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加強會計電算化的幾點思考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會計作為經濟管理基礎性工作,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強化會計管理、提高會計資訊質量,已成為會計工作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而會計電算化為實現這一任務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近年來,我國會計電算化的迅速普及和發展,對深化會計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而使會計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電算化使財會人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為更多地參與管理和決策提供了可能,促進了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促進了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也促進了會計工作職能的轉變和財會人員素質的提高,為會計管理工作現代化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會計電算化向更深層次發展。本文就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加以分析,並探討其今後的發展思路。

  一、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會計電算化工作是法規的盲區。為了使會計電算化工作規範運作,財政部從1994年始至目前為止,相繼頒佈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商品化會計核算軟體評審規則》、《會計核算軟體基本功能規範》等規章。但不少已經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無論是單位的領導,還是單位財務部門的財會人員尚不知道上面這些專門針對會計電算化的規章。甚至有的地方的經濟管理部門也不知道這些規章的存在,會計電算化的上馬基本上是會計軟體公司安裝,幫助會計人員會操作就算了。因此,有時在實際操作中已經違規了,但操作者不清楚,單位的領導也不知道,同時也沒有相應的部門去糾正,更談不上有部門監督管理了。

  2.我國電算化事業起步較晚,人們的思維觀念還未充分認識到電算化的意義及重要性。多數單位電算化都是應用於代替手工核算,僅僅是從減輕會計人員負擔、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認識到建立完整的會計資訊系統對企業的重要性,使現有會計提供的資訊不能及時、有效地為企業決策及管理服務。同時,在軟體更新及硬體投入等方面支援力度不夠,更不用說建立企業內部區域網以及註冊自己的網站,根本沒能利用資訊科技優勢來提高企業運作效率。

  3,資料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時候,財務上的資料,是企業的絕對祕密,在很大程度上關係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但幾乎所有的軟體系統都在為完善會計功能和適應財務制度大傷腦筋,卻沒有幾家軟體認真研究過資料的保密問題。而有些軟體所謂的加密,也無非是對軟體本身的加密,防止盜版,不能真正起到資料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難如人意,系統一旦癱瘓,或者受病毒侵襲,或者突然斷電,很難恢復原來的資料。

  4.軟體開發難以滿足新會計制度要求。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會計軟體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黃金時期。但是,“大多數軟體開發商只注重會計軟體、使用平臺、開發工具、使用環境等計算機技術方面的提高,”而忽略會計功能的拓展。比如,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處理與選擇、在存在大量外幣業務的企業裡,對外幣匯率的選擇。以及存貨計價的選擇。新會計制度規定,這些方法一旦選定,不能隨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須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同時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加以說明。而現行會計軟體中未設定本年度內不允許改動的控制功能,這就使得一些使用者隨意修改原先所確定的方法,甚至有的使用者夥同軟體開發商一起進行反結賬、反記賬等違反會計制度的活動。

5.會計人員計算機業務素質偏低。目前,不少單位的電算化人員是由過去的會計、出納等經過短期培訓而來,他們在使用微機處理業務的過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開機使用財務軟體之外,對微機的軟硬體知識瞭解甚少,一旦微機出現故障或與平常見到的介面不同時,就束手無策,即使廠家在安裝會計軟體時都作了系統的培訓,但一些從未接觸過計算機的會計人員入門還是很慢,而且在上機時經常出現誤操作,一旦出錯,可能就會使自己很長時間的工作成果付諸東流,使系統資料丟失,嚴重的導致系統崩潰。

  6.會計電算化基礎管理滯後於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單位實現會計電算化後,傳統的會計分工模式將被打破,會產生許多新的崗位,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問題。因此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必須跟上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而目前,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管理很多仍是模仿手工記賬的管理辦法,結果導致了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混亂,影響了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和改進會計電算化的思路

  1.企業應將會計電算化工作納入企業資訊化工作的總體範疇。目前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方向是實現對企業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一體化、整合化的管理。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傳統意義上的會計電算化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面企業管理軟體的財務管理模組或部分。原有的單一財務軟體已明顯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企業要求從採購、銷售、庫存的管理到會計核算、應收應付賬款管理、資金和成本管理、財務分析預測等實現一體化,進而實現對整個企業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管理軟體作為管理工具,要保障軟體系統內部各子系統的資料方便地進行交換與重組,將現有的會計資訊系統逐步發展成全面的管理資訊系統,才能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

  2.規範化管理電算化行為。一個國家的會計的規範化管理,主要是通過頒佈指定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來進行的。只有用會計準則指導會計業務,才能規範會計行為。在會計電算化普及的今天,用會計準則同樣可以規範電算化行為。規範的具體內容有:財務會計軟體採用的標準、具體業務處理、人員職責等。財政部新頒佈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基本功能規範》便是最好的體現。

  3.實現財務資訊網路化。財務資訊的處理與輸出要求迅速、高效、準確、安全、覆蓋面廣。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大量的海外公司的出現,迫切要求財務資訊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共享。如果每個公司在因特網上都有自己的網址,就可以上網披露自己的財務資訊,供投資者瀏覽。同時,與競爭對手展開競爭。只有那些經濟效益好、財務狀況佳、產品和市場極具潛力的公司,才能在網上吸引大量的投資者,並籌集大量資金用於企業的發展。財務資訊網路化是知識經濟對於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會計資訊上網後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4,重視電算化人才的培養。知識經濟對於企業的財務資訊的加工與輸出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未來會計軟體要實現更高層次的網路化資訊處理。這一發展趨勢,勢必要求從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人員在會計和計算機兩個領域都非常有專長,成為這兩個領域裡的行家裡手。所以,培養高階的、現代化的會計電算化人才勢在必行。

  總之,21世紀的會計是一個以資訊科技為中心的嶄新會計,我們應該抓住這一良機來促進傳統會計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