吹一次氣,直到嬰兒恢復自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