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申論高分範文

  備考公務員考試中,需要考生在申論寫作上多下點功夫,提高申論寫作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考生參考學習。

  國家公務員申論範文篇一:

  著名作家昆德拉告誡我們:“慢下來”,因為自在生活是急不得的。現在人們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壓力也在不斷增大,亞健康現象越來越突出。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在目前正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這個問題更加讓人困惑。越是在這樣的階段,我們更需要放緩節奏,不急不躁,追求自在有為的生活。

  在這個“加急時代”裡,人們都在匆匆的往前趕,生怕跟不上這個社會的節奏。人們的心理充滿了焦慮感,職業病纏身,社會的風氣越來越浮躁。許多人妄想著一夜成名,剛畢業的大學生頻繁的跳槽,富士康的員工絕命一跳,這些都體現出一些人心態失衡。孔子曾說:“吾日三省吾生。”常常反思自己,可以讓我們不急躁,保持自己的節奏,過上獨立、自主的“慢生活”。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作為現代化的標誌為所有人所推崇。但是,發展並不等於快,有時候我們需要慢下來。記得7.23動車事故之後,一位媒體人曾經發出這樣的呼喚:“中國,請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是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慢下來,慢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為了更健康的發展。

  在昆德拉的祖國首都布拉格,人們總是願意抽出時間去欣賞音樂,去閱讀書籍,去品味人生,去感知世界。這些人們已經慢慢的變得從容不迫,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慢”不是消極,不是落後。而是為了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只有慢下來,我們才能恰如其分的與這個社會相適應,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欣賞沿途的風景。

  健康心態的樹立僅憑個人是難以做到的。政府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推進民主政治建設,促進公平正義,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機會平等。為慢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政府出臺了完善保障制度、加大民生投入、落實國民旅遊的綱要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不會整天將房價、金錢掛在嘴邊,而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自我心態、能力的提升上。

  蘇格拉底教育我們:沒有經過檢討和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經歷的。我們的社會在物質層面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未來的經濟發展將越來越好。在這樣美好的時代裡,我們不用焦慮,不用緊張。在2013年五四青年節時教導我們“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我們要謹遵的教導,不急不躁,腳踏實地,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從容的心態去追求我們的理想。

  國家公務員申論範文篇二: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珠峰以崔巍巨集大,氣勢磅礡著稱,群峰林立,山巒疊嶂,四時氣候時變換異常,但也正是如此,一批批登山者慕名而來,縱使知道有生命之險,也甘願為領略珠峰之險、之奇、之美冒險,這份情懷,包含對珠峰的挑戰之情,同時更是對生命一段不輸其精彩的宣言,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曾經三次攀登珠峰,未曾放棄,最終不但實現自己的夢想,還影響了無數勇於攀登的勇士,更發現了適合於8000米山峰的“金字塔攀登方式”和發現了氧氣的確切效用,幫助了更多的登山者。“萬眾創新”引領下的時代,也有一批批有志之士,勇於攀登心中的“珠峰”,心中的“山”。

  創業者心中的“山”,是如同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心中的珠峰,雖然三次失敗,但越挫越勇,是一份精神支柱,幫助創業磅礴大軍創業不懼艱險,走向創業成功之道;更是如同無數似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那樣的攀登者,既要有“壯志凌九霄”的豪情壯志,也要有“善作善成”的智慧,畢竟創業也是“富貴險中求”的事業,拼的不僅僅是豪情壯志,更是對創業有成在人脈、資金、市場、經驗方面快速積累的事業智慧;亦是如同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一樣不僅僅為自己能獨領山鋒之奇秀,更為更多登山者發現登山技能而努力一樣,是一種崇高情懷,這一份崇高情懷,就是可以為社會、為民族、為未來具有意義的情懷。此“三”山,共聚成創業心中的“山”,引領者無數充滿激情和理想的年輕人對它迷戀不已!

  心立豐碑,臨山更近。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這一份堅韌的精神品質,在創業萬軍突起的當下,機遇與困難、挑戰並存,龐大的資金基礎,優良的人脈關係,精準的市場把握,常常讓創業者望而生畏,停步躊躇,再加之創業機制不健全,對創業產權把握不力,容易陷入抄襲或被抄襲的泥沼,被迫退出創業行列,在這樣的背景下,不畏困難、不懼艱險的精神豐碑,恰恰成為能否到達創業這座艱險無比的大山前的關鍵,心有力,行有力,方能在創業成功的目標前更近一步。

  胸懷智慧,登山更易。行事巧借力,萬事少煩憂。面對創業這座大山,創業者往往能邁開探索的第一步,步入創業行列,而成功創業者的路途卻常常艱辛無比,這一份成功當回憶往昔,常常會讓人嘆嘆不已,感慨萬千。深入探索,容易發現,堅強的毅力,堅韌的精神品質是成功的精神食糧,而欲向成功,還需要“巧借力”,結合時代的變遷,現階段創業者面對最壞的時代,競爭激烈,而也給予了創業者最好的時代,創業更易。“易”即易在創業成為時尚的當下,創業的形式、機遇也隨著變得樂觀,也給創業者提高了成功的平臺,這個機遇,這個平臺,在當下最活的形式就是眾籌,這是創業成功的智慧,通過眾籌可以匯聚起充足的資金,積攢起廣闊的人脈,順利把握市場規律,成功創業,在創業的路途中穩步前行。

