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覺學習的方法

聰明的爸媽,才不會用催逼罵的愚蠢方式去強迫孩子勤奮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我們都渴望一個能自主學習的孩子,也知道自主學習必須依靠孩子自身對學習的興趣,可興趣是可以逼出來盯出來的嗎?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任何我們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件被監督完成的枯燥任務,束縛、否定、內疚就隨之而來。

就像你做事的時候總被一個人盯著,哪裡還會有興趣主動做下去?

關於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丹媽從書中、生活中總結了些小方法與小故事分享給你們:

第一句:不要“”,要“示弱”

我大侄子的英語啟蒙一直是我哥嫂頭疼的問題,後來有一天,我嫂子無意中看到一則新聞。

說哈佛第一個在畢業典禮上做演講的華人學生,來自於一個農村家庭。

他的媽媽大字不識一個,所以他經常要教媽媽認字,看農藥上的說明、報紙上的新聞,這無形中給了他學習的動力,激發了他去學習的興趣。

受此啟發,我大嫂開始有意無意地拿一些英語兒童讀物,裝作不懂,去詢問孩子。

大侄子一向樂於助人,一看那麼厲害的媽媽都來求助他,立馬來勁了,於是開始和媽媽一起查一起念。

後來丹媽還專門買了塊小黑板,鼓勵他給還在幼兒園的弟弟上英語課,美其名曰說我們不如他厲害,讓他幫弟弟提前預習。

總之就是各種示弱,大侄子的英語就這樣在我們的坑蒙拐騙下有了起色。

第二句:學習的價值不要太遙遠

丹媽經常看到家長們轉一些類似“孩子,你要努力”之類的文章,說實話,這種文章只適合給我們大人看看,你給孩子看,孩子估計一臉茫然,沒準心裡還送你一堆白眼。

現實中,很多孩子上學的理由只是“爸媽逼我”“沒有其他選擇”。

我們不能怪孩子目光短淺,丹媽自己也是到了大學,因為家裡出現變故,看著爸媽為錢發愁的樣子,才猛然意識到了學習改變命運的意義。

與其每天給孩子灌輸一些在孩子眼中看來,如海市蜃樓般遙遠飄渺般的意義,不如拿實在點,清晰點,當下能獲得的價值去刺激他,自然而然地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比如:

●上學可以交朋友:每個孩子都很在意朋友這個事情;

●成績好可以得到同學的肯定,老師的表揚,成績好會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學校的活動;

●會的東西有實用性:我小侄子就是因為知道會拼音就可以給我發簡訊,所以特別有興趣學,我們還告訴他學好數學,就可以自己去買東西,他也很興奮;

朋友去年帶女兒出國玩了一次,孩子發現外國人都說英語,同團的大孩子還可以用英語和外國人簡單交流,非常羨慕,回來就要求媽媽教她;

●同齡人之間的刺激閨蜜的兒子之前對學樂器沒興趣,最近他們一塊去參加鄰居家孩子的生日會,一個孩子當眾彈了一曲,頓時吸引了在場小美女們痴迷的目光,許多孩子還討論起了學鋼琴的各種趣事煩惱,他兒子卻插不上嘴,回去立馬和媽媽提出要學。

●你會的東西你可以去教別人,幫到別人,比如剛我說的,我侄子覺得自己可以幫到媽媽和弟弟,特有成就感。

總之,多讓孩子發現孩子學習的樂趣,問問學校的趣事,別再嘮叨太多未來的事,先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當下的意義。

第三句:“興趣”可以遷移

如果一定要與孩子談學習與未來的關係,那就從孩子瞭解的、有興趣的東西出發。

●許多孩子都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上一門課。

丹媽數學一直不咋地,但我初中數學老師是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因為喜歡她,喜歡和她聊天,我才一直保持了對數學的努力。

如果孩子的任課老師不好,也可以給孩子在某些薄弱的課程請一個家教,家教教的如何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能不能讓孩子信服,得到孩子的喜愛。

●我高中有段時間,非常崇拜幾個女記者,特別希望自己以後也能成為一個“媒體人”。

有一天我在一本雜誌上讀到,想要進入自己非常喜歡的報社工作,必須是名校畢業,我馬上查了下雜誌中提到的幾個名校的錄取分,和自己當時的成績還有一定的距離。

那段時間我突然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似乎只要成績好一點,我的夢想就會離我近一點。

很多年後我才知道,那本雜誌是我媽故意偷偷放在我床邊的。

第四句:不要“懲罰”,要“遊戲”

閨蜜的女兒語文不太好,以前她的辦法就是罰孩子抄寫,孩子為了這事沒少和媽媽鬧,閨蜜和我訴苦,說孩子不瞭解她的苦心。

丹媽建議她自己試試把一個字抄200遍是什麼感覺,沒想到閨蜜真的去抄了,回來告訴我:非!常!痛!苦!

孩子寫字和我們不一樣,每個字都不能潦草,要一筆一劃地寫,閨蜜說寫到100多遍時,手發軟,眼發昏,真的很想把本子撕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不喜歡抄寫,那喜歡什麼?喜歡遊戲啊。

閨蜜想了個辦法,拿出語文書裡的生字表,一個個字的和女兒進行造詞造句、成語接龍、講故事等等遊戲,認字不再是抄寫那麼枯燥,而是成為了一個個有趣的遊戲。

字的形態和故事、想象、孩子的感受聯絡到了一起,這不但提升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還幫孩子找到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

第五句:環境設定,言傳身教

我們成天逼孩子學習,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可是我們自己還在學習,還在成長嗎?

你讓孩子讀書,這幾年,你又讀過幾本書?

如果你內心就覺得學習新知識是件痛苦的事,又如何去給孩子講學習的樂趣。

還是那句話:身教永遠重於言傳。

另外,在環境的設定上,我們也應該去觀察一下,是否孩子的房間東西太多太雜,令本來注意力就不集中的孩子分神?是否孩子在寫作業時,其他家人都在大聲地看電視、打麻將?是否家中孩子太多,幾個孩子一塊寫作業,互相影響……

孩子需要一個學習的氛圍,這個氛圍是需要我們花心思,下決心去為孩子創造的。

丹媽印象特別深的一個讀者,之前向我傾訴孩子不愛看書,沉迷手機電視,我只是簡單給他說了下言傳身教與環境的影響。

她竟然下決心和老公換掉了智慧手機,家裡斷網,電視換成只能看幾個頻道的那種。

他們也不再對孩子進行任何嘮叨,只是從此以後回到家就看書看報,在家裡各個角落,甚至是廁所都放上了書,也為孩子買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讀物。

孩子一開始也非常牴觸,但父母的耳濡目染漸漸感染了孩子。

現在她說全家人在一起最美好的時刻就是每天睡前,一人拿一本書,一起泡腳。

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天生就對知識有苛求,在學業上有自己的自尊,對學習有天然的興趣。

我們更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發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陪伴孩子共同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勤奮”是一種成熟的學習品格,它不會在一夜之間憑空產生,它只會成長在理性、責任、興趣的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