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申論寫作優秀範文
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申論寫作一直讓不少考生感到困難,那麼你想知道怎麼寫好申論寫作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學習。
公務員申論寫作優秀範文:底線思維內含高線追求
當前,經濟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日程緊迫,亟須各級領導幹部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開拓進取、幹事創業。但是,少數領導幹部卻為官不為、消極懈怠,推一推動一動,不推就不動,還狡辯說這是“堅持底線思維,守住不犯錯誤的底線”。實際上,這是對底線思維的極大誤解。須知,底線思維是我們保持定力、彈好鋼琴、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的重要思維方式,而不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的擋箭牌。底線思維立足於守底線,但追求的是達高線。
底線思維是一種擔當思維。有人以為,守底線就是不犯錯誤、不捅婁子,進而信奉寧可不做事也不能惹事、出事。不錯,底線思維要求講紀律、守規矩,為人做事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但並非束縛人的手腳,讓人膽小怕事、不敢擔當,而是讓人保持定力,搞清楚什麼是真正重要的,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擔當奉獻。同志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這告訴我們,堅持底線思維,不是遇到問題繞著走,而是強調做工作要有預案、對險情要有準備,進而遇事不慌、臨危不亂,積極主動工作,有效應對風險挑戰。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5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最硬的底線。如果沒有擔當精神,不敢較真碰硬,不深入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搞清楚貧困底數、致貧原因,採取精準管用的辦法、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推進脫貧攻堅,怎麼能實現脫貧目標?又怎麼能守住建成全面小康的底線?
底線思維是一種進取思維。有人以為,守底線就是看好攤子、守住地盤,不要冒風險、找麻煩。不錯,底線思維要求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不盲目冒進、投機取巧,但並非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也不是消極應付、信奉無錯就是功。底線思維明確能接受的最壞情況,是為了防患於未然、求得最好的結果。底線思維注重對危機和風險等負面因素進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標準、無所作為。守底線,是為了補短板、過險灘、衝高線。今天,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轉型升級挑戰,最考驗領導幹部勇氣與智慧的就在於能不能看到風險、會不會破解難題、敢不敢爭取最佳。實際上,底線光靠守是守不住的,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5 年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各地相應確定了經濟增長目標。怎樣實現這樣的增速?在經濟新常態下,靠慣性思維、陳舊體制、過時辦法、傳統產業顯然是不行的,必須貫徹新理念、形成新體制、運用新辦法、發展新產業。也就是說,只有積極進取、改革創新,才能達到發展目標、守住增長底線。正所謂“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底線思維是一種開放思維。有人以為,守底線就是隻掃自家門前雪、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要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雖然“世界那麼大”,但是和我沒關係。不錯,底線思維要求明確警戒線、臨界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但並非閉目塞聽、閉關自守,而是要準確判斷國內國際各種風險挑戰,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各種資源和條件,海納百川、開放包容,防範風險、借力使力,在參與競爭中增強競爭能力。就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來說,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大趨勢下,自我封閉起來顯然是行不通的,那樣只會釀成更大風險。須知,只有建成經濟強國、金融強國,才能更好維護經濟安全、金融安全;而要建成經濟強國、金融強國,必須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可見,正確的做法是在開放中增強自身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對於一個地區的改革發展來講,道理也是如此。
公務員申論寫作優秀範文:受得委屈,可養格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去年這封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漣漪。身邊不時有年輕人,甚至剛剛工作不久,也貿然來個 “華麗轉身”——辭職走人。然而,當我們拿起現實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那些具體的“離去”,就會發現不少年輕人的離職,只因受不了一時的小委屈,理想與情懷只是被作為逃避的華美掩飾罷了。
的確,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委屈,有的人選擇的不是面對,而是逃避。問題是,世上還有不受一丁點委屈的人生嗎?還有一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嗎?設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則人生將無處可逃。在一定意義上說,受不得委屈,也就難有“詩和遠方”。
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糾纏。在文學寫作中有一種說法叫“古老的敵意”,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順,沉湎於安逸生活,那麼,他將很難創作出真正傳世的 偉大作品。正如寫就《紅樓夢》的曹雪芹,陷於困頓淪落之間,依然堅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終貢獻出這樣一部皇皇鉅著。可以說,正是生前“生於繁華, 終於淪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終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後之名。
對於普通人來說,雖不會遭遇曹翁那種盛衰逆轉式的極端命運,但日常生活從來就是製造各種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雜、款式眾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認可,隱忍之後換不來理解,一片真心不被接納,默默付出沒有成果……並且生活對之一律解釋欠奉。在一定意義上說,面對委屈,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蓋因其胸懷襟度得以被委屈撐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處其微,實因格局不夠而被委屈撐破。
作家海明威寫道:“一個人生來並不是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人生在世,確然需要這麼一點精氣神。面對委屈、挫折、困境,不是 選擇逃避,而是以勇敢與微笑去面對;不是選擇認命與沉淪,而是不屈沉著以進取。換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隨形的種種難關,唯有認認真真去過好每一關,我們才能脫胎換骨,不斷抵達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處過不了這一關,就別想在生活的別處能過好這一關。
一定程度上,面對委屈的姿態,就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態;對委屈的消化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襟度。100多年前,曾國藩求學衡陽,同舍 一名楊姓同窗,家中有權有勢,讀書時就對他百般刁難。曾中舉後,他更是大發雷霆,責難曾的書案搶了他的好風水。當大家紛紛為曾不平時,曾卻勸解眾人,不要為這點小事再與之爭論。可以說,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
作家史鐵生曾言:“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正是現實世界的不完美,呼喚著我們用人性的完美去鑄就彼岸的殿堂。世界有多大,看你受得住多少委屈;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