  崇高情懷,凌峰更高。創業成功的衡量標準可以是財富積累的多少,可以是事業發展的好壞,更可以是目標達成的快慢等,但是最成功的創業但是不但立足當下,有較好的勢頭,更在於長遠的社會價值影響。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不僅僅自己能獨領山鋒之奇秀而被世人銘記,更在於他為更多登山者發現登山技能而努力被世人欽佩、感恩、致敬,成為真真的登山成功者。對於創業者而言也是如此,況且任何離開社會,對社會難以存在價值的事情,很快將會被社會車輪碾壓而過,故而,創業者對社會的反饋,對社會的付出,是一種崇高的情懷,是一種目光放眼的情懷,這樣的情懷將指引創業者登上事業、人生的最高峰!

  巍峨珠峰,仍有人成功登越,創業艱辛萬種,亦必能成功創業,只要心中有山,將千磨萬礪的精神長保,將事業的智慧銘記於心,將崇高的情懷熔鑄心田,創業將有為,有成。“山高人為峰”,經歷了創業的奇、秀、險,中國創業之航船將在歷史波濤中揚帆遠航!

  國家公務員申論範文篇三:

  為讓全體人民享受改革發展紅利,提高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亮點閃現: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進改革一步深化、城鄉大病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但是,隨著民眾權利意識的增強,民眾在各個領域有更多的希望,更多的訴求。多次在基層走訪和考察中強調,惠民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為民服務。因此,各級政府必須將落實惠民政策的作為一項重大工程,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通過羅列案例引出惠民政策,開頭結束引出中心論點】

  但是,當前的惠民政策不惠民、難惠民。“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惠民政策本是得民心、利天下的好事,中央政府制定惠民政策的初衷是為改善和保障民生。然而,部分惠民政策手續繁雜、門檻高、關卡多;基層政府在落實惠民政策中缺乏變通、形式主義甚囂塵上;更為嚴重的是,地方政府在受利益驅動,置民生於不顧,惠民政策成為一紙空文。這不僅損害了群眾的利益,幹群關係日益緊張,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重困難。激濁揚清、革故鼎新、勵精圖治之策在於落實好惠民政策,讓民生“幸福提速”。【段旨句點明文段中心意思,多處排比增強論證力度】

  落實惠民政策需要政府轉變職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政府的職能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巨集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然而,在社會治理過程中,政府頻頻出現越位、缺位、錯位的情況,使民生工程、惠民政策難以落到實處。因此轉變政府職能:首要“定好位”,理清政府和市場之間關係,重視社會力量,通過引入社會力量解決公共問題;其次要“防越位”,把該放的堅決放開,明確明確權利邊界,認真履行政府的公共職責。最後是“補缺位”,把該管而沒有管好的事管好,做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使用政治術語凸顯政治素養】

  落實惠民政策需要加強權力監督。權力不受監督,就像失去了韁繩的野馬,最終害人害己。由於內部管理機制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外部監督形同虛設、毫無實效,導致惠民政策面臨“最後一公里”的困境。例如:雲南省出臺對中小學代課老師的補助政策,但因為基層政府在執行中不懂變通、不夠靈活,導致這項惠民政策“流產”。中央政策是否能有效落實,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和良心。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既要完善內部監管,嚴查瀆職公務人員,又要通過充分徵求、仔細研究群眾的意見和所思所想,改進惠民政策,還要發揮媒體監督職能,倒逼惠民政策改進提高。總而言之,政府部門在惠民政策的落實上一定要做到“嚴”和“實”。【巧用比喻增強文章靈動性】

  落實惠民政策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一些領導幹部抓經濟有模有樣,頭頭是道,但是談到意識形態工作就枯燥無味、照搬照抄。在黨的惠民政策上也同樣如此,一些惠民政策因為宣傳力度不足,宣傳方式陳舊、宣傳渠道單一,導致地方政府、人民群眾無從知曉、難以理解、無緣得益。現今人們對公開政務資訊的呼聲越來越高,各地政府若不加快資訊公開步伐、提高政策宣傳能力,不僅是在損害群眾權益,更為嚴重的是讓謠言走在真相前面,政府會將會陷入被動、尷尬的局面。把重大決策宣傳到位,把設計群眾利益的政策解釋到位,把群眾關注的熱點引導到位,才能真正做到解疑釋惑、活血化瘀、疏導情緒,平衡心理。【多處排比增強論證力度】

  在政治局見面會上的說到:“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因此,面對群眾的殷切期盼,我們既要有隻爭朝夕的緊迫感,也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機感,科學規劃、全盤考慮、協調推進各領域的改革,切實落實惠民政策,改善百姓生活!【展望未來,昇華主題】