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好好學習的方法

  許多家長都會思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若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又該怎麼辦呢?孩子該如何好好學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並與他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

  2、必要的課前預習。基本要求: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在孩子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

  3、聽好45分鐘的課。要告訴孩子明確地記住重點和難點,基礎知識、定義、定理要進行強制記憶,要掌握例題的解答步驟、方法。孩子不認真聽講,一般有根本聽不懂、自制力差、缺乏學習興趣三個原因,家長應針對其原因去解決。家長可以請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給孩子表現並得到肯定性評價的機會。還可以告訴孩子,在課堂上即使被叫回答問題,也可以自己在心裡試答老師的問題或在本子上演練,老師評價其他同學的回答時,自己評價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優點,找到不足,進行自我激勵。

  4、提高作業質量。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準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家長在檢查作業後,發現錯誤,不宜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而應讓孩子自己複查。

  二

  5、及時糾正錯題。給孩子一個專用的本子,孩子每次作業或考試出現錯誤,就讓孩子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後,分析錯誤原因。

  6、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記下書名、作者;

  ②採摘生字、新詞及佳句;

  ③記錄方要人物和主要內容;

  ④在書上批註;

  ⑤列提綱;

  ⑥寫讀後感。

  7、學會使用工具書。對於小學和初中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查字典。要有運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準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字詞的能力,還要有聯絡上下文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義項解釋詞語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勤查字典,並進而養成習慣。

  8、掌握閱讀步驟和不同型別文章的閱讀方法。

  學會閱讀的一般步驟:初讀,瞭解全文大意,劃生字、新詞;運用工具書認字、釋詞,瞭解題目與內容的關係。再讀,帶著“寫的什麼”和“怎樣寫的”兩個問題熟讀,讀後分段寫出段意。精讀。抓住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細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熟讀,做好課後“作業與練習”。

  9、培養多種思維方法。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法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能夠靈活運轉。

  三

  首先,父母必須要有耐心和穩定的情緒,要知道學習方法的問題是基礎性的、根本性的問題,不能操之過急。

  其次,父母要跟孩子進行誠懇的溝通。在交談時,父母可有意的表示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或挫折,並瞭解以下幾個方面:在學習上是否盡了全力?孩子是否認為自己無法搞好學習?孩子需要什麼幫助嗎?等等。

  第三,適時地向孩子的老師、同學或朋友瞭解孩子學習上所存在的問題,比如:孩子上課是否用心?孩子平時喜歡與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什麼消極影響?孩子的特長是什麼?興趣是什麼?

  最後,正確的分數觀和正確的獎懲標準也是必須的。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對孩子指責埋怨並嚴加管教,往往使孩子恐懼考試且迴避學習,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也很不利。有的家長許諾孩子,如果考試得了多少分就給什麼獎勵,如果考不好就給什麼懲罰,這容易讓孩子過於追求表面的分數而不會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好好學習或成績不太理想的時候多給孩子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