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孩子有效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家長對指導孩子學習感到很頭疼,覺得不會輔導。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指導孩子有效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指導孩子有效學習的方法

  1、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輔導孩子的問題上,絕對不能監工式輔導,這一點是很多家長需要注意的。輔導不是給孩子施壓,不是一直盯著、監督他,而是適時地來幫助孩子,和孩子一起來體驗做題的樂趣,並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影響孩子,有了好心情,孩子做作業,會更好。如果孩子能處於一種友好、親暱、鼓勵的氣氛中去學習,他不但會對父母有很強的信任感,學習的效果也會好得多。

  2、講解題目不是“講”而是探討

  在分析一道題目的時候,要把題目分成很多步驟,每一步驟先引導孩子去想怎麼做,他不會做的時候,就引導提醒一下,最好由他自己想到這一步驟如何解決。遇到理解不清晰的知識點,再回頭看書、探討,力爭把它搞清楚、透徹。最終解題步驟,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做出來,也要引導到只剩一層窗戶紙,而且一定要由孩子親自捅破,這樣他會有成就感,增加興趣和信心。其實每一道步驟,最好都是由孩子親自捅破這層窗戶紙。

  3、錯了也要鼓勵

  輔導孩子,最忌諱的是面對孩子做錯了的題目火冒三丈,怒其不爭。輔導題目的時候,善於發現孩子好的方面經常鼓勵他,而不是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刻批評、打擊他。兩種不同的方式對孩子的信心和興趣的影響大不相同啊。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毫不客氣地表揚、鼓勵更是需要的。

  4、引導孩子體會題目的妙處

  很多家長痛恨目前教育的弊端,但教育改革進行了這麼多年,也不是一無是處的,現在的很多題目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仔細分析還是頗有趣味的。當孩子抱怨作業多的時候,儘管也可以贊同,但是與其抱怨,不如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體味做題的樂趣。

  5、不做權威鼓勵孩子探索

  從知識的角度來看,父母也許是孩子的權威。但是,即使是權威,也最好蹲下來,不做權威,鼓勵孩子不迷信,這樣會增強信心,會使孩子敢於去探索。或者有時也可以偶爾裝著不會,讓孩子給自己講,此時她一定會很得意。只有把自己放低,孩子才能站起來。

  6、輔導的目的是為了不輔導

  不同階段適用不同的方法。開始孩子學習比較困難的時候,要多輔助,使之覺得簡單。當孩子能力基本具備的時候,要多鼓勵他自己完成,稍作點撥就可以了。

  輔導的目的也是為了以後不輔導,幫助孩子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興趣、信心、方法,所以,重在方法,重在啟迪,知識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這樣孩子需要的輔助越來越少。

  7、幫助孩子學習變得輕鬆

  如果孩子能力可以,就讓他去挑戰困難。如果能力不足,就幫助孩子讓學習變得容易輕鬆些,此時可以直接給孩子講解。而如果讓他自己做,可能覺得困難,加重了對作業的畏難情緒,不利於興趣、信心、習慣的培養。講解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思考,最後的窗戶紙由他捅破,這樣他有成就感和興趣。在學習困難的時候以輔助孩子作業完成得好為主要目標,這樣老師表揚他有進步,他會有信心,興趣也會大。早些做完,孩子也可以好好玩,體會到早做完的好處。獨立自主的問題可以後期逐漸培養。

  指導孩子有效學習的技巧

  1、引導孩子多觀察、多思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標是直接的動力。如果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自然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對電腦很有興趣,他就願意自覺主動地看許多計算機方面的書籍,貪玩的習性就會有很大的改善。

  好奇是人的本能,觀察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拿兩生熟雞蛋,讓他們轉動起來,根據轉的速度來辨別生熟,激發孩子思考,並學以致用,藉機告訴孩子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知識。

  2、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智力發展的動力。他會因為好奇,不斷地接觸新的事物,啟發他積極思考,而變得聰明;會因為善於感知新事物而融入成人世界的文化背景和氛圍。有的父母為了培養一個聽話的兒子,而不惜扼殺他們的好奇心,束縛他們的手腳,結果是事與願違,得不償失。請問,孩子如果什麼都不好奇,只滿足做乖乖寶,他還會需求什麼呢?

  有一個孩子,看到門口有很多樹,榆樹和椿樹上都有蚜蟲,可檑樹上卻沒有。孩子就很好奇,後來他分別把幾種樹的葉子摘下來嘗,發現榆樹葉子是甜的,而檑樹葉子是苦的,他就把檑樹的葉子搗碎後浸水,然後再噴灑在有蚜蟲的石榴花、月季花上,結果蚜蟲被殺死了。這是一個孩子注意觀察,善於動腦自制殺蟲藥的例項。

  指導孩子有效學習的建議

  1.孩子專注做事的意識和習慣。

  兒童不愛學習、學習效率低、學習效果差常與其注意力不專注有關。課堂教學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鐘,有的孩子卻只能集中注意幾分鐘,要麼做小動作,要麼和鄰桌孩子竊竊私語,許多內容在"開小差"時沒聽到、沒理解,結果成績差,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進而不愛學習。

  這個和我們家庭從小給孩子提供的生活習慣和家庭氣氛也有關係。有的家裡是邊看電視邊評論,從而忽視和耽誤了後面的劇情,所以要從從生活細節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還有孩子貪玩,玩起來幾乎可以廢寢忘食。其實貪玩也可以鍛鍊一個孩子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習慣。

  2.注意學習強度、重視學習過程,享受學習樂趣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特別是成績中上的學生家長,在孩子課後又安排家教和太多的補習班,想借此來提高孩子的成績,孩子消極應付,很容易產生事倍功半的惡果。這種"家庭課堂式"的接力學習往往使孩子失去對學習的新奇感,開始厭倦學習。

  學差生和聰明但貪玩的學生往往都會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對學習喪失興趣。

  學差生貪玩,遊離於學習之外,也許一開始並不喜歡玩的內容,只是相較枯燥困難的文化課學習,是百無聊賴的打發時間,釋放壓力,逃避學習而已。比如有的孩子嘗試上網,交異性朋友,打遊戲,以致沉迷遊戲,都有逃避和麻醉自己,補償心理失衡,體驗積極情緒的因素。

  聰明但貪玩的學生會玩物喪志,浪費聰明才華。他們貪玩往往是因為:

  一是因為反應快,手、眼、腦不同步而粗枝大葉,蜻蜓點水;

  二是學習任務輕飄飄,吃不飽。

  三是教學和學習方法枯燥乏味,沒有新鮮感、刺激感、趣味感。

  學優生往往是成績不會差,但很難拔尖。可以適當增加孩子學習的難度和內容,比如參加一些提高班,拓展知識面和慎重跳級等都可以嘗試。

1.家長如何有效訓練孩子學習能力

2.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3.如何才能高效能的學習

4.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5.小學生學生學習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